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苍南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开学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4-03-13 浏览次数:6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是迄今为止全球发生的最为严重的核事故之一,事故中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严重的海水污染。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地理信息技术在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中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

    A . RS获取核污水的扩散方向 B . VR获取核污水影响的范围 C . BDS分析核污水的元素成分 D . GIS定位核污水泄漏的源头
  • 2. “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与日全食的原理相似。2023年3月24日(农历闰二月初三),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了这一难得的天文奇观。下图为部分天体及轨道示意图。

    1. (1) 本次“月掩金星”发生时,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 )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 (2) 本次“月掩金星”发生当天可观察到的月相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3. 2021年5月22日,青海省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下图为此次地震部分地区烈度分布图。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烈度越高,破坏越强。完成下面小题。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 . 地壳 B . 上地幔 C . 下地幔 D . 软流层
  • 4. 浙江沿海渔民常发现中华鲎(hòu)(图左)。鲎有“生物活化石”之称,早在距今4亿年左右就生活在地球上。图右为地质年代示意图。

    1. (1) 鲎最可能出现的地质年代是( )
      A . 前寒武纪 B . 侏罗纪 C . 奥陶纪 D . 二叠纪
    2. (2) 下列地球演化历史特点,发生在甲地质时期的是( )
      A . 蕨类植物繁盛 B . 出现裸子植物 C . 哺乳动物出现 D . 末期爬行动物灭绝
  • 5. 某中学生在山区研学旅行中发现一处阶梯状地貌并绘制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形成该阶梯状地貌的主要作用有( )

      ①地壳间歇性抬升        ②地壳持续性抬升        ③流水侵蚀作用        ④风力侵蚀作用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2. (2) 图中适合作为居住和耕作的地点及主要原因是( )
      A . 甲-地势较高,洪涝影响小 B . 甲-远离陡坡,地质灾害少 C . 乙-临近河流,取水较便利 D . 乙-地形平坦,土壤较肥沃
  • 6. 广西七百弄乡的乡村多散落在峰林洼地中,村旁常建有众多蓄水池(如下图所示)。推测当地修建众多蓄水池的主要原因是( )

    A . 森林茂密,火险等级高 B . 岩溶广布,地表水短缺 C . 年降水少,蓄水防旱灾 D . 污染严重,河湖水质差
  • 7. 如图为某校学生设计的研究水循环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实验没有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有( )
      A . 降水 B . 下渗 C . 地表径流 D . 水汽输送
    2. (2) 改变玻璃板的坡度,可以模拟地形对( )
      A . 侵蚀强度的影响 B . 地表径流的影响 C . 下渗速度的影响 D . 降水强度的影响
  • 8. 张掖位于河西走廊,当地土壤富含硒元素,适宜发展种植业。下游的居延海古代湖面宽广,20世纪60年代出现大幅萎缩。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略图。

    20世纪60年代居延海面积大幅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A . 全球气候变暖,湖面蒸发增加 B . 沙漠面积扩大,湖底下渗增加 C . 上游过度用水,入湖径流减少 D . 东南季风减弱,年降水量减少
  • 9.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资源开发是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依托。下图示意渤海和黄海局部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冬季乙地附近海域波浪能资源最丰富 B . 图示海底有锰结核 C . 图示海域海水结冰的温度低于0℃ D . 甲地海水深度可能85m
    2. (2) 乙地建设晒盐滩地的优势条件有( )
      A . 距河口近,河流带来盐分多 B . 多平坦沙质海滩,有利于晒盐 C . 春季干燥多大风,利于海水蒸发 D . 夏季伏旱时间长,降水日数较少
  • 10. 海水的冰点温度(指海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与盐度呈负相关。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一年中日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对结冰后的海水性质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 . 蒸发量变大 B . 流域面积扩大 C . 盐度上升 D . 密度下降
    2. (2) 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A . B . C . D .
  • 11. 2022年8月的极端天气使得鄱阳湖水位急速下降,在湖床上留下了“大地之树”景观(左图)。类似的景观在沿海的滩涂中较常见,我们称为“潮汐树”(右图),是海水在涨潮和落潮的过程中形成的,涨潮时水流速度比落潮时慢,潮汐树的主干朝向海洋一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潮汐对“潮汐树”景观形成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①涨潮时,泥沙在滩涂沉积        ②涨潮时,侵蚀滩涂形成冲沟

      ③落潮时,泥沙在滩涂沉积        ④落潮时,侵蚀滩涂形成冲沟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④
    2. (2) 2022年8月鄱阳湖湖床出现“大地之树”景观的诱因是( )
      A . 湖水水位的急速下降 B . 流水向湖底输送泥沙 C . 持续高温干旱的天气 D . 流水侵蚀作用的增强
  • 12.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洋流深刻地影响着附近的地理环境。读世界局部海域洋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N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
      A . 增温减湿 B . 降温增湿 C . 降温减湿 D . 增温增湿
    2. (2) 图中①②③④海域最易形成茫茫海雾的是( )
      A . B . C . D .
  • 13. 下图为1980-2015年我国部分省区海岸线长度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时期( )
      A . 广东增长最多 B . 福建持续增长 C . 辽宁增长最快 D . 浙江匀速增长
    2. (2) 图示时期各省区海岸线长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A . 围海造陆,使陆地面积扩大 B . 全球变暖,平均海平面下降 C . 海浪沉积,河口三角洲增长 D . 地壳抬升,全球海岸带变窄
  • 14. 下图为内蒙古自治区植被景观分布图,下列关于图中各地植被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甲-季相变化明显 B . 甲-阔叶终年常绿 C . 乙-叶片多呈革质 D . 丙-群落结构复杂
  • 15. 某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完成下面小题。

