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九年级下册 /第4章 可持续发展 /第 4 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下册 第四章 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

更新时间:2024-02-03 浏览次数:2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关灯,以行动支持地球”是今年活动的主题,作为青少年,我们最需要做好的是(   )
    A . 从点滴小事做起,节约资源 B . 积极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C . 从国家战略出发,放眼世界 D . 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 2.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所体现的地理原理,最妥帖的是( )
    A .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B . 资源、环境的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C . 要切实保护好有限的耕地资源,以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 D . 土地作为可再生资源,只要利用合理,保护得当,可以循环使用
  • 3. 下列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利的是(   )
    A .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退耕还林 B . 围湖造田、过度放牧、为城市发展而大量占用耕地 C . 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治理三废 D .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4.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   )
    A . 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 B . 控制“三废”的排放 C . 自然资源的保护 D .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5. 化学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 )
    A . 禁止使用四乙基铅做汽油抗爆剂,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B . 过度开采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C . 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D .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 6. 对比下列两图,我国2017年发电量和2030年预测发电量,预测( )

    A . 火力发电量将减少 B . 水力发电量将增加 C . 我国将以核能发电为主 D . 风力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将减小
  • 7. “节能减排”是我国的重要国策,过多的CO2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目前以下建议中可行的是( )
    A . 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B . 电解水生产清洁燃料氢气 C . 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D . 开发燃煤新技术使其充分燃烧
  • 8. 关于能源和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煤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 . 汽车可以从排放的尾气中吸收能量,不消耗新的能源,返回原地 C . 达·芬奇设想的永动机是可以制成的 D . 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能量的传递转化是没有方向性的
  • 9. 我国之所以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因为(   )

    ①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

    ②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③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④我国坚持保护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
  • 10. 下列能源中,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是(   )
    A . 太阳能 B . 石油 C . 水能 D . 风能
  • 11. 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自然保护要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并举 B . 禁止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C .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一种有效方法 D . 保护野生生物的根本措施是要保护好该种生物的生活环境
  • 12. 下列行为中,能较好地体现循环经济的是(  )

    ①东北大豆和小麦间作 ②消费者选用一次性用品 ③我国农耕区谷物种植和家畜饲养的混合模式 ④城市垃圾集中填埋 ⑤北京留民营村的生产模式 ⑥生产企业减少对商品的过度包装 ⑦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⑧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

    A . ①③④⑤⑧ B . ②④⑤⑥⑦ C . ①③④⑤⑦ D . ③⑤⑥⑦⑧
  • 13. 2015年2月28日,前央视知名调查记者柴静推出了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改善空气质量,创造更加适宜的人居环境成为当务之急.以下措施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 . 加快煤改电、煤改气,多使用清洁能源 B . 改进消烟和除尘装置,提高热机的性能 C . 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加强秸秆综合利用 D . 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 14. 学习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内容后,同学们就利用和开发能源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如下几条建议和设想,其中永远做不到的是(  )

    A . 尽快研究开发利用太阳能 B . 研究如何使煤充分燃烧以减少热量损失的措施 C . 研究一种既可以不消耗能源,又能不断对外做功的机器 D . 用超导体送电,减少输电过程中能量损失,提高输电效率
  • 15. 2014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十面霾伏”的环境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下列关于雾和霾的认识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雾霾天气会加重呼吸道疾病 B . 雾霾天气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C . 戴口罩出行是治理雾霾天气的一项重要举措 D . 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是引起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
  • 16. 关于能源的利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类大量使用太阳能会导致温室效应 B . 因为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存在能源危机 C . 大量使用石油产品会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应该停止开采石油 D . 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核能是人类获取能源的一个新途径
二、填空题
  • 17.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带来许多环境问题.
    1. (1) 请说出人类面临的一些常见的环境问题?
    2. (2) 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公民,你认为如何去保护自然环境?(不少于30字)
  • 18. 科学与可持续发展:
    1. (1) 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需要现代技术作为支撑。
    2. (2) 原因:科学可以为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科学可以为解决危机提供理论基础。科学可以帮助人们探究的成因,从而提高自然灾害预报的准确性,为防灾减灾服务。科学可以为环境污染提供理论基础。科学可以为完善、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促进和谐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 19. 如图所示是由大量反射镜组成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各个反射镜均由计算机控制,使反射的太阳光聚集在塔顶的集热器(锅炉)上。集热器中的水变成水蒸气后推动汽轮机,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1. (1) 太阳能属于(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2. (2) 这个装置中反射镜的作用是改变
    3. (3) 水蒸气推动汽轮机的过程中,将能转化为能。
  • 20. 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发展的,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1. (1) 可持续发展包括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 (2) 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用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3. (3) 如图“断指”图,有人这样认为“虽然断其三指,但是两棵新苗茁壮成长!”你同意这种发展方式吗?为什么?

  • 21. 能源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
    1. (1) 在大量耗用各种能源时,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有;会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有。(填序号)

      ①柴薪 ②煤炭 ③石油 ④天然气 ⑤水能 ⑥风能 ⑦太阳能 ⑧地热能

    2. (2) 某市城区正在进行天然气工程建设,有人表示赞同,有人表示反对,小刚同学收集了如下两组有关数据:


      热值q/J•m﹣3

      当地价格/元•m﹣3

      每户月平均用气量/m3

      更换灶具费用/元

      煤  气

      约4×107

      9

      6

      0

      天然气

      约8×107

      15

      3

      70

      请你决策:(填字母)。

      A. 继续使用煤气   B. 更换使用天然气

      简单说明你作出这种决策的理由:

  • 22.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以全新的冰雪理念、欢乐祥和的氛围极具代表性的冰雕,彰显冰城哈尔滨独有的内涵与个性.冰雪大世界是我们的骄傲,让我们走近更让我们骄傲的建设冰雪大世界的人.

