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扬州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学期2月阶...

更新时间:2024-03-27 浏览次数:1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3年7月22日至8月7日,几位同学在澳大利亚旅行,行程的第一站是澳大利亚西部的珀斯,之后包车自驾一路向北参观沿途美丽的自然风光。图一左图为澳大利亚简图,图一右图为包车内部座位示意图,图二为7月27日某时刻,其中一位同学在乙地拍摄的海平面日照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某日几位同学于当地时间14:00-16:00自珀斯一路向北行驶时,推测图1所示车内四个座位中,避光效果最好的是 ( )
      A . A B . B C . C D . D
    2. (2) 拍摄图2照片时,该同学影子朝向 ( )
      A . 东北 B . 正西 C . 东南 D . 西北
  • 2. 下图为松嫩平原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上图中 ( )
      A . 铁力处花岗岩形成年代最新 B . 通肯河与呼兰河间为向斜构造 C . 剖面线西端的岩层为喷出岩 D . 嫩江处第四纪沉积物厚300米
    2. (2) 通肯河处地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 )
      A . 中生代沉积——挤压褶皱——抬升侵蚀——下沉第四纪沉积 B . 中生代沉积——抬升侵蚀——下沉第四纪沉积——岩浆喷出 C . 古生代岩浆侵入——中生代沉积——抬升侵蚀——挤压褶皱 D . 古生代岩浆侵入——抬升侵蚀——中生代沉积——下沉第四纪沉积
  • 3. 日本鸟取沙丘能实现人们领略沙漠风情的愿望。鸟取沙丘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2.4公里。鸟取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该“沙漠”下了很大的力气。下图为鸟取沙丘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鸟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是( )
      A . 夏季风 B . 冬季风 C . 东北信风 D . 盛行西风
    2. (2) 当地政府“下了很大的力气”最有可能是指 ( )
      A . 植树种草 B . 修筑防浪堤 C . 从外地运沙 D . 持续除草
  • 4. 石羊河流域位于河西走廊东部,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受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流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矛盾异常突出。图甲、图乙分别示意石羊河流域三个观测站点逐月累积蒸发量及年蒸发量累积距平(即距平值的累加)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乌鞘岭站( )
      A . 1960-1970年的年蒸发量变化趋势与另外两个站点一致 B . 1980年的年蒸发量累积距平最小 C . 1990年的蒸发量与平均值相同 D . 1995-2010年的年蒸发量变化较小
    2. (2) 与永昌站相比,民勤站1970-1990年的年蒸发量变化差异可能取决于 ( )
      A . 气温变化 B . 风速大小 C . 水源供应 D . 植被覆盖
    3. (3) 2000年以来,石羊河流域三个观测站点年蒸发量累积距平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 . 旱涝灾害加剧 B . 尾闾湖泊扩大 C . 植被类型减少 D . 绿洲快速扩张
  • 5. 梯度风是指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平衡,不受地表摩擦力影响的风。下图示意某地不同地区不同高度梯度风占比。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导致本地不同地区不同高度梯度风占比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 . 天气 B . 下垫面 C . 气压 D . 人类活动
    2. (2) 相同高度,若城区梯度风占比变小,将会导致 (  )
      A . 郊区大气污染减轻 B . 城区热岛效应减弱 C . 农村雨雾天气增多 D . 城区雨岛效应加强
  • 6. 戴维森海流下图是发生在美国西海岸固定时段的局地沿岸流,其成因主要是陆地大量径流汇入海洋后,在海洋表层形成高于邻近海水面的淡水楔,在重力、风力与地转偏向力平衡下形成的海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图中戴维森海流发生季节与流向分别是 ( )
      A . 夏季、向北 B . 夏季、向南 C . 冬季、向北 D . 冬季、向南
    2. (2) 淡水楔对所在海域初级生产力水平产生不利影响,是由于海水 ( )
      A . 盐度变低 B . 温度升高 C . 向下沉降 D . 层结稳定
  • 7.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19大城市群推动我国城镇化空间格局不断完善。下图是19个城市群近年常住人口年均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资料来源:各地统计局,恒大研究院;注:2011年后天山北坡城市群数据有缺失

