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睢宁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更新时间:2018-01-16 浏览次数:25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为了减缓铁制品的锈蚀,下列做法不当的是(  )
    A . 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 B . 切过咸菜的菜刀擦干后放回原处 C . 洗净铁制品表面的油膜 D . 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锡
  • 2. 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 2H2O  2H2↑+ O2 B . 2F2+2H2O =  O2+4HF C . 3CO+Fe2O3 2Fe+3CO2 D . NaOH + HCl = NaCl + H2O
  • 3. 铬酸钾(K2Cr2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铬酸钾中铬元Cr的化合价为(  )
    A . +3 B . +4 C . +5 D . +6
  • 4. 在化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着不同的含义。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错误的是(    )
    A . Ca2中的“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B . 2CO中的“2”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 C . O中的“2”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 . CO2中的“2”表示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 5. 在2Cu(NO3)2 2CuO+O2↑+4X↑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    )
    A . H2 B . NO2 C . CO2 D . CO
  • 6.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 直接燃烧煤炭 B . 分类回收垃圾 C . 使用降解塑料 D . 推广乙醇汽油
  • 7. 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花香四溢 B . 海水晒盐 C . 粮食酿酒 D . 冰雪消融
  • 8. 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A . Fe B . H2O C . CO2 D . NaCl
  • 9. (2017九上·深圳期中) 下列物质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铝:AL B . 氯化钾:KCl2 C . 硫酸铜:CuSO4 D . 四氧化三铁:O4Fe3
  • 10.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B . 蒸馏水 C . D . 空气
  • 11. 下列为“禁止烟火”标志的是(    )
    A . B . C . D .
  • 12. 下列金属中,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的是(    )
    A . B . C . D .
  • 13. 下图是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 金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金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7.0 g C . 一个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8 D . 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
  • 14. 下列实验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A . 向“铜绿”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红棕色气体 B .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C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 . 氨气通入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蓝
  • 15. 近期微博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是一系列苯的衍生物配以相应的文字形成的,如图所示的六氯苯,其化学式为 C6Cl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六氯苯是由碳和氯气组成的 B . 六氯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85 C . 六氯苯是由 6 个碳原子和 6 个氯原子构成的 D . 六氯苯中碳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6:17
  • 16.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分子由原子构成 B . 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C . 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 . 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17. 合金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B . 合金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  C . 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 . 合金中不一定含非金属元素
  • 18. 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A . 图 1 比较 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 . 图 2 探究铁钉生锈时,是否需要O2参与反应 C . 图 3 比较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 D . 图 4 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 19.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镁在氧气中燃烧 B . 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 . 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D . 等质量的镁、铝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 20. 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4%,将该气体10g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    )
    A . 15g B . 6.7g C . 30g D . 20g
二、填空题
  • 21. 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

    ①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② 氢氧化铁

    ③ 3个碳酸分子                 ④ 导电性最好的金属

    ⑤ 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       ⑥ 铵根离子

  • 22. 用下列字母序号填空:

    a.石墨     b.氯化钠      c.干冰      d.明矾      e.盐酸      f.氮气

    用于净水                    ②用于生产铅笔芯

    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④用作粮食保护气

    用于人工降雨                ⑥用作厨房调味剂

  • 23.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问题:

    ①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沉淀

    ② 实验室制氢气,此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实验现象

    ④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中用(填仪器名称)夹持镁条

  • 24. 水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

    1. (1) 图①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试管(填“1”或“2”)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该反应中分子的数目(填“减少”“不变”或“增多”),在水的电解实验中,通常加入来增强水的导电性。
    2. (2) 某同学要净化收集到的雨水,自制了一个简易的净水器(如图②),其中活性炭的作用。在生活中,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填试剂名称),硬水软化的方法
    3. (3) 我们应当珍惜每一滴水,下列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 . 洗菜的水用来浇花 B . 使用节水龙头    C . 用不间断的水流冲洗碗筷 D . 洗手擦肥皂时,关上水龙头
    4. (4) 用水灭火时,将水喷成细雾状的主要原因是(填序号).

