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春季】三年级下册语文单元主题阅读:04 留心观察

看,花儿在悄悄绽放。听,蜜蜂在窃窃私语……自然界如此奇妙,留心观察,会有新的发现。

更新时间:2024-05-11 浏览次数:16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元主题阅读
  • 1. 名著阅读。

    形形色色的植物

    植物世界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世界。世界上的植物,人们已经知道的就有四十万种以上,可以肯定地说,还有许多植物没有被人们发现。

    这些植物,有的生活在高山,有的生活在平原,有的生活在江河湖海……高大的植物,大得让你看不清它的全貌。澳洲的杏仁桉树,有一百几十米高;孟加拉国有一种榕树,树冠可以覆盖十五亩土地,树荫下可以容纳万人乘凉。微小的植物,小得让你用肉眼看不见。

    植物的生长速度也不一样,有的很快,如山间竹笋,一场春雨过后,一天就能蹿几尺高。热带有一种芭蕉,要是你在树下待半天,树叶眼看着就把你遮盖起来了,真像俗语说的那样“随风见长”。有的植物长得又很慢,如沙漠地带的一些植物,几年也看不出长高了多少。

    植物世界还是一个奇趣无比、五光十色的世界。你也许以为花都是白天开放的吧?不是。昙花、夜来香的花,都在夜晚才露出它们美丽的笑脸。你也许以为植物的叶子都是绿色的吧?不是。一到秋天,槭(qì)树的叶子就变得紫红,银杏的叶子又变成金黄。你也许以为植物都是不能运动的吧?不是。有些植物不但能够运动,而且还会“跳舞”呢。在印度、斯里兰卡有一种电信草,它的每片大叶子旁边长着两片小叶。这两片小叶就像贪玩的孩子,白天一刻不停地在“跳舞”,夜晚才会安静下来……

    植物世界里的故事和秘密是说不尽的,还有许多秘密正等待着你去发现呢。

    (本文作者:仇春霖)

    1. (1) 从画线句子可以看出植物分布,这句话是为了说明植物世界是一个(庞大 奇妙)的世界。
    2. (2) 读第3自然段,借助关键语句,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3. (3) 下面是某同学读完短文后搜集到的资料,它可以作为( )的例子。

      大王花——会开出世界上最大的花。它的花朵中央足以容纳一个3岁左右的小孩。

      A . 第1自然段 B . 第2自然段 C . 第3自然段 D . 第4自然段
    4. (4) 下面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2自然段中的“一百几十米高”“十五亩”等词语,表现出了作者语言表达的严谨性 B . 第3自然段用“随风见长”形象地写出了热带芭蕉树叶灵活会动的特点 C . 第4自然段通过写夜间开放的花、不同颜色的叶子以及会运动的植物,表现了植物世界的奇趣和多彩 D . “形形色色”形容事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文中用它来形容植物,形象地写出了植物的多种多样
    5. (5) 作者分自然段从不同的方面讲述了植物世界的秘密,请你选择一个自然段,把自己阅读时的体会批注在下面的横线上。
    6. (6) 植物世界真神奇!用几句话介绍一种你在生活中发现的有趣植物吧!
  • 2. 拓展阅读。

    喜欢跳舞的“舞草”

    如今,跳舞已是一种时尚的娱乐和运动,而在植物界,也有一种喜欢跳舞的“舞草”。

    在晴朗的上午或者惬意的午后,如果你走近它,它那小小的叶片就像灵敏的耳朵,听见了你的脚步声,便翩翩起舞。

    在气温高于25摄氏度、声音大于70分贝时,两片对称小叶自行交叉转动。转动180度后便又弹回原处,然后又再一次起舞,周而复始,不知疲倦。更激动人心的是,雨过天晴后,全株叶片双双拥抱在一起。神奇吧?

    在植物界,这种濒临绝迹的珍稀植物属多年生蝶形花科木本豆科植物,直立小叶灌木,它的主叶片两侧生有茂密的线形小叶。这种草大多生长在西南、华南海拔200—1500米的丘陵山坡或山沟灌木丛中。也有人叫它电信草、鸡毛草。我们感到它在跳舞,其实是它的两片侧生小叶在运动。它们或180度旋转,或上下摆动;时而同时向上合拢,然后又慢慢地分开展平;时而一片向上,另一片朝下;同一植株上的小叶在运动时,有的快一些有的慢一些,很有节奏,很有韵律。当夕阳西下夜色渐浓,“舞草”便开始休息了,此时它将叶柄上举靠向枝条,顶生小叶下垂,进入梦乡,但“舞草”睡梦中并不安稳老实,它的两侧小叶仍在转动,只是比白天慢很多而已。

