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娄底市2023年中考化学试卷

更新时间:2024-05-12 浏览次数:25 类型:中考真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某学校组织初一学生进行研学活动,下列活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切西瓜 B . 采摘茶叶 C . 烧烤羊肉 D . 搭建烤火架
  • 2. (2019九上·凤山期末)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 3. (2023九上·南昌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过滤

    B.点燃酒精灯

    C.滴加液体

    D.读取读数

    A . A B . B C . C D . D
  • 4. 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下列生活用水方式错误的是( )
    A . 不用长流水解冻食材 B . 衣服不多不机洗 C . 暖瓶剩水不丢弃,其他剩水再利用 D . 不间断放水淋浴
  • 5. 下列粒子书写正确的是( )
    A . 2个氢离子:2H+ B . 3个氮原子:3N2 C . 2个氧气分子:2O D . 硫酸根离子:SO4
  • 6. 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 B . 该粒子表示的元素符号是MG C . 该粒子表示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 . 该粒子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 7.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 泥沙 B . 面粉 C . 食盐 D . 花生油
  • 8. (2020·晋中模拟) 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下列植物在碱性土壤中,适宜种植的是(   )

    植物

    花生

    苹果

    西瓜

    沙枣

    适宜的pH范围

    5.0~6.0

    5.0~6.5

    6.0~7.0

    8.0~8.7

    A . 花生 B . 苹果 C . 西瓜 D . 沙枣
  • 9. 下列对金属的防护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 齿轮表面涂油 B . 制成合金 C . 将铁制品放在潮湿的空气中 D . 车圈镀铬
  • 10. 下列物质不能与稀H2SO4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 CaO B . NaOH溶液 C . BaCl2溶液 D . Cu
  • 11. 混合物的鉴别和提纯是化学实验常用的方法。下列实验操作(括号内为杂质)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酒精和白醋

    鉴别

    取样,观察二者的颜色

    B

    稀H2SO4、NaOH溶液、CaCl2溶液

    鉴别

    取样,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C

    CO2(CO)

    提纯

    充入过量氧气点燃

    D

    Al粉(Al2O3

    提纯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
    A .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 化学反应通常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 C . 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D . 复分解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所以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 13. 下列实验方法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编号

    A

    B

    C

    D

    实验

    方案

    实验

    目的

    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

    干燥并收集氧气

    将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滴入试管中来验证分子不断运动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认识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如图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与含硫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已知A点表示SO3 ,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E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可能为Na2SO3 B . B点表示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蓝紫色火焰 C . C点表示的物质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 D . D点表示的物质和氢氧化钡在水溶液中一定可以发生中和反应
  • 15.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B . 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将丙从它的饱和溶液中结晶出来 C . 20℃时,将12.5g乙物质溶于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20% D . 10℃时,将乙、丙两种饱和溶液升温到20℃,此时两种溶液都变成了不饱和溶液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 16. 化学与生活联系密切,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某班同学去公园开展学雷锋活动,对捡到的垃圾进行分类,请问其中的塑料袋属于(填“可回收垃圾”或“不可回收垃圾”)。
    2. (2) 妈妈经常说要多吃海带,可以变得聪明,海带中含有比较多的碘元素,碘元素又称为“智力元素”,请问海带中的NaI属于(填“碱”或“盐”)。
    3. (3) 学校运动会上,参加长跑的同学中途会有特别难受的感觉,这在运动上叫做“极点”,这是因为人体内堆积了大量的乳酸(C3H6O3)和CO2 , 请问乳酸属于(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4. (4) 宋代画家许道宁用墨(炭黑等制成)绘制的《关山密雪图》至今仍栩栩如生,说明碳的化学性质
    5. (5) 小明在家里打扫卫生时发现卫生间有较多难以清洗的污渍,用洁厕灵就很容易清洗。已知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稀盐酸,请问稀盐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17. 娄底某生态园的“桑基鱼塘”完美的实现了农业生态体系可持续发展:

    通过种植桑树,用桑树叶来喂蚕,蚕的排泄物用来做鱼料,鱼塘的淤泥做桑树的肥料,蚕丝销往工厂,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1) 鱼富含人体所需要的(填“蛋白质”或“糖类”)。
    2. (2) 鱼塘的淤泥作肥料,可促进桑树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相当于(填“氮肥”或“钾肥”)的作用。
    3. (3) 桑树叶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为实现碳中和贡献力量。
  • 18. 载人航天器中处理CO2的一种方法是将CO2与氢气反应,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1. (1) 请写出该反应生成物中氧化物的化学式
    2. (2) 上述反应中甲乙两种粒子的数目之比为
    3. (3) 甲烷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 19. 2023年2月23日,新建厦门北站建筑面积约1400平方米的天窗施工调试成功,标志着中国高铁站房面积最大的智能天窗建成。值得关注的是,分布在天窗四周的风雨感应器,可根据每天实时监测的光照强度、风力大小、降雨及室内外温差等数据,自动开合天窗及窗帘,为旅客营造舒适换乘环境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根据厦门地区以往天气计算,预计每年可节省约40天的通风系统运转,相当于每年减少14.13吨二氧化碳排放。不仅如此,新建厦门北站屋面还安装了约7000平方米的智能光纤系统,应用面积居全国之首。据统计,厦门北站应用的光纤长度超10万米,通过智能光纤系统,采光机自动精准追踪太阳方位,对太阳光的直接利用不发生能量转换,一次光能利用率最高可达80%,较国外同类型产品提升120%。
    1. (1) 新建厦门北站通过计算机芯片能控制天窗及窗帘的自动开合,智能光纤系统的使用能极大的提高光能利用率,这些都离不开元素硅,芯片的主要成分为硅,智能光纤的主要成分是硅的正四价氧化物,请写出智能光纤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2. (2) 新建厦门北站屋面安装的智能光纤系统,其一次光能利用率最高可达80%,较国外同类型产品提升120%。请问原因是
    3. (3) 智能天窗用了近2000根异形钢构件,同学们家里也会用到金属制品,请举例说明你们家里常用的一种金属制品

  • 20. 控制单一变量是化学实验探究的重要思想,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迅速升温至50℃时,仅①中白磷燃烧,②③处无明显现象。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 (1) 通过①②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燃烧要有空气参与,图中画线处应该填
    2. (2) 通过①③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1. 二氧化氯(ClO2)用于家庭、公共场所的杀菌消毒,是一种高效和安全的杀菌消毒剂,在工业上以含可溶性杂质MgCl2和CaCl2的粗盐为原料来制取,生产过程如图所示。

    1. (1) 操作①的名称
    2. (2) 步骤Ⅰ除杂中,可用饱和NaCl溶液浸洗粗盐除去可溶性杂质,其原因是
    3. (3) 从元素守恒角度分析,Ⅲ中有水参与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 22. 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 (2) 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要收集较纯的氧气应选择装置 (从A﹣E中选择)。
    3. (3) F装置相比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优点是 ,制得的CO2气体中往往含有HCl等杂质,可以选用装置G除去HCl,除杂时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4. (4) 利用B装置可制取多种气体。装入药品前,可用注射器H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以形成液封;

      ②将注射器H连接到装置B的导管口处;

      ③缓慢拉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到 ,表示装置B的气密性良好。

  • 23. 某校同学研学时到冷水江波月洞参观,在参观溶洞时,看到溶洞中形态各异的石笋和钟乳石,为大自然的神奇而感到赞叹,有学生提出石笋和钟乳石是怎么形成的呢?它的成分又是什么呢?为此,同学们捡了一些洞中石笋旁的白色固体进行实验探究。
    1. (1) 【查阅资料】

      Ⅰ.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过程

      石灰石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会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Ca(HCO3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就会分解生成碳酸钙,沉积在洞底的形成石笋,沉积在洞顶的形成钟乳石。

    2. (2) Ⅱ.碳酸氢钙与酸发生的反应类似于小苏打与酸的反应。

      探究活动:探究白色固体的成分

      【作出猜想】猜想1:只含;猜想2:只含 Ca(HCO32;猜想3:含 Ca(HCO32、CaCO3

    3. (3) 【设计并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研碎后,置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搅拌

      猜想2不正确

      ②取①中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猜想正确

    4. (4) 【交流讨论】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通过可降低硬水的硬度。
    5. (5) 【拓展提升】在澄清石灰水中逐渐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变澄清,现象特别明显。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与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相似,但无明显现象。某实验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圆底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挤压胶头滴管(胶头滴管中盛有浓的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圆底烧瓶中就会形成漂亮的红色喷泉。请用文字描述为什么会形成喷泉?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6分)
  • 24. 实验室有一包部分变质的镁带,某校兴趣小组同学为分析镁带中镁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探究:

    用镁带样品与稀硫酸反应,测定生成氢气质量。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所取样品质量(g)

    所加稀硫酸质量(mL)

    生成氢气质量(g)

    4.0

    20.0

    0.1

    4.0

    40.0

    0.2

    4.0

    60.0

    m

    4.0

    80.0

    0.3

    1. (1) 表格中m=
    2. (2) 求这包部分变质的镁带中镁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