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高考生物学二轮复习10:免疫调节及内环境稳态

更新时间:2024-02-28 浏览次数:30 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23·江苏) 人体免疫系统在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体内各种免疫细胞都分布在免疫器官和淋巴液中 B . 相同病原体侵入不同人体后激活的B细胞分泌的抗体都相同 C . 树突状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B细胞识别相同抗原的受体相同 D . 抗原呈递细胞既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也参与B细胞的活化
  • 2. (2024高三上·嘉兴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癌细胞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 ATP。CAR-T 细胞免疫疗法是一种癌症治疗新方法。利用生物技术将嵌合抗原受体(CAR)表达于 T 细胞表面,获得的 CAR-T 细胞回注患者体内,使患者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癌细胞的能力增强。

    1. (1) 下列关于癌细胞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癌细胞可能存在线粒体功能障碍 B . 癌细胞中的丙酮酸都在细胞溶胶中被利用 C . 消耗等量葡萄糖,癌细胞细胞呼吸产生的[H]比正常细胞少 D . 癌细胞中的丙酮酸可在乳酸脱氢酶催化下被[H]还原为乳酸
    2. (2) 下列关于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CAR-T细胞上的CAR 中有癌细胞抗原 B . CAR-T细胞能非特异性识别并杀伤各类癌细胞 C . CAR-T细胞需在体外进行增殖后再注射 D . CAR-T细胞免疫疗法中 CAR可直接杀死癌细胞
  • 3. (2023·新课标卷) 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重要参与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可识别细菌、病毒等入侵机体的病原体

