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物理特色专题:内能、热量和温度

更新时间:2024-03-08 浏览次数:35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20九上·钦州月考) 把一铁块放在火炉上加热一段时间后,下列物理量中不变的是(   )

    A . 铁块的体积 B . 铁块的密度 C . 铁块的内能 D . 铁块的比热容
  • 2. (2020·常德)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 80℃的水一定比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 C .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 . 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
  • 3. (2023·泸州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热传递时高温物体把温度传给低温物体 B .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C . 物体的内能越大,所含有的热量就越多 D . 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 4. (2024九下·都昌开学考)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温度也可能不是 B . 物体的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 C .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D . 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大,内能会增加
  • 5. (2023九上·隆尧期末) 下列有关内能、温度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物体内能增大,可能从外界吸收热量

    ②热量可以从内能小的物体传给内能大的物体

    ③0℃的水凝固成0℃的冰,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内能不变

    ④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热量增多

    A . ①和② B . ①和③ C . ②和④ D . ③和④
  • 6. (2023九上·盘龙期末) 下列有关古诗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清寒小雪前”,雪的温度很低,它的内能为零 B . “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 C . “蜡炬成灰泪始干”,“烛泪”是非晶体的熔化形成的 D . “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
  • 7. (2024九上·哈密期末) 0℃的冰和0℃的水相比(    )
    A . 冰比水冷,相混合时,水传热给冰 B . 冰比水冷,相混合时,水吸热,冰放热 C . 两者的冷热程度相同,相混合时不发生热传递 D . 两者含有热量相同
  • 8. (2024九上·柳州期末) 重阳节前夕,学校倡议同学们用热水为奶奶洗一次脚。关于热水洗脚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热水泡脚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脚的内能 B . 泡在热水中的脚温度升高,内能不变 C . 洗脚过程中水的温度降低,比热容变小 D . 洗脚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 9. (2018九上·深圳期末) 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内能越大的物体温度越高 B . 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 . 燃料的热值越大,内燃机的效率就越高 D . 某种燃料的热值大小与是否充分燃烧无关
  • 10. (2024九上·武汉期末) 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先后用同一个电源完成实验。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 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甲实验还能用来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通电时间的关系 B . 本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C . 相同时间内甲图左边 U 形管液面高度差大于乙图左边 U 形管液面高度差 D . 将甲实验密封容器外的电阻由 5Ω换成 10Ω,未控制变量,不能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 11. (2020九上·江苏期末)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 . 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C . 物体温度升高,质量不变,内能一定增加 D . 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态氢含有的热量多
  • 12. (2023九上·南昌期中) 质量相同,温度相同的铝块甲和铁块乙(c>c)将它们分别加热, 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接触,此时(  )
    A . 温度从甲传向乙 B . 热量从乙传向甲 C . 热量从甲传向乙 D . 甲、乙间不发生热传递
  • 13. (2022九上·武汉月考) 一支向高空瞄准的步枪,扣动扳机后射出一颗子弹,子弹没有击中目标,最后下落陷在泥土中,以上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形式的能量转化呢?有四个同学分别给出了能量转化的顺序,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内能→化学能→机械能→内能 B . 化学能→内能→机械能→内能 C . 化学能→机械能→内能→机械能 D . 机械能→内能→化学能→机械能
  • 14. (2023九上·杨柳青期中) 如图所示,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活塞迅速冲出试管口,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 ( )

    A . 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在试管口液化成小水滴 B . 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在试管口变成白色的热空气 C . 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在试管口变成白色的烟雾 D . 内能减少,温度不变,在试管口液化成小水滴
  • 15. (2023九上·花都期中) 下列有关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B . 古人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内能增加 C . 热量不能从内能少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多的物体 D . 的冰川内能为零
  • 16. (2023九上·双流期中) 下列关于冰熔化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冰熔化前温度越高,分子运动也越快,它含有的热量就越多 B . 冰在熔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但内能会增加 C . 冰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它的分子间无间隙 D . 冰和水是同种物质,冰熔化成水后比热容不变
  • 17. (2023九上·上思月考)   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c>c)放出相等的热量后温度相同,则两者的初温 (  ) 
    A . 铜高 B . 铁高 C . 相同 D . 无法确定
  • 18. (2023九上·开州月考) 小吕同学从下面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表如图 7 中,分析归纳出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 J/(kg•℃)

    水4.2×103

    水银0.14×103

    玻璃0.84×103

    钢铁0.46×103

    冰2.1×103

    酒精2.44×103

    木材2.4×103

    铜0.39×103

    煤油2.1×103

    砂石0.92×103

    铝0.88×103

    铅0.13×103

    蓖麻油1.8×103

    干泥土0.84×103

    A . 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都一样 B .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都不一样 C . 固体的比热容都比液体的小 D . 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都升高相同的温度,煤油吸收的热量少
  • 19. (2023九上·北京市月考) 如图所示,是根据“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实验数据绘制的a、b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实验中两种物质的质量相同,选用的加热器相同,由图像可知( )

     

