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4年中考生物选择题组专练1 生物与生物圈

更新时间:2024-03-16 浏览次数:32 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22八上·榕城期中) 2019年12月初,武汉发现患不明肺炎病例。2020年1月11日,武汉市卫健委首次明确此病例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其命名为2019-nCoV。到底应该如何预防感染冠状病毒,北京市疾控中心建议要加强个人防护,避免接触野生禽盲,杜绝带病上班、聚会。3月16日20时18分,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展开临床试验。据此资料完成29和30题。
    1. (1) Covid-19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下列哪项表明该病毒属于生物(    )
      A . 由有机物组成 B . 具有细胞结构 C . 能在人体细胞内繁殖 D . 能使人体发病
    2. (2) 新冠肺炎传染性很强,但新冠病毒的结构十分简单,其组成是(    )
      A .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 B . 细胞膜和未成形的细胞核 C . 外部的遗传物质和内部蛋白质 D . 脂肪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
  • 2. (2022八上·惠东期中)  据报道,目前,新冠病毒变异株奥蜜克戎BA.5已在我国多地传播,除了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更高,奥密克戎BA5变异株相较于之前的奥密克戎毒株具有更强的免疫能力。请根据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全球都还处在时刻不能放松的备战之中,因为新冠病毒的各种变异毒株在不断涌现,给防疫工作带来巨大压力,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新冠病毒是生物的依据(   )
      A . 具有遗传性 B . 具有致病性 C . 具有繁殖性 D . 具有变异性
    2. (2) 新冠病毒属于无细胞结构的生物,下列各组描述中均属于生物的是(   )
      A . 艾滋病毒、生石花、珊瑚虫 B . 噬菌体、珊瑚、水痘病毒 C . 毒红菇、蜣螂、电脑病毒 D . 噬菌体、智能机器人、猴痘病毒
  • 3. (2023八下·涟水期中)  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围,指围回答下面小题。

    1. (1) 此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源于(    )
      A . 植物 B . 动物 C . 太阳 D . 微生物
    2. (2) 下列关于此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草和食草昆虫都属于生产者 B . 该图可以代表一个生态系统 C . 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传递的 D . 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一蛇一猫头鹰
  • 4. (2023·惠东模拟)  湿地修复显成效,花城美景入画来。2023年2月2日,在世界湿地日中国主会场上,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请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为获取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内生物种类的最新数据,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A . 调查法 B . 观察法 C . 文献法 D . 实验法
    2. (2) 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
      A . B . 无机盐 C . 二氧化碳 D . 太阳能
    3. (3) 下列关于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属于珍贵的自然资源 B . 变为耕地能更好的服务人类 C . 具有蓄洪抗旱的作用 D . 有“地球之肾”美誉
  • 5. (2023·清远模拟) “生态旅游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开发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农产品、田园风光,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旅游业”性质的生态农业模式,实现高效生产农业优质农产品,可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据此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1. (1) 生态农业可实现高效生产农业优质农产品。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设计生态农业时应增加食物链中营养级的数量 B . 生态农业的建立不能提高各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 C . 生态农业可以实现自给自足,排除了人为干扰 D . 生态农业并没有实现对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
    2. (2) “生态旅游农业”可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培育多种农产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 B . 以虫治虫是生物防治的重要方法 C . 生物防治的成本高 D . 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 6. (2023七上·紫金期末) 珊瑚虫与藻类植物生活在一起,这些藻类从珊瑚虫排出的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同时给珊瑚虫提供氧气。据此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1. (1) 材料中描述的现象没有体现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 .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 . 生物能进行呼吸
    2. (2) 藻类能为珊瑚虫提供氧气是由于藻类能进行(    )
      A . 呼吸作用 B . 光合作用 C . 蒸腾作用 D . 吸收作用
  • 7. (2022七上·汽开区期中)  下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以下食物链表达正确的是(  )
      A . 植物→虫→鸟 B . 虫→鸟→细菌和真菌 C . 阳光→植物→虫→鸟 D . 植物→虫→鸟→微生物
    2. (2) 下图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
      A . 植物 B . C . D . 细菌和真菌
    3. (3) 在该生态系统中,若人们大量捕杀鸟,则虫的数量变化是(  )
      A . 减少 B . 增加 C . 不变 D . 先增加后减少
  • 8. (2022·淮安) 在“十四五”规划中,我国把“现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共中,“碳中和”指通过多种途轻款消二氧化碳的排效总量,达到“净零放”的目的,下图为生态系统碱一氧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图中代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数字是 (    )
      A . B . C . D .
    2. (2)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碳中和”的是 (    )
      A . 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B . 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 C . 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D . 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等
  • 9. (2022·淮安) 如下图中所示的是某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根据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在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
      A . B . 野兔 C . D .
    2. (2) 该食物网中所包含的食物链条数是 (    )
      A . 1 B . 2 C . 3 D . 5
  • 10. (2022·福建)  资料:我国“三北”工程主要在荒漠区造林,涵盖了我国95%以上的风沙危害区,40年累计造林4614万公顷,2018年荣获“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优秀实践奖”。回答下列小题。
    1. (1) 影响荒漠植物生存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 B . 温度 C . 空气 D . 阳光
    2. (2) 下列不属于“三北”工程作用的是(  )
      A . 保持水土 B . 防风固沙 C . 减少降雨 D . 净化空气
  • 11. (2022八下·淮安期中) 淮安市白马湖彩色森林公园占地面积一万两千亩,物种丰富,不同观赏区的植物四季呈现不同对维持区域内碳—氧平衡起重要的作用。根据题意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面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碳—氧平衡中作用的示意图,数字①代表的生理作用是(  )