    ②树突状细胞能够处理和呈递抗原,淋巴细胞不能呈递抗原

    ③辅助性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过程而不参与细胞免疫过程

    ④体液免疫可产生记忆B细胞,细胞免疫可产生记忆T细胞

    ⑤某些致病细菌感染人体既可引发体液免疫又可引发细胞免疫

    A . ①②④ B . ①④⑤ C . ②③⑤ D . ③④⑤
  • 4. (2023·海南)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0(IL-10),促进TAM转变成可抑制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调节性T细胞,并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调节性T细胞参与调节机体的特异性免疫 B . 树突状细胞可抑制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C . TAM使肿瘤细胞容易遭受免疫系统的攻击 D . IL-10是免疫活性物质,可通过TAM间接促进T细胞活化和增殖
  • 5. (2023·天津) CD4是辅助性T细胞(CD4+)上的一种膜蛋白,CD8是细胞毒性T细胞(CD8+)上的一种膜蛋白,下列过程不能发生的是( )
    A . CD4+参与体液免疫 B . CD4+参与细胞免疫 C . CD8+参与体液免疫 D . CD8+参与细胞免疫
  • 6. (2022·福建) 新冠病毒通过S蛋白与细胞膜上的ACE2蛋白结合后侵染人体细胞。病毒的S基因易发生突变,而ORF1a/b和N基因相对保守。奥秘克戎变异株S基因多个位点发生突变,传染性增强,加强免疫接种可以降低重症发生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用ORF1a/b和N基因同时作为核酸检测靶标,比仅用S基因作靶标检测的准确率更高 B . 灭活疫苗可诱导产生的抗体种类,比根据S蛋白设计的mRNA疫苗产生的抗体种类多 C . 变异株突变若发生在抗体特异性结合位点,可导致相应抗体药物对变异株效力的下降 D . 变异株S基因的突变减弱了S蛋白与ACE2蛋白的结合能力,有利于病毒感染细胞
  • 7. (2022·深圳模拟) 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存有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和破坏乙酰胆碱受体的特殊T细胞,导致骨骼肌收缩无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抗体和特殊T细胞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 B . 破坏乙酰胆碱受体可促进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 C . 可以采取给予免疫抑制剂的方法治疗重症肌无力 D . 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切除胸腺可以缓解相应的症状
  • 8. (2022·浙江选考) 免疫应答的特殊性与记忆包括三个事件:①对“非已”的分子标志进行特异识别;②淋巴细胞反复分裂产生数量巨大的淋巴细胞群;③淋巴细胞分化成特化的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针对胞外毒素,事件①中一个未活化的B细胞可能被任何一种胞外毒素致敏 B . 针对异体移植细胞,事件①中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都需接受抗原-MHC复合体的信息 C . 事件②中,辅助性T细胞在胸腺中大量增殖,分泌白细胞介素-2等多种蛋白因子 D . 事件③中,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协同杀灭和清除入侵病原体
  • 9. (2021·绍兴模拟) 皮肤中一些腺体能分泌抑制病菌的物质,皮肤破损可能使部分病菌进入体内,引起局部炎症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皮肤中腺体分泌抑菌物质属于免疫第二道防线 B . 炎症反应是机体针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 C . 炎症反应过程中,部分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增强 D . 炎症反应过程中,受损部位释放多肽物质,促使毛细血管收缩
  • 10. (2021·辽宁) 下列有关病毒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灭活的病毒可用于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B . 用特定的病毒免疫小鼠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C . 基因工程中常用噬菌体转化植物细胞 D . 经灭活或减毒处理的病毒可用于免疫预防
二、多项选择题
  • 11. (2023高三上·长春模拟)  NCYRC研究发现了患有过敏性哮喘的人体内B细胞活化的机制(如图)。呼吸道上皮细胞接触过敏原后,分泌细胞因子IL-33,活化肺部的ILC2细胞,活化的ILC2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4,参与B细胞的激活。肺中部分神经元释放的多巴胺可作用于ILC2细胞,哮喘小鼠肺组织中多巴胺含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多巴胺可促进ILC2细胞释放IL-4 B . B细胞活化信号有过敏原、IL-4及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 C . 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过敏原与肥大细胞表面吸附的抗体结合,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D . 对哮喘小鼠静脉注射多巴胺,待其进入肺部发挥作用后,与未注射多巴胺的哮喘小鼠相比,前者分泌过敏原特异性抗体的量增加、分泌组胺的量会减少
  • 12. (2023高三下·辽宁模拟)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某小组利用患狂犬病的兔的脊髓提取物进行下列实验:将新鲜的提取物注射到正常兔甲体内,甲患病;用干燥了14天的提取物注射到正常兔乙体内,乙不患病:一段时间后,再向乙注射新鲜的提取物,乙不患病。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兔感染狂犬病毒后,脊髓细胞的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均含有狂犬病毒 B . 干燥了14天的提取物中的病毒失去了作为抗原的特性,不再致病 C . 甲接受注射后,体内能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D . 乙接受第二次注射后,体内记忆细胞产生抗体的速度比第一次注射后快
  • 13. (2023·浙江模拟) 生活中有时会看到这样的一个现象:有的人吃了鱼、虾、蟹等食物后,会发生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花粉或尘土后,会发生鼻炎或哮喘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的表现。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如图所示。过敏原可激发体液免疫产生IgE抗体,当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肥大细胞可产生组胺,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引起过敏症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过敏反应过程中IgE抗体可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没有淋巴细胞参与 B . 过敏原再次入侵时与肥大细胞表面IgE抗体结合引发过敏症状 C . 组织胺使组织液渗透压降低,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D . 过敏反应是人体免疫系统监视和自稳功能的正常反应
  • 14. (2023·辽宁模拟) 麻疹疫苗打过一次之后会获得终身免疫,而大多数疫苗需要多次接种或隔几年接种一次。研究发现,在B细胞活化后增殖的区域有很多滤泡树突状细胞,这些滤泡树突状细胞不具备抗原呈递能力,但可将抗原浓缩、滞留在细胞表面并维持数周到数年。有人认为,这些滤泡树突状细胞表面持续存在的抗原可能为经过这些区域的记忆B细胞提供了存活的信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B细胞活化与病原体和辅助性T细胞均有关 B . 树突状细胞均具有吞噬、加工抗原以及呈递抗原的功能 C . 麻疹疫苗能使机体获得终身免疫可能与滤泡树突状细胞有关 D . 二次免疫产生抗体快,其产生抗体的量与初次免疫大致相同
  • 15. (2022·唐山模拟)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狂犬病毒可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类似突触结构)入侵神经元,破坏神经系统功能。科学家在研究狂犬疫苗时做了以下实验: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现象

