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24 唐诗三首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24课《唐诗三...

更新时间:2024-04-06 浏览次数:1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填空题
  •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

    口称

    一丈

    牛(

    茅(

  • 2. 文学常识填空。
    1. (1) 《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 “三别”之一。“三吏”除《石壕吏》外,还包括;“三别”包括。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零的孤独,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不幸和困苦,表达了作者对备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
    2. (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卷十,作于安史之乱还未平定之时。作者杜甫,字,自,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因其诗多反映当时的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所以被称为“”。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3. (3) 《卖炭翁》是组诗《》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者,字,号,唐代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运动,世称“元白”,与并称“刘白”。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
  • 3. 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 (1)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2. (2)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3. (3)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 4.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 (1) 伐烧炭南山中 薪:
    2. (2) 两鬓苍苍十指黑  苍苍:
    3. (3) 卖炭得钱何所  营:
    4. (4) 翩翩两骑来是谁  翩翩:
    5. (5) 手把文书口称  敕:
    6. (6) 牛牵向北  回: 叱:
    7. (7) 宫使驱惜不得  将:
    8. (8) 向牛头充炭  系: 直:
二、默写
  • 5. (2023八下·遂川期末) 补写出文段中的空缺部分。

    人生的艰辛,非亲历者不能体会, “”(《卖炭翁》)的矛盾心酸,只有生计艰难、衣不御寒的卖炭老者才能体会,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尽管饱受磨难,我们也应像陆游笔下的梅花,拥有 “”(《卜算子·咏梅》)的坚贞自守、不改本色的品质,更要有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博大胸怀和济世情怀。

三、语言表达
  • 6. (2024八下·石林开学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8月24日,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官方网站发布公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老赖”(被执行人)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不得乘坐列车软卧、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

    此项规定出台以前,“老赖”只受乘坐飞机、火车软卧和轮船二等舱的限制,可以说,最高法新规的出台,进一步收紧了对“老赖”出行的限制,也明确地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只要厚脸皮“老赖”就可以过好日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让其行为付出法律代价,并在现实生活中举步维艰,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这既是对“老赖”包括可能有潜在侥幸心理人员的震慑,也是对社会良好诚信风气的重塑和保护。

    对老赖的姑息,就是对诚信的线路。有了这个规矩出现,让“老赖”不敢赖、不想赖、不能赖:让讹人者,不敢讹、不想讹、不能讹。

    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四、综合题
  • 7.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纷呈,卷帙浩繁。今天,让我们一起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共同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1. (1) 请你从称号、朝代、诗风、代表作品及思想感情等方面,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唐代伟大诗人杜甫。
    2. (2) 你所在的班级准备编写一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课本剧,请你设计一个情节或画面,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有关的画面描写出来。
五、诗歌鉴赏
  • 8. (2023八下·北京期末) 阅读《卖炭翁》,完成各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 (1) 这首叙事诗先讲述了卖炭老人"伐薪烧炭"和驾车运炭的经历,接着写了老人“卖炭得钱”的期望破灭之时的心情,揭露了当时 的社会现实。
    2. (2) 诗中对卖炭老人的外貌、心理、动作描写非常精彩,请你任选一方面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
  • 9. 阅读《石壕吏》,回答问题。

    石壕吏

    杜 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 (1) 老妇说:“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你是怎样理解这些诗句的?
    2. (2) 请你赏析“独与老翁别”一句中的“独”字一词的表达效果。
六、微写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