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朗洞镇初级中学2023-20...

更新时间:2024-04-17 浏览次数:1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实验中,可以分别用下列什么物质检测食物中淀粉和蛋白质的存在( )

    ①碘液 ②酒精 ③双缩脲试剂 ④清水 ⑤吲哚酚试剂

    A . ①和③ B . ④和⑤ C . ③和② D . ①和⑤
  • 2. 运动员在赛场上比赛时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可为其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
    A . B . 糖类 C . 维生素 D . 膳食纤维
  • 3. (2022七下·南岗月考) 几百年前的欧洲,长期在海上航行的水手常患坏血病,病因是缺乏(  )
    A . 维生素A B . 维生素B1 C . 维生素C D . 维生素D
  • 4. 在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时,某同学发现一种血细胞数量较少,个体最大,则他看到的血细胞种类是( )
    A . 白细胞 B . 红细胞 C . 血小板 D . 血红蛋白
  • 5. 一个贫血患者在一次偶然事件中患上肝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下列哪项化验值可能在正常范围之外( )
    A . 红细胞、血小板 B . 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 C . 血小板、血红蛋白 D . 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
  • 6. 如图为心脏及部分血管的结构解剖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中流静脉血 B . 与①相连的血管是主动脉 C . 动脉出血需压迫近心端止血并送医 D . 心室与主动脉之间无瓣膜
  • 7. 吃饺子是我国北方的习俗,从饺子入口到被消化吸收,依次经过的器官是( )
    A . 口腔→喉→食管→胃→小肠→大肠 B . 口腔→咽→食管→胃→大肠→小肠 C . 口腔→咽→喉→食管→胃→小肠→大肠 D . 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
  • 8. 血管和心脏组成了人体内连续的封闭式的管道,运输各种营养物质与废物,其中毛细血管是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与此功能无直接关系的结构特点是( )
    A . 数量多,分布广 B . 连通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 C . 管壁薄,由单层细胞构成 D . 管腔细小,血流速度最慢,红细胞单行通过
  • 9. 小肠位于人体的腹腔内,上连胃,下接大肠,是消化管内最长的消化器官。如图为小肠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为皱襞,加大了营养物质与小肠的接触面积 B . ②为小肠绒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C . ③为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D . 当某人因病切除一部分小肠后,会降低小肠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 10. 李奶奶最近一段时间一到傍晚就看不清东西,到医院检查后,医生给她开了药,并嘱咐她进行食物辅助治疗。下列食物中,她应优先选择( )
    A . 鸡蛋 B . 酸奶 C . 动物肝脏 D . 带鱼
  • 11.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是古代医学巨著《黄帝内经》提出的养生方法,也是青少年保持身体健康的良好生活习惯。下列生活习惯,不科学的是( )
    A . 一日三餐定时适量、膳食均衡、比例适中 B . 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利于身体生长发育 C . 饮料的主要成分是水,可以大量饮用 D . 减少烹调油用量,膳食要清淡少盐
  • 12. (2020·日照) 小红为妈妈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清炖牛肉、麻辣豆腐。再加上下列哪种食物后可以让这份食谱营养更合理?(   )
    A . 素炒豆角 B . 牛肉 C . 排骨汤 D . 小米粥
  • 13. (2020·长沙) 在人体心脏结构中,左右心房之间及左右心室之间是互不相通的,其作用是(   )
    A . 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B . 为心脏提供营养物质 C . 防止动、静脉血混合 D . 防止心脏内血液倒流
  • 14. 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4表示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1、3均是静脉,内部的血液是静脉血 B . 2、4管壁厚、弹性大,与内部血压高相适应 C . 左心室的壁最厚,与远距离输送血液相适应 D . 图中实线表示体循环途径,虚线表示肺循环途径
  • 15. (2017七下·鄂托克旗期末)

    从人体手臂的两根不同类型血管中抽取血液,测得其中氧气、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是动脉血 B . 乙呈鲜红色 C . 甲是从静脉中抽取的 D . 乙是从动脉中抽取的
  • 16. 某生理学家曾做过如下实验:用丝带扎紧人的上臂时,发现丝带下方的静脉隆起而动脉却变得扁平;在丝带上方的动脉隆起而静脉扁平。说明了动脉、静脉血流方向( )
    A . 相反,动脉离心方向,静脉向心方向 B . 相反,动脉向心方向,静脉离心方向 C . 一致,静脉有静脉瓣所以隆起 D . 一致,动脉有动脉瓣所以隆起
  • 17. (2021七下·新会期末) 同学们在紧张的答题过程中,经过高强度脑力劳动,流经大脑的血液中某物质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该物质不可能是(  )