      A . 光合作用 B . 呼吸作用 C . 分解作用 D . 蒸腾作用
    2. (2) 夏季,在白马湖能观赏到清馨淡雅的荷花。则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是(  )
      A . 二氧化碳 B . 有机物、氧气 C . 二氧化碳、有机物 D . 二氧化碳、氧气
  • 12. (2021·淮安) 下图是菜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若该生态系统受到有害物质DDT污染,下列生物体内DDT含量最高的是(  )
      A . B . C .
    2. (2) 图中所示动物中,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
      A . 兔和鼠 B . C .
  • 13. (2021·淮安) 绿色发展是美丽中国的底色,建设绿色家园是我们的共同梦想。请据题意完成下面小题。
    1. (1)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生态系统只含有非生物成分 B . 地球上各生态系统之间是孤立的 C .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 . 生产者、消费者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2. (2)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 . 农田生态系统 B .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C . 沙漠生态系统 D . 草原生态系统
    3. (3)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美丽中国全民在行动。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 . 掠夺式开发与利用 B . 杜绝污染物随意排放 C .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D .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 14. (2021·苏州) 请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长江白鲟栖息于长江干流的中下游,吻部细长,布满了皮肤感受器,能感知水压、水流的变化。令人惋惜的是,长江白鲟于2019年12月被正式宣布灭绝,如图为长江白鲟的纪念邮票。

    长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分布有4300多种水生生物。然而,长期以来受拦河筑坝、水域污染过度捕捞航道整治、挖砂采石等活动影响,长江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珍稀特有物种资源全面衰退,白暨豚、白鲟、鲥、鯮等物种已多年未见,中华鲟、长江江豚等极度濒危。保护长江生物种群资源,维持长江整体生态平衡,已经刻不容缓。因此,从2021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

    1. (1) 长江珍稀特有物种资源全面衰退,这一现象说明(  )
      A . 生物能影响环境 B . 环境能影响生物  C . 生物能适应环境 D . 环境能适应生物
    2. (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长江白鲟游泳时的动力来自于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     B . 长江白鲟的灭绝会降低长江流域的物种多样性     C . 长江白鲟吻部反射弧较长反应速度慢     D . 长江白鲟吻部细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 (3) 长江流域生物种类繁多,其中不属于消费者的是(  )
      A . 鲫鱼 B . 大鲵 C . 菖蒲 D . 扬子鳄
    4. (4) 长江“十年禁渔”的措施属于(  )
      A . 就地保护 B . 迁地保护 C . 宣传教育 D . 法制教育
    5. (5) 如图是长江部分食物网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B . 戊与丁之间仅构成竞争关系     C . 该食物网中戊获得能量最多     D . 乙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
  • 15. (2021·丰台模拟) 生态瓶是一个人工模拟的密闭微型生态系统,瓶中包括少量的植物、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以及其他非生物物质。如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水生生态瓶简图。请回答下列小题。