    “舞草”为什么喜欢跳舞呢?有人认为,“舞草”跳舞是为了自我保护。 当它跳舞时, 有的昆虫没见过这种能动的植物,所以不敢轻易冒犯它;也有人认为,“舞草”一般生长在阳光照射强烈的地方, 为了不被强烈的阳光灼伤, 两片侧生的小叶就会不停地运动, 起到躲避酷热的作用。

    另外,它还是一种草药, 具有舒筋、活络、祛瘀(yū)等功效。

    1.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翩翩起舞:

      濒临绝迹:

    2. (2) 下列对“舞草”阐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种草也叫作电信草、鸡毛草 B . 这种草“跳舞”时它的两片侧生小叶在运动 C . 这种草还是一种草药 D . 这种草只在白天跳舞,晚上就不跳了 E . 这种草大多生长在西南、华南海拔200—1500米的丘陵山坡或山沟灌木丛中
    3. (3) “舞草”为什么喜欢“跳舞”呢?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
      A . 为了自我保护。没见过这种能动的植物的昆虫不敢轻易冒犯它 B . “跳舞”是这种草的特性,像含羞草会做出犹如害羞的样子一样 C . 为了不被强烈的阳光灼伤 D . 这种“舞草”觉得自己的生长环境不安全,所以要保持警惕,时刻跳舞
  • 3.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花的授粉

    董纯才

    花有雌雄两种花蕊。花要结果子,必得要雌蕊得到雄蕊的花粉才行。有些花的雌蕊得不着花粉,就白开一场,没有结果就凋残枯萎了。

    有些花的雄蕊的花粉,是自动落到本花的雌蕊上。可是有些花要靠外界的力量做媒介,把这朵花的花粉传递到那朵花的雌蕊上。说是这样结成果实种子,要比较强健些呢。所以多数花为了得到强健的后代,使种族兴盛,都找媒人给自己做媒——传递花粉。

    花所请的媒人,有风,有水,有昆虫。大概请昆虫做媒的花最多。在昆虫媒人当中,最受花欢迎的,有名气的,是蜂、蝶、蛾三大望族。

    花很懂得虫情世故,它知道昆虫决不肯白白地替自己效劳。所以它特别制造了香甜的花蜜,作为酬谢媒人的筵席。花恐怕昆虫不知道自己有花蜜,还用了心计,装.上艳丽的花冠,散出芬芳,利用美色芳香来招引昆虫上门。这跟商店用大招牌、装霓虹灯招引顾客有些相像。

    昆虫来到花里,就不客气地享用花备办的筵席。在吃这顿丰盛的筵席的时候,昆虫就带上了一身花粉,就这样把花粉传送到别的花的雌蕊上,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1. (1)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花朵可以找等媒介帮助传粉,其中短文重点介绍的媒介是

    2. (2) 短文画横线句子中的“大概”一词可以去掉吗?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可以去掉,这样使文章表述更精确。 B . 不可以去掉,因为这只是作者的推测,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C . 不可以,作者是故意这样说的。
    3. (3) 短文把昆虫比作,这样写的好处是
    4. (4) 花朵为了让昆虫传粉,做了哪些努力?
  • 4.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神奇的蚂蚁

     蚂蚁虽小,但力大无比。一只小小的蚂蚁能把一粒米拖进蚁穴,如果按体重比例计算,蚂蚁的力气相当于大象的60倍。

    蚂蚁不仅是大力士,而且是赫赫有名的“外科医生”和杰出的“药剂师”。在南美洲圭(guī)亚那的印第安人部落里,当地的大夫做外科手术时,常用一种割叶蚁来进行伤口缝合,大夫先将病人的伤口对合,让割叶蚁咬住缝合口,再剪下蚁身。留下的蚁头就成了最好的羊肠线。它把伤口缝合得紧密无缝,伤口愈合后还不必拆线,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生物学家在对蚁穴的调查中发现,有一种红蚁能把采集到的鸢(yuā    )尾花、紫罗兰、报春花等的种子混合在一起,“配制”出一种具有奇效的药品。经过尝试,这种“药品”能使人的舌头麻木两三个小时,就像是打了麻药似的。

