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荆州市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4-05-13 浏览次数:6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没有努力,梦想只能是一纸空谈,是遥不可及的幻想。努力,是一个人脚踏实地追求梦想的唯一途径。下列名言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漫画《尊师重教》告诉我们( )

    ①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②老师要恪尽职守,认真讲课,感动学生

    ③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

    ④了解老师可以让我们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学校举行春季运动会,班主任要求同学们积极报名。可是,班上那么多同学却没有愿意主动参加的,有的借口学习忙,有的借口身体差,有的借口无爱好特长……认为运动会这事与自己无关。对此,你可以这样劝导这些同学( )
    A . 坚持集体主义不能关注个人利益 B . 个人离开集体容易丧失其独特性 C . 参加集体活动能满足个人的需要 D . 个人意愿要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
  • 4.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重点就规范网络信息内容、保护个人信息、防治网络沉迷等作出规定。这( )
    A . 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B . 表明了未成年人此后能够随心所欲上网,共享网络便利 C . 体现了司法保护的力量,能确保未成年人免受不法侵害 D . 营造了健康的网络环境,杜绝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
  • 5. 2023年第四季度“荆州好人”宋志惠,1998年7月告别了三尺讲台,又走上了社区大舞台,成为一名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23年间,她免费为社区,300名学前儿童和小学生提供照看托管服务、心理咨询和阅读等志愿服务,80岁高龄仍然不忘发挥余热。宋志惠奶奶的志愿行为表明她( )

    ①关爱他人,服务社会②不言代价,无私奉献③维护秩序,遵守规则④爱国敬业,明礼诚信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下面一组图示提示我们( )

    A . 认识网络谣言的危害,远离网络生活 B . 谣言止于智者,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C . 制造、传播网络谣言会受到刑罚处罚 D . 要增强法治意识,曝光造谣者的信息
  • 7. “周本培元强根基,五育并举谱新篇”。2023年11月,某市各县(区)、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建设劳动实践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孩子们自己动手,累并快乐着,“菜绿果香”也成了校园美丽的风景线。开展劳动教育可以让我们( )

    ①履行岗位职责,提前走人社会

    ②培养勤劳品质,塑造健康人格

    ③体验劳动生活,提高经济收入

    ④转变劳动观念,锻炼实践能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念和不懈追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确定的基本原则。下列能够体现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做法有( )

    ①管养老:取消居家养老,打造智慧化的养老服务

    ②促就业:设定具体新增目标,支持重点特殊群体

    ③稳收入:消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农民增收

    ④保医疗:推进医疗中心建设,提升基层诊疗能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今年地方两会期间,“民营经济"成为高频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各地结合发展实际,不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出了一系列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材料表明,我们要毫不动摇地( )
    A . 支持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 B . 坚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发展策略 C .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D .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10. 审理女童热心助人致伤案,判决善意助人不担责;审理小区保安送老人就医被索赔案,驳回无理赔偿请求。这两个备受社会舆论关注的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体现了( )
    A . 社会舆论影响判决的结果 B . 司法捍卫社会的公平正义 C . 我国真正实现了全社会的公平正义 D . 检察机关公诉犯罪行为,惩恶扬善
  • 11. “七十五载同心同行,新的征程携手奋进”。3月10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北京胜利闭幕。广大政协委员认真履职尽责,协商议政、建言献策,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其他有关报告,这( )

    ①表明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

    ②说明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③充分彰显了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和制度优势与生机活力

    ④说明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2.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如何更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建言献策。以下建言合理的是( )

    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借用“时尚范儿”覆盖传统文化

    ②当代学生应切实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学习,做到学以致用

    ③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

    ④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守正创新,让传统文化闪耀新的光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全球气候变吸的负面影响正在加速显现,气候变化形势日趋紧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性,气候治理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之一。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 )
    A . 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B . 倡导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C . 积极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局面 D . 坚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
  • 14. 中考将至,浓浓的毕业氛围开始在班级中弥漫。班主任寄语同学们:“毕业了,希望你们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母校会永远敞开怀抱,欢迎你们常回来看看。"牢记老师的嘱托,让自己“飞得更高,飞得更远",我们要( )

    ①锤炼品德修为,弘扬传统道德

    ②树立远大理想,担当时代责任

    ③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

    ④立足个人追求,考取理想大学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32分。)
  • 15. 【关爱生命健康成长】

    [冻雨无情,人间有爱]

    2024年的春运对于湖北人民来说异常艰难。湖北遭受了严重的冻雨灾害,导致交通瘫痪,无数归乡人被困在路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地有关部门,紧急救援行动迅速展开,帮助被困人员度过难关。湖北人再次用行动诠释了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正视焦虑,健康成长】

    上图所示,是学校生活中学生不可避免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焦虑的一种迹象。感到焦虑是一种相当正常的反应。但患有焦虑症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

    1. (1)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
    2. (2) 据研究显示,大约25%的13至18岁青少年患有或重或轻的焦虑症,只是很少被发现。当自己或同学出现情绪变化、社交变化、身体变化、学校表现不佳、拒学、发脾气、习惯于假设最坏的情况等迹象时,就要引起高度重视,学会缓解焦虑情绪。结合生活实际,请你为缓解焦虑情绪支招。
  • 16. 【情系祖国勇于担当】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部法律不仅回应了人民对国家浓浓深情,更是以法治之力保障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法律实施首日正值元旦假期,各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吸引了青少年的积极参与,新的一年,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愈发炽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心之所系,行之所向。在《爱国主义教育法》实施之日,某校九年级开展了“爱国是一种责任与担当"主题班会活动。

    1. (1) 在交流过程中,同学们达成了一种共识:爱国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责任。请从对自己、他人、集体和国家负责的角度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 (2)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中国说》),表达了作者深深的爱国情怀:保家卫国的责任不在他人,而是肩负在我们青少年身上。请结合主题班会活动书写你的感悟(80~100字)。
  • 17. 【坚定信念敢于创新】

    九(2)班每日重大时政摘录:“新质生产力”。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是新发展理念之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起抓,强化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材料二我国高铁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引进技术、模仿学习到高铁核心技术完全国产化的发展历程。如今的中国已经是高铁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快、在建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高铁在国际市场上极具竞争力,这是中国的骄傲。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还有很多行业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1. (1) 时政解读时间,当日主持人小强围绕“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是新发展理念之首"等观点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请你列出小强的主要观点。
    2. (2) 有人说,创新应当从模仿开始,也有人说创新就该原创。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创新的看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