    1. (1) 该生态瓶中生物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A . 阳光 B . 空气 C . 池水 D . 水草
    2. (2) 该生态瓶中生物所构成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A . 阳光→水草→鱼 B . 水草←鱼←池水 C . 水草→鱼→微生物 D . 水草→螺→鱼
    3. (3) 同学们按照简图制备生态瓶,要使生态瓶中的各种生物能存活较长时间,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 选择透明的瓶子 B . 瓶中的池水要装满 C . 水草数量比鱼多 D . 放在光照充足环境
  • 16. (2020七上·南平月考) 向日葵,因其花盘常常“追随”太阳,又名朝阳花。为了探究“追随”太阳这一特性对向日葵生长的影响,生物学兴趣小组开展了研究,请协助他们回答下面小题。
    1. (1) 研究者将若干向日葵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正常生长,乙组应进行的处理是( )
      A . 置于黑暗处 B . 置于干旱处 C . 剪除其花盘 D . 固定花盘朝向
    2. (2) 实验发现“追随”太阳的特性能促进向日葵的生长,这说明了( )
      A . 生物适应环境 B . 生物影响环境 C . 生物与环境互相影响 D . 生物与环境互不影响
    3. (3) 向日葵开花后,花盘一直朝向东方不再“追随”太阳。研究者就这一特性再次开展实验,将开花期的向日葵分成两组,一组花盘一直朝东,另一组花盘一直朝西。观察不同朝向向日葵的花盘吸引昆虫访花(昆虫可帮助传粉)的次数。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A . 光照对向日葵的生长有影响吗 B . 光照对向日葵花盘朝向有影响吗 C . 向日葵花盘朝向对昆虫访花的次数有影响吗 D . 向日葵花盘朝向对昆虫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吗
  • 17. (2019七上·大同期中) 阅读下列诗句,完成下面小题。

