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5-07 浏览次数:2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42分)
  • 1. 用正楷字正确、美观地抄写下面的诗句。

    ㅤㅤ我追随的光,是五角星的星光,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我向往的地方,是五星红旗所在的地方,红旗飘飘皆为辉煌。

  • 2. 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1. (1) yōu jìng的庭院中月色如水,竹影摇曳,令人táo zuì
    2. (2) 甘肃地震牵动着全国人们的心。只见弱小的他身穿dān bó的衣服,quán shén guàn zhù地填写邮寄的信息,他用自己的行动抒写中国少年的责任与担当!
    3. (3) 登山队员们心中fèi téng了,他们惊喜地看到了一个个色彩鲜艳的苞蕾在páo xiào的山风中翩翩起舞。
  • 3.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麦(qiáo) 荡(yàng) 肆(nüè) 参(cī) B . (qiāo) 承(zài) 拐(zhàng)然(tú) C . (xiǎn) 威(xié)然(zhòu) 拘(shù) D . 璨(cuǐ) 盘(jù) 隙(fèng) 单(bó)
  • 4.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颠簸 壮观 资源 摇篮 滥用 B . 目睹 枯竭 慷慨 供献 愁怨 C . 闺女 庄稼 恭敬 资助 归宿 D . 渺小 晶莹 建造 环境 毁坏
  • 5. 考查语文要素: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A.浏览

    B.寻找中心句

    C.提取关键信息

    D.查找资料

    ①为提高阅读速度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可以采用的方法。

    ②对文章中的某个信息有疑问时,可以通过的方法进行判断。

    ③要想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可以从相关材料中

    ④想要抓住某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可以用的方法。

  •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B . 伯父亲切的话语和慈祥的面容时常回响在我的脑海中。 C . 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 D . 尽管严寒酷暑,我们都坚持早起去锻炼。
  • 7. (2022六上·广宗期末) 选出标点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B . 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C . 小孩子和外宾忍不住要问:“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 D . 进了太和门,就来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 8. 对下列句子中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B .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动作描写) C .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环境描写) D .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动作描写)
  • 9. 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 . “五谷“指的是:稻、麦、黍、米、稷。 B . 《七律•长征》中包含“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两个故事的诗句是: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 .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的意思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应当拼死捍卫,不能让人分毫。 D .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出自鲁迅写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10.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1)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2. (2) 我们学校的操场太小了。(改为夸张句)
    3. (3)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4. (4) 我们热爱土地,就像出生的婴儿眷恋母亲的怀抱一样。(照样子,仿写句子)

      我们热爱天空,就像

  • 11.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 (1) 自然万象,皆可成诗。当你在夏天的夜晚,听到稻田里传来青蛙的叫声时,你会想起辛弃疾的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当你站在望湖楼上,看到风吹散西湖上的黑云时,你会想起苏轼的诗句“,望湖楼下水如天。”庭院幽幽,王安石记录下了这样的画面“,花木成畦手自栽。”
    2. (2) 锺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伯牙和锺子期之间。”
    3. (3) 了解了历史人物的事迹后,我们感动于曹植“捐躯赴国难,”的壮志豪情,以及陆游“位卑未敢”的赤胆忠心。
    4. (4) 快乐读书吧。

      不同作家的笔下有着不同的成长故事,其中有欢笑和喜悦,也有磨难和痛苦。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收获,完成下面的练习。

      ①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都是情节生动的小说。

      B.《童年》以孩子的视角讲述故事,展现了阿廖沙童年时代的生活。

      C.《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自传体小说,作品原名为《心》。

      D.《小英雄雨来》讲述了雨来在抗日战争中不断成长,完成了很多重要任务,最终如愿参加游击队的故事。

      ②《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这三本书中有许多成长故事,如果让你向同学推荐其中一本,你会选择哪本书呢?请选择一本写一写推荐语。

      推荐书目:《

      推荐语:

二、快乐阅读。(28分)
  • 1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

    输棋

    有自负棋高者,与人角,连负三局。次日 , 人问之曰:“昨日较棋几局?”答曰:“三局。”又问:“胜负何如?”曰:“第一局我不曾赢,第二局他不曾输,第三局我本等要和 , 他不肯罢了。”

    注释:①讳:忌讳;②和:和棋,平局。

    1. (1) 联系上下文,写出带点词句的意思.

      ①次日

      ②胜负何如

    2. (2) 这个故事的题目是“讳输棋”,文中哪一句话的内容最能体现题意?在文中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 (3) 文中这个“讳输棋”的人,是个怎样的人?
  • 13.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ㅤㅤ材料一:“部编版”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在北京大学举行的一次写作大赛启动仪式上甩下一句“耸人听闻”的话:“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因为高考命题方式正在进行很大的改革,以前语文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不仅是语文试卷增加了阅读量,其他科目的试卷也都增加了。原来可能所有的考题题面只有2000多字,以后的题面阅读量也许会有5000多字,甚至更多。从小没有养成阅读习惯,没有大量的阅读,根本应付不了考试,甚至可能连卷子都做不完。

    ㅤㅤ材料二:阅读非常重要,为了了解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某学校对六年级的5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阅读时间

    读书计划

    读书笔记

    每天阅读时间

    百分比

    有无计划

    百分比

    是否做读书笔记

    百分比

    1小时左右

    10%

    有计划

    10%

    每次阅读都做

    5%

    半小时左右

    40%

    有时有计划

    20%

    有时会做

    20%

    没有阅读

    50%

    没有计划

    70%

    老师要求才做

    75%

    1. (1) 阅读材料一,下列选项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主要谈的是高考改革,但与小学生也是息息相关的。 B . 温儒敏甩出“耸人听闻”的话,目的是让语文老师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 C . 温儒敏谈高考改革,是为了引导老师、家长和学生重视阅读,让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 D . 大量阅读不仅是学好语文的需要,也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
    2. (2) 阅读材料二,根据调查结果,写出小学生在阅读上存在的问题。

      一是

      二是

      三是

    3. (3) 读了以上两份材料,你最想说的是:
  • 14.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翘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告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身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让他回头……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拐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处。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光。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 (1)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哭丧:

      牢骚:

    2. (2) 从文中找出能够表现弟弟心情变化的词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弟弟受伤后碰到爸爸时:

      ②爸爸走了以后:

      ③同学对他说完话以后:

      ④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

    3. (3) 第4自然段中“……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这只是极微小的动作,为什么“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4. (4) 本文写父爱抓住爸爸回头的动作,真切感人。阅读该段文字并回答:

      ①这一动作发生的时间:

      ②这一动作发生的地点:

      ③最能表现爸爸此时神态的词是:

    5. (5) 能代表父爱的动作有很多,请从你身边找出一、二例写在下面。
    6. (6) 文章最后一句话中的破折号起的作用。
三、习作天地。(30分)
  • 15. 语言实践。

    ㅤㅤ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你知道我国古代哪些著名的书法家?请写出他的名字及代表作品。

    1. (1) 我知道的书法家的名字是:
    2. (2) 他的代表作品是:
    3. (3) 你认为练习书法有什么益处?
  • 16. 大作文。

    ㅤㅤ温暖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是寂寞时的一句问候,温暖是无助时的一个拥抱,温暖是沮丧时的一声鼓励……有温暖,生命就有希望;有温暖,一路才有快乐相随。请以“温暖”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切记:不能以“温暖”为题目)②通过一个(或两三个)具体事例,写清楚令你温暖的原因。③语句通顺,注意写出你内心的真实感受。.不少于45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