    1. (1) 关于图中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 )
      A . 2001-2010年长三角年均常住人口增长最快 B . 2011-2015年与01-10年京津冀的常住人口变化相近 C . 2016-2019年东部地区常住人口整体变化比中西部较多 D . 2001-2019年成渝常住人口呈现负增长态势
    2. (2) 关于各大城市群常住人口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 . 国家政策 B . 经济水平 C . 交通通达 D . 地域文化
  • 8. 乡村景观空间受到乡村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是景观主题、景观功能特征与景观要素相互作用的成果,我国某平原地区乡村景观建设突出“院”、“林”、“田”、“路”、“特色景观”等景观主题,根据不同景观主题的组合方式,该地区乡村景观空间结构有围合式、树枝式等模式类型(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图中乡村景观空间甲、乙、丙分别代表图 ( )
      A . 院、林、田 B . 林、院、田 C . 田、林、院 D . 院、田、林
    2. (2) 与围合式空间结构景观相比,树枝式空间结构 ( )
      A . 生产空间完整 B . 道路系统更完善 C . 生活景观集中 D . 林地景观突出
  • 9.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中国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兰西城市群横跨甘肃青海两省,省会兰州、西宁为域内核心城市。长期以来,兰西城市群民营企业投资网络仍表现出明显的省际“双核分离”结构。下图示意兰西城市群民营企业投资网络未来淡化趋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目前,阻隔兰西城市群民营企业空间融合的关键因素是 ( )
      A . 交通条件 B . 空间距离 C . 区划壁垒 D . 市场腹地
    2. (2) 与现状相比,规划中的兰西城市群民营企业投资网络 ( )
      A . 核心城市增加 B . 次级城镇增加 C . 联系规模扩大 D . 联系方向反转
    3. (3) 加快推动兰西城市群民营企业空间融合的意义在于 ( )

      ①建设统一大市场②提高省会吸引力③降低企业用工成本④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2023年10月7日至9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如下图所示),调研锰污染治理工作。花垣县、松桃县、秀山县位于武陵山区,锰矿资源丰富,电解锰生产企业众多且集中,被称为“锰三角”。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众多电解锰生产企业集聚“锰三角”,主要是为了( ) 
      A . 共用基础设施 B . 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 C . 扩大生产规模 D . 利用当地丰富原材料
    2. (2) 推测制约“锰三角”电解锰产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是 ( )
      A . 政策法规 B . 资金 C . 交通运输 D . 市场
    3. (3) 有序推进“锰三角”锰污染综合治理,三省市应该 ( )
      A . 降低电解锰企业产能 B . 加强污染防治,提供资金支持 C . 分散布局电解锰企业 D . 提高开放程度,污染企业外迁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54分。
  • 1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图1为苍山-洱海区域图。 表1为苍山2500米以上地带植被垂直分布(海拔:米)

      

    表1

    西坡

    常绿阔叶林

    云南铁杉-阔叶混交林

    针叶-杜鹃-箭竹矮林

    杜鹃灌丛草甸

    2500~2900

    2900~3300

    3300~3700

    >3700


    东坡

    人工华山松林

    云南铁杉-阔叶混交林

    苍山冷杉-杜鹃林

    亚高山草甸

    杜鶥灌丛

    2500-~2900

    2900~3200

    3200~3500

    3500~3800

    >3800

    材料2 “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兼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和地质遗址类型等三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古冰川遗迹、高原湖泊自然景观、弓鱼等特有鱼类、名胜古迹及苍山冷杉林为目的综合型自然保护区。

    1. (1) 气象观测资料表明,大理站地区风向昼夜变化明显,白天以偏东风为主。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说明原因。
    2. (2)  根据图1绘制苍山2500米以上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2,比较两坡云南铁杉-阔叶混交林的分布差异并说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3. (3) 说明建立该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 1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1月,雅万高铁项目开工,2023年10月2日正式启用。雅加达至万隆的通行时间由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雅加达市区人口已达1091万人,再加上周边城镇人口,雅加达都市圈人口大约3500万,是世界最大的都市圈之一。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首次全产业链走出国门,项目全部采用中国标准、中国产品、中国管理。下图示意雅万高铁所在区域。

    1. (1)  阐述雅万高铁对雅加达都市圈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2. (2) 指出全产业链走出去涉及的产业部门。
    3. (3) 分析中国企业以全产业链形式建设雅万高铁的原因。
  • 1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海洋牧场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在适宜的海域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措施,构建或修复海洋生物繁殖、生长、索饵或避敌所需的场所,是一种可持续利用的渔业发展模式。海洋牧场的选址通常会受到水深、流速、海底沉积物、水质、富营养化等因素的影响。某科研机构对图1中A、B、C、D四处海洋牧场拟建区域进行评估选址。

    材料二:增殖型海洋牧场主要以渔业增殖、恢复渔业资源为主要目标,通过搭建人工鱼礁、增殖放流实现在近海“养鱼”的目的。牧场主要养殖海参、海螺、牡蛎、鲍鱼、扇贝等各类海产品。

    1. (1) 与A海域相比,评估C海域建设养殖型海洋牧场的条件。
    2. (2) 分析D海域在夏秋季节易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
    3. (3) 从维护国家安全的角度,说明我国大力推进海洋牧场建设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