    ①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③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④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 (1)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上述四句诗句描绘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 B . C . D .
    2. (2) 第四句古诗中如果将“小荷”划分为植物,“蜻蜓”划分为动物,那么其分类依据是( )
      A . 按照生活环境 B . 按照形态结构 C . 按照用途 D . 按照观赏角度
    3. (3) 第二句古诗中说明影响桃花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是(   )
      A . 水分 B . 温度 C . 土壤 D . 光照
  • 18. (2018七上·海淀期末) “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被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如图所示)。在该农业生态系统中,耕作者将桑林附近的洼地深挖为鱼塘、垫高塘基、基上种桑、以桑养蚕、蚕丝织布、蚕沙喂鱼、塘泥肥桑,形成可持续多层次复合生态农业循环系统。至今其科学的物质循环利用链和能量多级利用依旧堪称完美,废弃物被循环利用,达到和谐共生零污染,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请根据以上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 (1) 在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中,桑树和鱼在生态系统中分别属于(   )
      A . 生产者 消费者 B . 消费者 分解者 C . 生产者 生产者 D . 分解者 生产者
    2. (2) “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下列不属于桑树蒸腾作用意义的是(   )
      A . 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B . 降低叶片表面温度,防止被灼伤 C . 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 D . 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3. (3) 下列有关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形成基种桑→塘养鱼→桑饲蚕→蚕沙喂鱼→塘泥培桑的物质循环利用 B . 分解者利用蚕沙、人畜粪便、树叶等生产沼气,是物质循环关键一环 C . 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经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完成循环 D . 该池塘中存着大量的藻类植物,它们属于生产者,是某些鱼类的食物
    4. (4) 某同学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绘制了一条食物链:人→鱼→蚕→桑。该食物链存在的主要错误是(   )
      A . 箭头的方向不对 B . 生产者应当在左侧 C . 蚕与桑不是捕食关系 D . 这些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不止一条
    5. (5) 该生态系统中,绿藻是鲮鱼及小虾的食物来源,其中小虾也是鲮鱼的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上述描述中包含1条食物链 B . 鲮鱼与小虾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C . 水体富营养化,能增加鲮鱼产量 D . 该池塘若被汞污染,绿藻中汞含量最高
    6. (6) 桑叶是桑树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也是蚕的食物来源。兴趣小组将阳光照射下的桑叶经酒精脱色、碘液染色之后,分别制作桑叶表皮和桑叶横切临时装片,进行观察。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 . 上下表皮细胞含有大量的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B . 上表皮气孔数量比下表皮多,是对较为干旱环境的适应 C . 叶肉细胞被碘液染成蓝色,是因为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D . 表皮临时装片中,被染成蓝色的保卫细胞不含有叶绿体
    7. (7) 桑葚是桑树的果实,据《本草纲目》记载,其性味甘寒,具有补肝益肾、乌发明目等功效,下列对于桑和桑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桑葚内含有较多的糖分,是桑叶光合作用的产物 B . 桑葚果实中甜味物质,贮存在桑葚细胞的叶绿体中 C . 将桑葚放入密闭瓶子,一段时间后二氧化碳会减少 D . 桑葚由多个小果实聚合而成,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系统
    8. (8) 在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中,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把塘中的塘泥铲出,其原因不包括(   )
      A . 塘泥淤积,鱼的生存空间变得狭小,不利于鱼类生存 B . 塘泥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其呼吸作用导致塘水缺氧 C . 铲出的塘泥能够给桑树作为肥料,促进资源的再利用 D . 塘泥被铲出,塘水更清澈,有利于各种生物的光合作用
    9. (9) 在桑基鱼塘农业生产中,一般会先在农田中培育桑树苗,然后再移栽到池塘边。为提高移栽树苗的成活率,下列措施及其对应的生物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
      A . 适当修剪枝叶——降低蒸腾作用 B . 带土移栽——保护根部结构和吸收能力 C . 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栽——降低光合作用 D . 盖遮阳网——降低蒸腾作用
    10. (10) 下列不能反映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优势的是(   )
      A . 该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相对稳定,外来入侵生物不会对其产生影响 B . 塘泥培桑环节,减少了桑树栽培中化肥的使用,确保产品安全无污染 C . 该系统含水、陆两个生态系统,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为一个整体 D . 不仅具有蚕桑生产、渔业生产的功能,还具有休闲、观光等旅游功能
  • 19. (2017八下·福州期中)

    图中的玻璃罐模拟池塘生态系统.请回答(1)﹣(4)题.

    1. (1) 能完整描述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是(  )

      A . 水草、鱼、水、泥土 B . 非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 C .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D .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2. (2) 若想让该生态系统长期维持稳定,玻璃罐必须放置在(  )

      A . 低温处 B . 温暖处 C . 明亮处 D . 黑暗中
    3. (3) 鱼与水草的关系是(  )

      A . 合作 B . 共生 C . 寄生 D . 捕食
    4. (4) 如果瓶中加入以水草为食的田螺,则此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有(  )

      A . 2条 B . 3条 C . 4条 D . 5条
  • 20. (2016七下·海淀期末) 城郊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被改造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1)—(5)题.

    项目

    植物种类

    植被覆盖率

    主要的植物

    改造前

    20种

    9%

    蒲公英、狗尾草、艾蒿

    改造后

    38种

    27%

    芦苇、菖蒲、莲

    1. (1) 根据表格中信息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改造目的是为市民提供生活物质 B . 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 C . 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得到改善 D . 改造后该区域成为湿地生态系统
    2. (2) 对改造后的生态系统作出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 该生态系统中会出现水绵等藻类植物 B . 该生态系统的动物种类会相应地增加 C . 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数量会相应地增加 D . 该生态系统中不存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3. (3) 《本草纲目》中记载,莲子、荷叶、莲藕等均可药用.吃莲藕时,“藕断丝连”是常见的现象,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讲,这里的“丝”属于(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植物体
    4. (4) 当你欣赏盛开的莲花时,花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球,光线通过的结构依次是(  )

      A . 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B . 玻璃体→瞳孔→晶状体→角膜→视网膜 C . 角膜→虹膜→玻璃体→晶状体→视网膜 D . 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5. (5) 改造前后该区域的主要植物种类是被子植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被子植物是在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类群 B .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 C . 被子植物可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 D . 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中,果实与繁殖无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