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基础复习:专题7 新航路的开辟、殖...

更新时间:2017-12-12 浏览次数:221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17高三上·山东开学考) 下图取材于欧洲画家斯泰达努斯的画作《新发现》(NOVAREPERTA)。图中所描绘的新发现(    )

    A . 有助于罗马帝国的海外扩张 B . 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C . 宣告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诞生 D . 标志着英国海上霸权的确立
  • 2. (2016高一下·南宁期末) 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   )

    ①资本市场的发展②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④海外殖民掠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3. (2017高三上·山东开学考) 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的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必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
    A . 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B . 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 C . 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 D . 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
  • 4. (2017·天津)

    对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

    A . 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 B . 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C . 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 D . 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
  • 5. (2017高二上·景县开学考) 下图是19世纪英国国民总收入来源示意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 19世纪英国农业、林业和渔业处于稳定增长阶段 B . 第二产业收入的增长与其发展的阶段特征不相符 C . 第三产业收入的增长并未体现工业化阶段的特征 D . 经济收入与国民经济在结构的变化上呈现出一致
  • 6. (2017高二下·温州期中)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

    A . 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 B . 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 . 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 . 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 7. “公元1500年前后,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这段话表明1500年前后的世界(        )

    A . 人口迁移都是被迫的 B . 各地联系逐步加强 C . 隔绝状态完全被打破 D . 逐渐走向政治一体化
  • 8. 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 . 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 . 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 . 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 . 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 9. (2017高二上·庄河开学考)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14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B . 蒸汽革命催生了垄断组织 C . 工业革命促进了工厂制推广 D . 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 10. (2017高二上·庄河开学考) 下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C . 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 . 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
  • 11. (2016高三上·定兴期中) 有学者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引发“历史性变革”经济因素是( )

    A . 世界市场的形成 B . 工业革命的扩展 C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D . 工人运动的发展
  • 12. 19世纪英国“棉都”曼彻斯特“是做赚钱生意的地方……从这肮脏的下水道流出人类勤奋的洪流,肥沃着整个的世界,从这油腻的阴沟中流出纯质的金子。人性在这里发展的最完备,也最粗野;文明在这里创造奇迹,文明人几乎退回去变成野蛮。”对此材料理解最为全面的是

    A . 公共设施尚不完善 B . 人民素质有待提高 C .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D . 工业革命带来双重影响
  • 13. (2017·南郑模拟) 下表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由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

    年代

    1870年

    1896—1900年

    1913年

    比例

    78%

    74%

    72%

    A . 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 . 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 . 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 . 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 14. (2017高二上·黑龙江开学考)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社会的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全都变了;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各种游记成为畅销书;商业精神大大加强。而这些观念、习俗变化的轨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作用。下列对该现象本质原因的分析最准确的是(    )
    A . 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巨变 B . 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职业选择巨变 C . 文艺复兴为探险家提供精神动力——人文主义 D . 资本主义萌芽引起欧洲社会广泛变化
  • 15. 美国石油开采量从1860年的50万桶上升到1910年的2亿桶以上,反映了当时美国
    ①新能源的开发成为重要产业 ②重工业地位上升 ③内燃机广泛应用 ④成为最大石油输出国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