    1

    用新鲜的已感染狂犬病毒的兔脊髓提取物注射正常兔甲

    兔发病

    2

    用干燥了几天的已感染狂犬病毒的兔脊髓提取物注射正常兔乙

    发病程度减轻

    3

    用干燥了14天的已感染狂犬病毒的兔脊髓提取物注射正常兔丙

    兔不发病

    4

    正常兔丙完成相应操作后再注射新鲜的已感染狂犬病毒的兔脊髓提取物

    兔不发病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乙、丙兔种类、性别、健康状态及发育状态要保持基本一致 B . 狂犬病毒侵入甲兔后,能刺激机体产生效应T细胞并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杀死病毒 C . 干燥处理14天能使狂犬病毒侵染能力减弱或丧失,但仍能刺激丙兔体内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D . 第4组实验中,丙兔体内的B细胞和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并产生大量抗体
三、非选择题
  • 16. (2024·黑龙江模拟)  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炎是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的两种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TSH受体抗体、TG蛋白抗体是诊断这两种病的主要指标,这类抗体的产生是因为细胞都特异性识别了自身抗原,这两种疾病是由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所致。
    2. (2) 据图可知,同一抗体不仅能结合抗原,还能结合细胞。
    3. (3) NK细胞的功能与淋巴细胞的相似,但两者也有差异,NK细胞的功能特点是(答出一项即可)。
    4. (4) 甲~丁4位成年人血清检验的部分结果见下表。
       

      游离甲状腺激素(pmol·L-1

      TSH(mU·L⁻¹)

      TSH受体抗体(IU·L⁻¹)

      TG蛋白抗体(IU·L-1

      5.60

      122.43

      2.15

      1954.00

      36.60

      23.85

      0.23

      83.00

      15.70

      8.17

      0.02

      97.00

      60.40

      0.02

      368.56

      161.00

      正常范围

      10.30~25.70

      2.00~10.00

      <1.75

      <115.00

      ①这4位成年人中可能患有Graves病。

      ②甲的激素水平异常的原因是

      ③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依赖于轴。

    5. (5) 下表中能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药物是____(填字母)。

      药物

      作用

      A

      补充碘

      B

      替代甲状腺激素

      C

      减少甲状腺细胞数量

      D

      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A . A B . B C . C D . D
  • 17. (2023·嘉兴模拟) 免疫记忆是指机体再次遇到初次抗原入侵时,免疫系统出现的二次增强性应 答的现象,是疫苗预防疾病的基础。注射卡介苗可预防结核杆菌引发的结核病。回答下 列问题:
    1. (1) 吞噬细胞在抗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非特异性反应过程中,吞噬细胞的作用是。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吞噬细胞的作用是 和分泌免 疫活性物质,从而激活免疫细胞。
    2. (2) 通过调查发现注射卡介苗的儿童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几率也下降,出现了非特异性 免疫增强的现象。为了探明机制,研究人员对普通小鼠甲注射卡介苗并适应性饲养 一段时间,然后取无胸腺的裸鼠分为乙、丙、丁三组,进行如下处理:从小鼠甲的 脾脏中获得 (填“吞噬细胞”或“淋巴细胞”),注入乙组小鼠;取小鼠甲的 血浆,注入丙组小鼠;丁组小鼠正常饲养。饲养一段时间后,用 (填“结核 杆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乙、丙、丁三组小鼠,观察发病情况。

      ①若组小鼠病情较轻,而  组小鼠病情较重,则说明卡介苗可促进“吞噬细胞的 非特异性免疫作用”。

      ②若 组小鼠病情较轻,而 组小鼠病情较重,则说明卡介苗可促进“机体产生 非特异性免疫物质”。

  • 18. (2023·湖北模拟) 新冠病毒的流行给人类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接种疫苗和病毒筛查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措施。
    1. (1)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侵入人体后,首先突破,即保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进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对其进行攻击,该过程主要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
    2. (2) 目前新冠疫苗有灭活疫苗、基因疫苗、蛋白疫苗等。可以利用以下流程图制备新冠病毒S蛋白疫苗。