     白蚁虽食木毁房,给人类带来灾难,但它又是出色的“地质勘探家”,可以帮助人类寻找矿产。现代科学家对白蚁聚居的土壤进行光谱分析,发现土壤里有三十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硅(guī)和铝。在沙漠里,科学家还发现,白蚁常常挖深洞,找水源,经过化验,发现这种水中含有金属盐溶液。因此,只要观察沙漠中的白蚁洞,就可以了解矿物的储量及其分布情况。

    1. (1) 第2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在短文中起的作用是( )。
      A . 总结上文 B . 总结全文 C . 承上启下 D . 引起下文
    2. (2) 读短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关键句。
    3. (3) 短文从三个方面写了蚂蚁的神奇。
    4. (4) 第3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一种”三个字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5. (5) 你知道其他动物有哪些神奇的本领吗?写在下面吧。
  • 5. 阅读。

    蜜蜂与排雷

    ①有些动物天赋的生理机制和特殊本领,可用来造福人类。

     ②科学家发现,经过特殊训练的蜜蜂可以在污染控制和环境监测上大显身手。美国蒙大拿大学研究人员还发现,蜜蜂在寻找地雷以及其他爆炸物方面同样具有非凡的能力。与警犬相比,蜜蜂除了容易训练且工作起来更吃苦耐劳外,在寻找“猎物”(各类爆炸物品)的准确性方面也显得高出一筹。

     ③目前世界各地约有1.1亿颗地雷等待排除,每年约有2.6万人因触雷而死或致残。小小的蜜蜂可以为搜寻这些重大隐患开辟新路并作出贡献。

     ④为什么蜜蜂能有这种本领?因为蜜蜂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的敏锐嗅觉,可以识别出狗无法分辨的许多种细微气体。加之这种昆虫经常是群体出动,因此在搜索同样面积的情况下,它们的工作远远比狗更有效。科学研究表明,这些“探雷蜜蜂”只需要接受短短几天的训练,就可以适应搜索地雷的工作。

    1. (1) 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①指比别人高明一些。

      ②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

    2. (2) 读了第②自然段,我知道蜜蜂比警犬“高出一筹”表现在(    )。[多选]
      A . 容易训练 B . 更吃苦耐劳 C . 寻找“猎物”准确性更高 D . 群体出动,工作效率高
    3. (3) 读画横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①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的修辞手法。

      ②“这种本领”是指,蜜蜂具有“这种本领”是因为

      ③有时候,一段话的大意需要根据关键语句的提示进行概括。如根据画线句子,我可以将第④自然段的大意概括为:

    4. (4) 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这些重大隐患”指什么。
    5. (5) 下列对短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③自然段用“1.1亿”“2.6万”这些具体数字写出了地雷之多、危害之大 B . 将警犬和蜜蜂进行对比,突出了蜜蜂搜索地雷的能力强 C . “短短几天”说明蜜蜂需要训练的时间非常短,适应搜索地雷工作的能力很强,可以取代警犬 D . 短文先写科学家发现蜜蜂的排雷本领,然后具体解释了原因
  • 6. 现代文阅读

    蚂蚁走路的奥秘

    吃过午饭,我蹲在树旁看着一队蚂蚁爬上爬下。突然,一个问号在脑海里闪过:蚂蚁是怎样走路的呢?它可是有六条腿的哟。

    我刚把问题提出来,同学们便嚷嚷开了。

    有的说:“先走左边的三条腿,再走右边的三条腿呗。”

    有的说:“才不呢。应该是按腿的顺序,一对一对走。”

    ……

    大伙儿议论纷纷,谁也(劝服 说服)不了谁。   

     第二天,我们捉来一只大蚂蚁,把它放在白纸上。几个小脑袋凑在一起,瞪大眼睛盯着。可看了半天,眼花了,腰酸了,谁也没有看出(究竟 结果)。怎么办呢?不知谁嘟囔(dū nɑng)了一句:“唉,要是有脚印就好了。”这句话(提醒 惊醒)了我,我找来了红墨水,提起蚂蚁蘸上红墨水,然后把它放回白纸上。蚂蚁在纸上逃窜,可是,除了两条红线,看不出有什么脚印。我们面面相觑(qù),想不出什么更好的法子。

    脚印不知是谁(惊喜 惊讶)得大叫顺着他的指点,我们终于发现了几个模糊的小红点。有个同学拿来了放大镜,在镜片下,那些小红印呈“品”字形排列着。原来,蚂蚁走路时,一边的前足、后足和另一边的中足同时着地,仿佛一个“三角架”。

    这,就是蚂蚁走路的奥秘。

    1. (1) 用“”画出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 (2) 在文中的方格里加上标点符号。
    3. (3) 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相应的四字词语。