    A . 葡萄糖 B . 氨基酸 C . 二氧化碳 D .
  • 18. 下图中的曲线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系统内的消化程度,其中表达错误的一条是( )

    A . B . C . D .
  • 19. 下图为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结构和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①是肝脏,分泌的消化液为胆汁 B . ②是胆囊,贮存的胆汁含有消化酶,能消化脂肪 C . ③是胰腺,分泌的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D . ④是小肠,其内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
  • 20. 小明足部受伤发炎,医生在其左臂静脉滴注抗生素,药物到达足部的途径是( )

    ①左心房 ②右心房 ③右心室 ④主动脉 ⑤肺动脉 ⑥肺静脉 ⑦上腔静脉 ⑧下腔静脉

    ⑨股动脉 ⑩左心室   ⑪肺部毛细血管网  ⑫足部毛细血管网

    A . ①③④⑥②⑦⑧⑨⑫⑩⑪ B . ⑦②③⑤⑪⑥①⑩④⑨⑫ C . ⑦②③⑤⑥①⑧④⑪⑨⑫ D . ⑦②③⑥⑤⑫①⑩④⑨⑪
二、简答题
  • 21. 下表是甲、乙、丙、丁四种食物(各100 g)的主要成分,请分析下表并回答下列问题。

    食物

    糖类(g)

    蛋白质(g)

    维生素A(mg)

    维生素C(mg)

    维生素D(mg)

    18

    6

    3

    220

    0

    0.4

    6

    4

    7

    40

    48.2

    38

    40

    12

    0

    8.8

    35

    7

    10

    14

    1. (1) 分析表中食物成分含量可知,常食用食物有助于预防坏血病。为了获得较多的能量,应该多吃食物。
    2. (2) 食物中的部分淀粉可在唾液中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 
    3. (3) 某人的肝脏发生病变,导致(填消化液名称)的分泌受到影响,影响脂肪的乳化。因此,医生建议此人少食用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4. (4) 食物丁中的蛋白质在消化管内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后,在中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
  • 22. 图甲、图乙、图丙分别表示人新鲜血液分层图、显微镜下的血细胞、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中的c是,对应图乙中的(填序号)。若某人血液中该细胞的数量低于正常值,应建议他(她)多吃一些和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
    2. (2) 如图乙,由细菌感染的肺炎患者体内数量会明显增多的血细胞是[]
    3. (3) 图丙中的B血管为,其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且管内血流的速度,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4. (4) 图丙中,如果血管A与右心室相连,与血管A相比,血管C血液中含量增多。
    5. (5) 失血过多,导致血压降低,会有生命危险,医学上最有效的措施是输血。如给A型血的病人输血时,首先考虑输型血。
  • 23. 如图为心脏结构图,据图回答问题。

    1. (1) 人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分为四个腔,其中心肌最发达的是[]
    2. (2) 在图中流动脉血的心腔有(填字母),流静脉血的血管有(填字母)。
    3. (3) 图中属于静脉血管的有(填字母)。 
    4. (4) 血液在心脏与血管里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是因为图中有[]和动脉瓣,两种瓣膜的功能是使血液不能
    5. (5)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出血液在心脏四腔中的流动方向:
    6. (6) 某同学感冒服药后,在小肠处被吸收,药物随血液流动最先到达心脏的
  • 24. 实验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完成该实验。

    试管编号

    1号

    2号

    3号

    馒头碎屑或块

    馒头碎屑适量

    馒头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清水或唾液

    2 mL唾液

    A

    2 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水浴保温

    放入37 ℃水中5~10 min

    加入碘液

    2滴

    1. (1) 为了证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与1号试管形成对照,变量是
    2. (2) 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 (3) 口腔中的什么物质使淀粉发生了分解?。 
    4. (4) 把试管放入盛有37 ℃温水的烧杯里的目的是。 
    5. (5) 如果没有37 ℃温水,不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你还能用什么办法让实验试管温度保持在37 ℃左右?
    6. (6) 实验结果是1号试管(填“变”或“不变”)蓝。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