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沪粤版物理寒...

更新时间:2024-03-07 浏览次数:1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说法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 通常中学生心脏跳动间隔约0.8s B . 夏季蚌埠最高气温约80℃ C . 普通中学生的体重约50g D . 普通小汽车车顶到地面的高度约170m
  • 2. 学校艺术节的合唱比赛中,同学们在乐队的伴奏下放声高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同学们的歌声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B . 现场观众听到的歌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 “放声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 . 观众能辨别不同的乐器声,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 3.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一定等于对应的入射角 B . 当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为90° C . 一束光从空气射到水中,传播速度不发生改变 D . 电视机的遥控器主要是利用紫外线进行遥控的
  • 4. 凸透镜焦距是10cm,发光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中心15cm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像。现把发光物体移动7cm,则成像情况(  )
    A . 一定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 . 可能倒立缩小实像,也可能是虚像 C . 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 . 可能倒立放大实像,也可能是虚像
  • 5.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 春天,积雪熔化 B . 夏天,清晨结露 C . 秋天,大雾形成 D . 冬天,水面结冰
  • 6. 冬天开车时,如果不开空调,车窗上会起雾;开空调后,一会儿雾就散了。关于车窗上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是水蒸气在车窗内侧液化形成的 B . 是水蒸气在车窗外侧液化形成的 C . 是水蒸气在车窗内侧汽化形成的 D . 是水蒸气在车窗外侧汽化形成的
  • 7. 同种材料做成的甲、乙两球,甲球质量为 , 体积为;乙球质量为 , 体积为。若这两个球中有一个是实心的,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球是实心的,材料密度为 B . 乙球是实心的,材料密度为 C . 甲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为 D . 乙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为
  • 8. 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甲球质量为60g,体积为12cm3 , 乙球质量为120g、体积为16cm3。这两个金属球,一个是实心的、一个是空心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B . 甲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C . 乙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D . 乙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二、填空题
  • 9. 小军同学身高1.7m,他站在墙壁上挂着的平面镜前2m处,则他与平面镜中像的距离为m,当他向镜子靠近时,镜中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0. 如图所示,自行车尾灯工作原理是根据光的反射,把车子、霓虹、路灯等光源发出光反射到司机,使后面的司机能看到前面骑自行车的人,从而避免交通事故。图是自行车尾灯的原理图,当汽车的灯光射向它时,发生的反射属于反射。

  • 11. (2023八上·嘉陵月考) “入班即静”要求同学们在教室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说话声是由人的声带而发出声音,“轻声”是指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小。
  • 12. (2024八上·汉中期末) 寒冬,坐满乘客的出租车门窗紧闭,水蒸气会(填物态变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的(选填“内”或“外”)侧,司机打开空调对着车窗吹暖风,小水珠汽化,车窗又变清晰了;出租车使用的液化天然气是通过方式使天然气液化的。
  • 13. (2024八上·武胜期末) 夏天,青青的小屋里开了冷气,突然,青青发现玻璃窗上有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出现在玻璃窗的(选填“外侧”或“内侧”)。周末,青青到公园游玩,在湖边看到了“鱼戏莲叶间”的景象,青青看到的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所形成的(选填“实”或“虚”)像。
  • 14. 2023年12月11日,保定迎来一次大降雪天气。为保证市民出行安全,环卫工人会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撒盐后冰雪熔点会(选填“提高”或“降低”),利于熔化和清除。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正在熔化的盐与冰水的混合物,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浸入其中,试管中的冰将(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试管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15. 体积为的均匀木块和石块,密度分别为 , 若分别截取木块和石块体积之比为3︰1的两块,则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 16. 一枚实心纪念币的质量为16g,体积为2cm3 , 纪念币的密度是kg/m3.可见,这枚纪念币(选填“是”或“不是”)纯金制成。若宇航员将这枚纪念币带到太空,其质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ρ=19.3×103kg/m3
  • 17. 气凝胶是一种在航天领域广泛使用的新材料,如图所示是某种气凝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则其密度为;假设建造一座宇宙空间站需使用气凝胶 , 则这些气凝胶的质量是kg。由此可见,气凝胶应用在航天领域的原因是