      a.降低着火点    b.增大与可燃物接触面积    c.与空气中气体反应生成 CO2

  • 25. 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 (1) 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 (2) 下列不能作为制取氧气反应物的是(填字母),原因是

      A.水     B.过氧化氢     C.氯化钾     D.高锰酸钾

    3. (3)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应选择的氧气收集装置是;若用该装置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写一种)
    4. (4) 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必须考虑的是(填字母)

      A.颜色    B.可燃性     C.溶解性     D.密度

    5. (5) 用 C、D 组合可以制取气体,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发生装置C与B相比,优点是
    6. (6) 装置 G 是用软塑料管自制的气体发生装置,利用该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药品 加入完毕后,接下来的正确操作是:           (填字母)
      A . 挤压软塑料管下端,使固液接触 B . 将G倒置过来
    7. (7) 硫化氢气体(H2S)有毒,溶于水形成的氢硫酸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2S+2NaOH═Na2S+2H2O.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反应可制得H2S,同时生成硫酸亚铁,请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某同学用如图 H、I、J 组合收集H2S。

      请推测以下装置的作用:I、J

  • 26. 铜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让我们化学兴趣小组一起探究:

    久置的铜制品表面能生成 Cu2(OH)2CO3 . 甲组同学以锈蚀严重的废铜屑为原料(假设不含其他杂质)制取纯铜.如图是兴趣小组设计的两种回收铜的实验方案:

    【查阅资料】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分析评价】

    1. (1) 黑色固体C是
    2. (2) 步骤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 (3) 步骤Ⅲ、Ⅳ、Ⅴ都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
    4. (4) 步骤Ⅴ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同一份废铜屑分别通过上述两种方案最终得到的铜的质量:方案一(填“>”或“=”或“<”)方案二。两种方案中,方案二优越于方案一,理由是(答一点)
  • 27.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炼铁化学原理的实验,对固体产物成分等进行探究。

    【设计实验】用一氧化碳还原纯净的氧化铁粉末,实验装置如下图。


    【进行实验】该小组按上述实验设计,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了实验,测得下列数据:

    ①反应前玻璃管和内盛氧化铁粉末的总质量66.0g(玻璃管的质量为60.0g)

    ②反应后玻璃管和内盛黑色固体的总质量65.8g(冷却到室温称量)

    【分析与讨论】本实验中,玻璃管内固体粉末由红色全部变为黑色。小明同学认为该黑色固体全部是铁,但小华同学提出了质疑,于是大家提出查阅资料。

    【查阅资料】

    ① C O还原Fe2O3的固体产物的成分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

    ② CO还原Fe2O3的实验过程中固体产物可能有Fe3 O4、FeO、Fe

    ③ NaOH溶液与石灰水相似,能吸收CO2 , 但不变浑浊

    物质性质

    四氧化三铁

    氧化亚铁

    氧化铁

    铁粉

    颜色

    黑色

    黑色

    红色

    黑色

    能否被磁铁吸引

    不能

    不能


    【实验与猜想】

    1. (1) 该小组同学将反应后的黑色固体研磨后,再用磁铁吸引,发现黑色固体粉末全部能被吸引,则该黑色固体粉末中不可能含有 和
    2. (2) 进行猜想:黑色固体粉末可能a.全部为铁粉;b.;c.
    3. (3) 【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黑色固体粉末为(写名称)

    4. (4) 【反思与评价】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若要得到铁可适当提高反应温度。

      实验装置图中采用虚线框内的装置,其作用有       

      A . 收集CO B . 吸收CO2 C . 检验CO2
    5. (5) 【实践应用】小明和他的同学想测定某赤铁矿石中Fe2O3的质量分数。用CO与10g赤铁矿石样品充分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用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该溶液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图。

      上述反应产生CO2的质量为g;

    6. (6) 计算该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需要有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