    考察日记中描述的森林应是( )

    A . 热带雨林 B . 山地针叶林 C . 常绿硬叶林 D . 热带季雨林
  • 16. 下图为土壤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各土层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 . ①-母质层 B . ②-有机层 C . ③-淀积层 D . ④-腐殖质层
    2. (2) 下列气候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最快的是( )
      A . 常年高温多雨 B . 夏季高温冬季温和 C . 常年低温少雨 D . 夏季凉爽冬季寒冷
  • 17. 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到某山村社会实践,并绘制了当地的梯田景观图。在与当地村民交谈中,小明了解到,近年来有许多村民已自发到城里安家落户,村里常住人口明显减少。完成下面小题。

    1. (1) 将坡耕地改造为梯田,有利于( )
      A . 增加降水,减轻农田污染 B . 减少蒸发,节约淡水资源 C . 减少下渗,保障灌溉用水 D . 降低流速,促进水土保持
    2. (2) 该村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经济        ②环境污染        ③政治        ④社会文化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8. 下图为上海某地区工作日与周末手机进出的数据统计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该地区人口流动叙述正确的是( )
      A . 14:00一16:00该地区人口数量较稳定 B . 工作日8:00前后人口流动数量最大 C . 人口流动数量周末大于工作日 D . 工作日18:00后人口流动数量持续减少
    2. (2) 该地区最可能是( )
      A . 中小学集中区 B . 大型购物中心 C . 游乐园 D . 中心商务区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
  • 19. 平流雾是带有水汽的暖湿气流进入较冷的陆面底部逐渐冷却形成的。上海机场在某些季节受到平流雾的影响,会造成航班的大面积晚点。

    上海遭遇平流雾较多的季节及平流雾发生时,气温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分别是( )

    A . 初春 B . 初秋 C . D .
  • 20. 辐射表是测量各种辐射的工具,测量不同的辐射可以选择不同的传感器和安装方式。下图为某校地理社团研究大气热力作用所采用的辐射表及安装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四个辐射表的功能各不相同,正确的是( )
      A . 甲-测量大气辐射 B . 乙-测量地面反射 C . 丙-测量太阳辐射 D . 丁-测量地面辐射
    2. (2) 某日午后,天气由晴转阴且近地面气温下降,各辐射表测得的辐射量变化情况是( )
      A . 甲-增加 B . 乙-减少 C . 丙-减少 D . 丁-增加
  • 21. 杭州主城区坐落在杭嘉湖平原,西临天目山区,东望东海。杭州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在夜晚较强,白天较弱,局地风向受到地形、海陆分布、城市建成区等的共同影响。夏季,杭州主城区东侧风向全天相对稳定,西侧风向昼夜基本相反。下图示意杭州主城区东西向地形剖面。

    杭州主城区西侧昼夜的风向的判断及分析原因正确的是( )

    A . 白天盛行偏东风,白天山坡增温快,形成明显的谷风 B . 白天盛行偏西风,白天城市热岛环流盛行,近地面风向由郊区吹向城市 C . 夜间盛行偏东风,夜晚山坡降温快,形成明显的山风 D . 夜间盛行偏西风,夜晚城市降温慢,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风向由郊区吹向城市
  • 22.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关于甲、乙、丙三地附近表层海水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温度:甲>丙 B . 盐度:甲>乙 C . 密度:甲>乙 D . 盐度:丙>乙
  • 23. 在测算区域人口合理容量时,可能–满意度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可能–满意度0.9为最满意临界点,0.6为可接受临界点。下图为2015年基于可能–满意度法绘制的某省人口合理容量图。完成下面小题。

    可能–满意度为0.9时,制约湖南省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有( )

    A . 能源供给 B . 人居环境 C . 粮食供给 D . 土地资源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 24.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甲、乙两图分别为两个地区的地貌景观图。

    材料二:安徽省某山(118°E,31°N附近)是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境内海拔多在50米到450米之间,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区。丙图为“该山景观图”。丁图为“该山喀斯特地貌成因过程图”(顺序已被打乱)。

    1. (1) 甲图表示的是在作用下形成的地貌。
    2. (2) 乙图是,多形成于我国地区。
    3. (3) 根据材料二判断,该山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丁图)的先后排序是,图中石林的形成受作用影响。
    4. (4) 说明该山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形成条件。
    5. (5) 简析丙图所示地貌对当地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 25.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水总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水总量的60.45%,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湖区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

    资料二:左图为博斯腾湖区域图,右图为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

    1. (1) 博斯腾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2. (2) 请用“→”表示出图中湖陆风环流的方向。

    3. (3) 近年来,博斯腾湖周边地区生产生活用水量不断增加,使得博斯腾湖水量,湖陆风的强度
    4. (4) 说出博斯腾湖区域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5. (5) 结合所学,列举形成原理和湖陆风相同的地理现象(两个)。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