  • 18. 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有5.72cm、5.73cm、5.93cm、5.732cm和5.74cm,其中有错误的数据是cm,无意义的数据是cm,可以采用的方法减小误差。
  • 19. 小明用皮尺测一张桌子的长度,他共测了5次,5次测量记录分别为75.1cm、77.1cm、75.1cm、75.2cm、75.3cm,那么桌子的长度为。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式(选填“能”或“不能”)消除误差。若测量时皮尺没有拉直,那么会使测量结果(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 20. 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用线悬挂的乒乓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实验过音叉程中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传播的。实验中用更大的力击打音叉,听到的声音响度更大,观察到乒乓球弹开的距离更远,这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有关。

三、实验题
  • 21. 下列是物理中声现象的相关实验,请补充完整。

    1. (1) 如图甲,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实验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在
    2. (2) 如图乙,打开音响播放乐曲,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音响前。会看到烛焰在晃动,此现象说明
    3. (3) 如图丙,小明先将衣架悬挂在细绳的中央,当同伴用铅笔轻轻敲击衣架时,他听到了轻微的声音;他将细绳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再用食指堵住双耳,当同伴再次用相同的力度敲击衣架时,小明听到较大的声音,据此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4. (4) 如图丁,不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不同的力度拨动钢尺,观察钢尺的振动情况,同时听钢尺发出的声音,是为了探究
  • 22.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

    1. (1) 为了便于观察,本实验最好在(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 (2) 将一张方格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茶色玻璃板放置在方格纸上,并准备了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等器材,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
    3. (3) 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B的位置,在玻璃板(选填“前”或“后”)观察白卡片,若卡片上观察不到A的像,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
    4. (4) 保持棋子A位置不变,若玻璃板沿远离棋子A的方向向后平移1格,则棋子A的像A′移动格,像A′的大小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玻璃板沿底边MN向右平移1格,则像A′的位置会(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变”)。
  • 23. 小文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 (1) 小文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凸透镜的位置,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作用,由图甲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
    2. (2) 然后小文将蜡烛、凸透镜与光屏依次摆放到光具座上,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
    3. (3) 调整好器材,如图乙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是倒立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实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置于光具座15.0cm刻度处,光屏应(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 (4) 若在图乙中,保持蜡烛位置不动,换焦距更长的凸透镜,需将光屏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又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 24. 如图所示,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时,通过酒精灯对水加热,使水沸腾,同时记录了相关数据。

    1. (1) 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图;水沸腾时要吸热,温度(选填“升高”、“保持不变”或“降低”);
    2. (2) 根据记录在图丙中的数据画出水的沸腾图像。给半杯水加热,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丙中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给一整杯水加热,则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选填“a”,“b”,“c”或“d”)。
    3. (3) 通过这个实验,焦耳小组的李颖同学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沸腾后总是(选填“保持大火”、“调为小火”)的道理。
  • 25. (2023八上·衡南期末) 小丽想知道牛奶的密度,于是对牛奶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 (1)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如图甲所示,应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 (2)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49.4g;将适量的牛奶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再将量筒中的牛奶全部倒入空烧杯中,出烧杯和牛奶的总量如图丙所示,则牛奶的密度为
    3. (3) 实验中,因为牛奶从量筒中倒入烧杯时,有部分牛奶残留在量筒内壁里,导致测得的牛奶的密度;(均选填“偏大”成“偏小”)
    4. (4) 小丽认真思考后,改进实验方案以减小误差,请你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①将适量的牛奶倒入烧杯中,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

      ②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牛奶的体积为V

      ④则所测牛奶的密度表达式:

四、计算题
  • 26. 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同学们利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以及液体的体积V,根据测得的几组数据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象。若用这个空烧杯装酒精到最大刻度,总质量为200g。若 , 求:

    1. (1) 液体的密度和烧杯的质量;
    2. (2) 烧杯中酒精的质量和体积。
  • 27. 科技节作品展示会上,小美制作了一支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很均匀,标度(最小标度)却不很准确。用此温度计去测量冰水混合物,示数;放在1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该温度计显示是 , 据此推算:
    1. (1) 此温度计的实际分度值是多少?
    2. (2) 用此温度计测得的温度是 , 则实际的温度是多少?
    3. (3) 将该温度计放在实际温度为的水中,该温度计显示的示数为多少?
  • 28. (2024八上·利川期末)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在距离地面17km远的云朵处产生的雷声,径直传向地面。求:
    1. (1) 为什么地上的人看到闪电的瞬间,并没有听到雷声?
    2. (2) 地上的人听到雷声需要多长时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