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数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

更新时间:2016-10-18 浏览次数:467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2016八下·嘉祥期中) 若式子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 . x≥1 B . x>1 C . x<1 D . x≤1
  • 2. (2016八下·嘉祥期中)

    如图,在▱ABCD中,O是对角线AC,BD的交点,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 AB∥CD B . AB=CD C . AC=BD D . OA=OC
  • 3. 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小霞同学从营地A点出发,要到距离A点10千米的C地去,先沿北偏东70°方向走了8千米到达B地,然后再从B地走了6千米到达目的地C,此时小霞在B地的(   )

    A . 北偏东20°方向上 B . 北偏西20°方向上 C . 北偏西30°方向上 D . 北偏西40°方向上
  • 4. 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a,b,且满足  +|b﹣4|=0,则该直角三角形的第三边长为(   )
    A . 5 B . C . 4 D . 5或
  • 5.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  = B . =2 C .  = D . =2﹣
  • 6.

    如图,在△ABC中,∠ACB=90°,BC的垂直平分线EF交BC于点D,交AB于点E,且BE=BF,添加一个条件,仍不能证明四边形BECF为正方形的是(  )

    A . BC=AC B . CF⊥BF C . BD=DF D . AC=BF
  • 7.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BC=4,将矩形沿AC折叠,点D落在点D′处,则重叠部分△AFC的面积为(   )

    A . 6 B . 8 C . 10 D . 12
  • 8. 如图,在△ABC中,∠ACB=90°,D是BC的中点,DE⊥BC,CE∥AD,若AC=2,∠ADC=30°,

    ①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

    ②△BCE是等腰三角形;

    ③四边形ACEB的周长是10+2

    ④四边形ACEB的面积是16.

    则以上结论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④
二、<b >填空</b>
三、<b >解答</b>
  • 14. 计算:
    1. (1) 2 ﹣6  +3
    2. (2) ( )(  + )+(2 ﹣3 2
  • 15. 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AE⊥AD交BD于点E,CF⊥BC交BD于点F,且AE=CF.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16. (2016八下·龙湖期中) 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以格点为顶点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1. (1) 三角形三边长为4,3 ;    
    2. (2) 平行四边形有一锐角为45°,且面积为6.
  • 17. 一架方梯AB长25米,如图所示,斜靠在一面上:

    1. (1) 若梯子底端离墙7米,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多高?
    2. (2) 在(1)的条件下,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米,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几米?
  • 18.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过点O的直线EF分别与AD、BC交于点E、F,EF⊥AC,连结AF、CE.

    1. (1) 求证:OE=OF;
    2. (2) 请判断四边形AECF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请证明你的结论.
  • 19. 观察下列各式:

     =1+  =1

     =1+  =1

     =1+  =1

    请你根据上面三个等式提供的信息,猜想:

    1. (1) =

    2. (2) 请你按照上面每个等式反映的规律,写出用n(n为正整数)表示的等式:

    3. (3) 利用上述规律计算: (仿照上式写出过程)

  • 20. 某校数学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课外活动,过程如下:如图①,正方形ABCD中,AB=4,将三角板放在正方形ABCD上,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D点重合.三角板的一边交AB于点P,另一边交BC的延长线于点Q.

    1. (1) 求证:AP=CQ;
    2. (2) 如图②,小明在图1的基础上作∠PDQ的平分线DE交BC于点E,连接PE,他发现PE和QE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请猜测他的结论并予以证明;
    3. (3) 在(2)的条件下,若AP=1,求PE的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