      ① 表明各种意见的言论多而杂乱。意见不一;说法众多。

      ②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

    4. (4) 从“几个小脑袋凑在一起,瞪大眼睛盯着”中可以看出“我们”观察蚂蚁时;从“可看了半天,眼花了,腰酸了”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我们”观察
    5. (5) 对于蚂蚁怎样走路的问题,开始同学们有的认为;有的认为。后来“我们”才知道蚂蚁走路的秘密是
    6. (6) 关于蚂蚁,你还会提出什么问题来进一步探索呢?请写两个。
  • 7. 阅读理解。

    龙虾

    ①龙虾外形美观。它的首端顶梢有一对大约一分米长的触须,长须中还有两个短须。须根两侧凸出一对约一厘米长的眼珠,好看极了。触须下是嘴,嘴巴下长着两个七八厘米长的大钳,是用来挖洞及保护自己的锐利武器。龙虾的中端是腹背部,长着四对钳爪子,那是用来划水的桨和登陆用的足,腹背部被坚硬的盔甲保护着,盔甲上布满了凸点,像天上的繁星。龙虾的末端由五片扇形鳞甲组成,鳞甲边缘长成锯齿形状。

    ②龙虾在陆地上行动之时便是人们捕捉它的好机会。它待人先礼后兵。当你要伸手去逮它时,它总是尾扇作凳,竖起两钳,一伸一伸地左右摆动,很像是在向你问好,也像是赔不是,它一直后退着,退了很远才转头溜掉。当你伸手抓它时,它会不停地张合摆动着双钳,触须像雷达一样不停摆动,一旦你被它钳着,保证你喊爹叫娘。无论你怎么叫,怎么甩,直至拧断钳子它也不放松。

    ③龙虾的繁殖率很高,河沟里到处都有它的影子。它也是我们这里家庭餐桌上的常客,老少皆宜。

    1. (1) 第①自然段写了龙虾的首端、中端和末端三个部分,其中首端主要写了、嘴巴和大钳,把龙虾的“”这一特点写得很清楚。
    2. (2) 读画横线的句子,请你圈出至少四个描写龙虾动作的词语。如果要给这段文字配一幅插图,下面哪一幅图与这段文字的描述最匹配?

    3. (3) 根据短文内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龙虾全身披着五片扇形鳞甲,用来保护自己 B . 人们捕捉龙虾最好的机会,就是龙虾在水里的时候 C . 龙虾在“我们”这里常被作为桌上的菜肴 D . 龙虾的嘴巴是用来挖洞以及保护自己的
    4. (4) 借助关键语句,概括第②自然段的大意。
  • 8. 阅读理解。

    红鲤斗水

    连日的春雨把池塘满溢了。水面上,那些嫩绿的浮萍连同春水漫到小路上来了。老远,我就瞧见,柳树下边那些埋在路中的毛竹管涵洞冒着水。池塘里的水穿过竹管流入小沟。它要到远方去旅行,乐得往四处抛洒着银色的珠花……

    在柳树边,我发现,小沟里有一条红色的鲤鱼,斗着竹管里流出的水直冲。它冲第一次,被流水带回到沟里;它冲第二次,也没有冲进水管;于是它又第三次从小沟往上冲。由于冲得太猛,跃出水面掉在小路上。我想捉住它,可是它蹦回小沟里去了,只留下几片浅橙红色的鳞片荡漾在路心的泥水里。这条红鲤真可说是具有坚强的意志,它又在水沟里斗着竹管的流水猛冲。这第四次的冲锋竟是那么巧,一冲就蹿进了竹管!

    当我转身往池塘里看时,只见水里一条红鲤,嘴巴一张一闭地吞食着水上的浮萍。四根红须轻轻地前后拨动着,悠然地摆着尾巴,游向池塘中央,沉到水底……

    回到家里,听妈妈说,溪里的红鲤斗水进池塘,是去生小红鲤的,将来池塘里会有许多红鲤。祖母说我看见了鲤鱼跳龙门。

    (本文作者:菁莽)

    1. (1) 想一想,题目“红鲤斗水”的意思是( )。
      A . 红鲤鱼在水里嬉戏 B . 红鲤鱼在水里和别的鱼争斗 C . 红鲤鱼斗着竹管里的流水,跳进池塘里 D . 红鲤鱼和竹管争斗
    2. (2) 想一想,短文中的红鲤鱼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多选] ( )
      A . 不屈不挠 B . 锲而不舍 C . 知难而退 D . 无所畏惧
    3. (3) 历经困难来到了池塘里的红鲤鱼是怎样做的?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
    4. (4) 第1自然段中的环境描写所起的作用是
    5. (5) 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用横线画出第2自然段中的关键句。借助这句话,请你概括第2自然段的大意。
  • 9.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恋家的自由鸟