    A . 加热相同时间,a物质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小 B . 加热时间相同,a物质的末温度高,比热容大 C . 吸收热量相同,b物质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小 D . 吸收热量相同,b物质的末温度低,比热容大
  • 20. (2023九上·北京市月考) 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物体,乙的比热容大些,当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不计热量损失和状态变化,则( )
    A . 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B . 甲向乙传递热量 C . 乙向甲传递热量 D . 以上情况均可能
二、填空题
  • 21. (2022九上·武汉月考)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属于 现象;“冷水泡茶慢慢浓”说明分子运动快慢与 有关。一瓶酒精倒出一半后,它的比热容 ,热值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 22. (2023九上·东莞月考) 以下有关“热”的描述,在物理学中的含义各是什么?(选填“内能”、“温度”、“热量”)
    1. (1) 今天天气真“热”是指 
    2. (2) 摩擦生“热”是指 
    3. (3) 晶体熔化要吸“热”是指 
  • 23. (2023九上·越秀月考) “热”字有多种含义,有时表示热量,有时表示内能,有时表示温度,请说出下列几种现象中,“热”字所表示的含义。
    1. (1) 盛夏,我们感到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
    2. (2) 液化气燃烧时产生的热中的“热”是指
    3. (3) 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
  • 24. (2023九上·新城月考) 生活中“热”的含义非常丰富,物理学中,“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两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中的“热”是指:“烧红的碳放热”中的“热”是指.(均选填“内能”、“热量”或“温度”)
三、实验探究题
  • 25. (2024九上·吴忠期末) 小明了解到有种说法“在室内穿两件薄衣服比只穿一件厚衣服更保暖”。他采用题图的装置进行实验:在甲、乙两个相同的瓶子中装入等体积的热水,用两层灰色薄棉布包裹着甲瓶(内层紧贴,外层相对宽松),用一层灰色厚棉布紧贴包裹着乙瓶,用数显温度计测量瓶中热水的温度,测得有关数据如题表所示。

    室温:

    时间/

    0

    20

    40

    60

    80

    甲瓶水温/

    61.0

    56.6

    62.5

    50.9

    48.5

    乙瓶水温/

    61.0

    55.6

    52.3

    49.0

    45.7

    1. (1) 表中有一个温度值记录错误,该错误的温度值是。水温会先降到的是瓶。
    2. (2) 如果把瓶中的热水换成冰块,瓶中的冰块熔化较慢。分析实验结果,可猜想“在室内穿两件薄衣服比只穿一件厚衣服更保暖”的原因可能是两件薄衣服中间有
    3. (3) 请写出一个生活中与你的猜想相符合的例子:
  • 26. (2023九上·抚州期中) 图所示,小红同学为了比较燃料的热值,打算选用A、B、C三个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烧杯大小完全相同。

    表一

    表二

    燃料

    加热前的水温/℃

    燃料燃尽后水温/℃

    加热的时间/min

    0

    1

    2

    3

    4

    5

    6

    a

    25

    44

    a液体温度/℃

    25

    27

    29

    31

    35

    35

    37

    b

    25

    34

    b液体温度/℃

    25

    26

    27

    28

    29

    30

    31

    1. (1) 比较燃料的热值应选择 两个装置(选填装置序号AB、BC、AC);控制燃料 相同(选填“体积”、“质量”)。
    2. (2) 此实验中 控制加热时间相同(填“需要”“不需要”),通过比较 (选填“加热时间”、“液体升高的温度”)比较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分析表一数据可知,燃料 (选填“a”或“b”)热值较大。
    3. (3) 利用实验中数据测得的各燃料热值会 (填“偏小”、“偏大”或“不变”);原因是 。(请写出一条即可)
  • 27. (2023九上·齐齐哈尔期中) 如图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取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装置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温度/℃

    加热时间/s

    1. (1) 本实验中要按照一定顺序组装器材,应先安装 (选填“温度计”、“石棉网”或“烧杯”);
    2. (2)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液体 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液体 升温更高。(均选填“甲”或“乙”);
    3. (3) 若在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液体 冷却效果更好。
四、计算题
  • 28. (2023九上·孝南期中) 小红在实验室利用电加热器加热,完成了冰的熔化实验,并描绘出冰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实验时,冰的质量为0.5kg,相同时间内水和冰吸收的热量相同,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求:

    1. (1) 根据图线求CD段水吸收的热量。
    2. (2)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3. (3) 冰的比热容。
五、简答题
六、科普阅读题
  • 30. (2022九上·惠州月考) 神舟五号——我们的飞天梦

    2003年10月15日9时,随着火箭发动机的轰鸣,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送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飞天梦。小宇利用星期天到青岛会展中心观看了有关“神舟五号”的航天展,他搜集了一些问题,回到班中想要考考你:

    1. (1) 长征二号F火箭:它的发动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 能。由于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为节省燃料,火箭升空后应向 方向飞行(选填:“偏东”或“偏西”);
    2. (2) 飞船上的太阳能电池翼:是为飞船提供能源的装置。它的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
    3. (3) 飞船的运行过程:飞船沿椭圆轨道围绕地球运行了14圈,轨道上离地面最近点200km,最远点350km。从远地点到近地点运行的过程中,飞船的速度 ,势能
    4. (4) 返回大气层:这时飞船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变成一个火球,将 能转化为 能,这是通过 方式改变飞船的内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