      图中质粒A上m是启动子(其下的箭头表示转录的方向),n是终止子,箭头处是限制酶的切点(NcoⅠ:;NheⅠ:),根据S蛋白的RNA制备的目的基因S无法与载体A连接,需要在S基因两侧加接末端,若b链处加接末端 , 则在a链处加接末端5′—。由图推测,目的基因S转录的模板链是,(填“a链”或“b链”)。

    3. (3) 2022年3月份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获准在内地上市,该检测试剂盒适合大规模感染疑似病例的快速排查,且操作简单、快速。抗原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法,下图所示为抗原检测部件:结合垫中含有大量且可移动的抗体1,T线固定了抗体2,C线固定了抗体1的抗体,抗体1和抗体2可与新冠病毒表面同一抗原S蛋白的不同位点发生特异性结合,当抗体1聚集在T线和C线时则呈现红色。

      新冠病毒抗原检测的免疫学原理是。若T线和C线的显色情况是,说明样液中含新冠病毒,即检测结果为阳性。检测试纸上的病毒抗体是利用新冠病毒的S蛋白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制备该抗体的过程中,先将新冠病毒的S蛋白注入小鼠体内进行免疫,从小鼠(免疫器官)中分离出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诱导融合,获得的细胞经过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单克隆抗体还被广泛用作多种疾病的诊断试剂,是因为单克隆抗体

  • 19. (2023·辽宁模拟) 某科研小组为研究大黄素对同种异体小鼠皮肤移植过程中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用同种异体小鼠背部皮肤移植法进行实验,实验分为假手术组、移植模型组、大黄素组,环孢素A组(环孢素A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和大黄素+环孢素A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假手术组小鼠移植的皮肤一直存活,未统计存活时间。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过程中,对小鼠进行假手术的操作是。直接作用于外来皮肤引起免疫排斥反应的免疫细胞是。免疫排斥反应主要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
    2. (2)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大黄素会(填“增强”或“减弱”)皮肤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大黄素和环孢素A的作用效果相互(填“协同”或“拮抗”)。
    3. (3) Th1和Th2是T细胞的亚群,Th1的激活会增强免疫排斥反应,Th2的激活会增强免疫耐受反应。已知大黄素通过影响T细胞的分化影响皮肤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则在大黄素的作用下机体内Th1/Th2的值会(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
  • 20. (2023·江门模拟) CAR-T疗法又称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精准靶向疗法。研究人员通常需要从患者体内分离采集得到T细胞,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使其表达特定的CAR(肿瘤嵌合抗原受体),即成CAR-T细胞。该细胞能专门识别体内肿瘤细胞,并通过免疫作用释放大量的多种效应因子,从而高效地杀灭肿瘤细胞而不会攻击自身正常细胞,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图1为CAR-T细胞免疫治疗流程,图2为CAR-T细胞及CAR的结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CAR-T疗法中,CAR的作用是
    2. (2) 实现CAR在T细胞的表达,是制备CAR-T细胞的关键。制备CAR-T细胞时,研究者需要构建一种基因表达载体,该载体的作用是,并使CAR基因在T细胞稳定存在和发挥作用。该载体包括了启动子、终止子和荧光素酶基因等,其中荧光素酶基因的作用是。该载体进入T细胞后,启动子被识别和结合,驱动转录过程,最终表达得到CAR。
    3. (3) 为使CAR-T细胞大量扩增至治疗所需剂量,需要对其进行体外培养。培养时,除满足营养等条件外,培养箱培养参数应设置为:温度约37℃、95%空气和5%的
    4. (4) 从图1可知,该疗法要用患者自身的T细胞才能构建出富有疗效的CAR-T细胞(否则,回输后会产生多种免疫病),这使得该疗法的个性化很强且价格昂贵。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开发通用型的CAR-T细胞。与制备常规CAR-T细胞技术不同的是,制备通用型CAR-T细胞需要对CAR-T细胞进行基因编辑以避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