    赵元波

    危地马拉的森林里栖息着一种叫“格查尔”的鸟,这种鸟平时很少飞翔,老是蹲在树枝上,垂下松散的长羽毛,它的叫声悠远而动听,羽毛色彩缤纷。格查尔鸟天性倔强,要是被人捉住就不吃不喝,宁愿饿死也不生活在笼子里。所以,它又有“自由鸟”的美称。

    危地马拉人民热爱自由鸟,将其定为国鸟,并把它的样子描绘在国旗和国徽上,还把本国货币也取名叫“格查尔”。

    近年来,随着人类对热带雨林的砍伐,格查尔鸟也濒临灭绝。有位叫艾斯图蒂罗的兽医,为了保护格查尔鸟,一直在研究。他发现,格查尔鸟在自己的原住地,总是饮用地面的积水。而热带雨林的地表积水中,富含落叶和有机物产生的单宁酸,能防止身体器官对铁质的吸收。因此格查尔鸟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只需要极小量的铁元素。但是当热带雨林消失后,格查尔鸟饮用了不含单宁酸且含铁量过高的水而中毒死亡,最终导致格查尔鸟濒临灭绝。

    为了证明自己的推测,艾斯图蒂罗“复制”了一片热带雨林,果然格查尔鸟存活下来了。现在,这片热带雨林里生活着17只格查尔鸟,其中10只是在这儿土生土长的。

    1. (1) 根据意思找出短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

      ①许多颜色在一起,形容十分美丽。

      ②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生物体不断地从外界取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并使这些物质变成生物体本身的物质,同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2. (2) 读第3自然段,抓住关键句理解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3. (3) 读了短文,我们知道人们称格查尔鸟为“自由鸟”的原因是( )。
      A . 这种鸟平时很少飞翔,有着松散的长羽毛和悠远而动听的叫声 B . 这种鸟天性倔强,宁愿饿死也不生活在笼子里 C . 这种鸟只能在热带雨林里生活 D . 危地马拉人民把对自由的热爱寄托在格查尔鸟身上
    4. (4) 题目“恋家的自由鸟”中“家”指的是
    5. (5) 人们怎样做才能让格查尔鸟活下来?
  • 10. 课外阅读。

    海中变色龙

    说起变色龙,谁都知道那是描述蜥蜴。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海里也有变色龙,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章鱼。

    章鱼挺着个圆圆的大肚子,长在头上的8条腕足在水中随波摇曳,翩翩起舞,远远看去,像一朵花在海里翻动,非常美丽。章鱼其实不是鱼,它属于软体动物。

    章鱼和蜥蜴一样,皮肤下布满了各种色素细胞,红橙黄绿,样样齐备。它可以利用细胞的伸缩来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便和周围环境的颜色保持一致。

    章鱼遇上敌人,会先施展“变色术”,一会儿变成白色,一会儿变成红色,几种颜色不停地变换,以此来吓唬敌人。如果这招不行,它才会动用自己肚子里的墨囊,急剧收缩身体,喷出墨汁状的“烟雾弹”,把周围的海水染成一片漆黑,趁进攻的鱼儿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之机,逃之夭夭。当章鱼见到猎物的时候 ,全身会变成令人恐怖的鲜红色;它用腕足抓住猎物,送到嘴边。章鱼的唾液腺能分泌出高效麻醉液,很快将猎物麻醉,然后就可以慢慢享用美餐了。

    章鱼非常警觉,即便在洞中或礁石下栖息时,也会留两条腕足在外面轻轻摇动。一旦有什么情况,章鱼会立刻警觉起来,或躲避得更深,或用腕足牢牢缠住对方,把它缠死或毒死。

    1. (1) 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赫赫有名—    警惕—

    2. (2) 章鱼是怎样捕捉猎物的?请你在短文中找出来。
    3. (3) 读了短文,你了解到章鱼的哪些特点(至少写两点)?
    4. (4) 为什么把章鱼称为“海中变色龙”?
    5. (5) 短文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是(    )。
      A . 章鱼脾气暴躁 B . 章鱼身体的变色机制 C . 章鱼擒获猎物 D . 章鱼施展变色术擒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