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

更新时间:2024-03-14 浏览次数: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strong><span>~</span></strong><strong><span>7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span></strong><strong><span>~</span></strong><strong><span>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span></strong><strong><span>.</span></strong><strong><span>)</span></strong>
  • 1. (2023高一上·大庆期中)  物理学的关系式在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也确定了物理量单位之间的关系,因此,只要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叫做基本量,它们相应的单位叫做基本单位。下列各组选项中均属于力学中基本量的是(      )
    A . 千克、米、秒 B . 米、千克、牛顿 C . 质量、时间、长度 D . 位移、速度、时间
  • 2. 红山区2023级初二学生李铭家长为保证早上8:00前将孩子送到体能测试四种分校考场,开启导航规划出行路线.关于图中的导航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的“11分钟”“12分钟”“15分钟”指的是时刻 B . 图中的“5.1公里”“5.3公里”“5.8公里”指的是路程 C . 图中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不能把汽车看成质点 D . 图中的第一种方案驾车距离最短,则路程等于位移大小
  • 3. 2023年7月12日9时00分,全球首枚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二号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火箭进入预定轨道,实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朱雀二号火箭点火瞬间,火箭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B . 火箭的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C . 火箭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D . 火箭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可以不一致
  • 4. 如图所示,长为的竖直杆从竖直管道正上方由静止释放,它完全通过这一竖直管道的时间为 , 已知竖直杆释放时其下端到竖直管道上端的高度为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 则这个管道长为(    ).

    A . B . C . D .
  • 5. 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体做曲线运动 B . 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C . 时间内两物体平均速度相等 D . 相遇时,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 6. 在光滑墙壁上用网兜把足球挂在A点,足球与墙壁的接触点为B . 足球所受重力为G , 悬绳与墙壁的夹角为 , 网兜的质量不计,设悬绳对球的拉力为F , 墙壁对球的支持力为N , 在悬绳缓慢伸长过程中,其它条件不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FN都变大 B . FN都变小 C . F变大,N变小 D . F变小,N变大
  • 7. 如图是体能测试中梁同学做引体向上的示意图.若每次完整地引体向上分为身体“上引”(身体由静止开始从最低点升到最高点)和“下放”(身体从最高点回到最低点的初始状态)两个过程,单杠在整个过程中相对地面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单杠对双手的弹力是由于单杠发生了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B . “上引”过程单杠对双手的弹力大于双手对单杠的弹力 C . “下放”过程单杠对双手的弹力始终小于梁同学受到的重力 D . “下放”过程梁同学均处于失重状态
  • 8. 如图所示,在桌面上放置一张纸和一瓶矿泉水,矿泉水瓶静止在纸面上,如果突然迅速水平向右拉动纸的一边,将纸片拉出,而矿泉水瓶相对纸片滑动.在抽纸片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纸片对矿泉水瓶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B . 拉动纸片越快,矿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C . 矿泉水瓶对纸片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D . 拉动纸片越快,矿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保持不变
  • 9. 木块A、B分别重 , 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 ,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系统置于水面上静止不动.现用的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在B上,作用后它们仍静止不动,则作用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B . 木块A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右 C . 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D . 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 10. 几个水球可以挡住子弹?实验证实:4个水球就足够了!4个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起水平排列,如图所示,子弹(可视为质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恰好穿出第4个水球,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子弹在每个水球中速度变化相同 B . 由题干信息可以确定子弹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 C . 由题干信息可以确定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之比 D . 子弹穿出第3个水球的瞬间速度与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 11.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 , 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О点,手持另一端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结点О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О点的位置和细绳的方向.

    1. (1) 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N.
    2. (2) 下列实验要求不必要的是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 . 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О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B . 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C . 细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 . 每次实验时,手持弹簧测力计B必须水平拉动,使OB与竖直方向垂直
    3. (3)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
      A . 理想实验法 B . 控制变量法 C . 等效替代法 D . 建立物理模型法
    4. (4) 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用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探究“弹簧所受弹力F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绘出如图丁所示图像,则弹簧测力计的劲度系数为(保留一位小数).
  • 12. 为了探究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M为小车的质量,为沙和沙桶的总质量.一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和动滑轮一端连接沙桶,另一端连接拉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可测出轻绳中的拉力大小.实验过程中,每次在释放小车后,读出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并记为F

    1. (1) 该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
      A . 等效替代法 B . 控制变量法 C . 倍分法 D . 理想模型法
    2. (2) 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B.在不挂沙桶的前提下,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C.调整长木板左端的定滑轮,使得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D.为减小误差,实验中要保证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3. (3) 甲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 (4) 甲同学以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坐标,小车的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 . 图像是一条直线,图线与横坐标的夹角为 , 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 , 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

      A . B . C . D .
    5. (5) 乙同学也利用此装置探究合外力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他保持沙和沙桶的总质量不变,改变放在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 , 测出对应的加速度a , 假设已经完全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响.他没有测量小车的质量M , 而是以为纵坐标,m为横坐标,画出图像,从理论上分析,下列图像正确的是____.
      A . B . C . D .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13. 交警部门开展的“车让人”活动深入人心,不遵守“车让人”规定的驾驶员将受到罚款、扣分的严厉处罚.如图所示,以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司机发现一老人正在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车头距离停车线 , 该车刹车制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最大值为2.则

    1. (1) 如果司机立即以最大加速度刹车制动(不计反应时间),求内汽车前进位移;
    2. (2) 如果考虑司机的反应时间,若该司机的最长反应时间为 , 通过计算判断汽车车头能否刚好停在停车线处.
  • 14. 我校高一课外活动小组自制一枚水火箭,设水火箭发射后始终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在水火箭向下喷水过程中,水火箭可认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水火箭从地面静止出发经过到达离地面高处时水恰好喷完,接着水火箭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最后落回到地面,设水火箭喷完水后的加速度大小为 , 求:
    1. (1) 水火箭加速时的加速度;
    2. (2) 恰好喷完水时水火箭的速度;
    3. (3) 水火箭上升离地面的最大高度;
    4. (4) 画出水火箭从地面静止出发,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水火箭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最后落回到地面的图像(用标记图像中所有点坐标信息).
  • 15.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斜面倾角为 ,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现将一质量为的物体(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面上的A处,在与水平面成角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经到达斜面底端B点时撤去拉力F , 物体过B点时速度大小不变.(g)求:

    1. (1) 物体到达B点时速度大小;
    2. (2) 物体沿斜面向上滑动的最大距离.
    3. (3) 请分析说明小物块能否返回斜面底端B点.若能,请计算从最高点返回斜面底端的时间;若不能,请说明原因.
  • 16. 如图所示,质量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放在足够长木板的右端,木板质量为 , 与水平地面和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木板与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给木板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F从零逐渐增大,重力加速度 , 则:

    1. (1) 滑块和木板都保持静止时拉力F最大值;
    2. (2) 当拉力F等于时,求木板的加速度和木块的加速度大小各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