    1. (1) 在松花江上,他们用铁据将冰切割成块,再用带钢钩的尼龙绳子把冰块拉上岸,铁据和钢钩属于 材料,尼龙绳属于 材料;

    2. (2) 拉上岸的冰块用铲车将冰块运走,铲车工作时程中的能量转化是

    3. (3) 现在冰雪大世界的彩灯还是靠电源供电发光的,专家们将研究用太阳能代替电能的好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 ;

    4. (4) 劳动了一天的工人师傅,饭量都很大,多数都能吃四个大馒头,馒头中的食物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作用,与 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葡萄糖在人体组织里经缓慢氧化供能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3.

     小明全家到美丽的牡丹江江边野炊,请你和他们一起解决下列问题:

    (1)小明穿了一件防晒服,标签注明“成分:100%锦纶”,锦纶属于合成材料中的

    (2)妈妈带了红烧肉、拌黄瓜、面包、牛奶、矿泉水,面包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3)引火时小明把木柴紧密堆放,引燃后发现燃烧不旺,妈妈将木柴架空后火势变旺,原因是

    (4)野炊结束后,爸爸用树枝将火抽灭,你还能想到的另一种灭火方法是

    (5)木柴、化石燃料是人类长期使用的燃料,但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他能源,如 (填一种即可)等.

三、实验探究题
  • 24.   4000年前,曾有过一个经济繁荣、显赫一时的文明古国---巴比伦王国,该国森林繁多,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但由于人口剧增,森林被砍,耕地扩大,结果造成水土流失,河道阻塞,连年洪水成灾,终于使土壤沙漠化、盐碱化,致使该国变成一片废墟.

    根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国的生态平衡被破坏,是由于失去了森林的哪些主要作用?
    2. (2) 造成生态平衡被破坏的直接原因是( )
      A . 自然因素 B .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限 C . 人口剧增 D . 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3. (3) 这个历史事实给我们什么启发?
    4. (4) 要使一个国家的生态环境比较优越,农牧业生产比较稳定,其森林覆盖率至少要达到%以上.
  • 25. 红萍是太空舱中提供O2和吸收CO2的一种水生植物。当初我国科研人员为了研究与人共存情况下红萍的供氧能力,建立了受控密闭试验舱并放置18.9米2的红萍立体培养装置,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多次的地面模拟试验。密闭舱全天保持稳定充足的光照强度,其他条件适宜。2名志愿者进入密闭舱中生活,每隔l小时测定一次舱内O2和CO2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 (1) 红萍利用吸收CO2产生O2
    2. (2) 实验组的密闭舱内生活着2名志愿者和18.9米2的红萍,则对照组的密闭舱内应该怎样设置
    3. (3)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密闭舱内18.9米2红萍产生的O2能否满足2名志愿者的呼吸消耗,并说明理由
    4. (4) 在载人航天应用中,太空舱可以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的密闭生态系统。若要进行长期的载人飞行,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考虑,太空舱应实现循环利用。
四、解答题
  • 26. (2019九下·杭州模拟) 垃圾发电是把各种垃圾收集后,进行分类处理其中:一是对燃烧值较高的进行高温焚烧,在高温焚烧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气,推动涡轮机转动,使发电机产生电能。二是对不能燃烧的有机物在缺乏空气的条件下进行腐烂发酵、产生一种气体沼。据测算,1米3的沼气池一天产生沼气量0.2米3。1米3沼气可以供6口之家三餐的烹饪,可以使3吨的卡车运行3千米,点亮60W电灯工作6小时。

    1. (1) 垃圾进行无氧分解会产生沼气和一氧化碳,设垃圾中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H2O)n,请写出这一化学方程式
    2. (2) 已知沼气由甲烷细菌在分解腐烂物时释放出来的,则甲烷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1立方米沼气可以产生焦耳能量。
    3. (3) 据计算,每燃烧1吨垃圾,产生7.2×108焦的电能,这些电能相当于千克烟煤燃烧放出的热量(烟煤的热值约3× 107焦/千克,燃烧转化率为60%)
    4. (4) 我国积极发展绿色能源能,以减少污染性气体的排放对于①水力发电;②风力发电;③天然气发电;④太阳能发电;⑤垃圾焚烧发电等5种方式,你认为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是(填序号)
  •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氢气作为未来理想能源的优点:来源广泛,可以由水制得;燃烧的热值高,大约是汽油热值的二倍;最突出的优点是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燃烧生成的水还可继续制氢,反复循环使用。氢能源的开发主要有两种:一是电解水的方法,但消耗电量太多,成本高,不经济,不能大规模地制取氢气。第二种方法,也是最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寻找合适的光分解催化剂,使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分解产生氢气。

    材料二:太阳能具有总量巨大、安全经济、清洁无污染等优点。人类利用太阳能有三大技术领域,即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和光化转换。光电转换就是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光化转换包括:光合作用、光电化学作用、光敏化学作用及光分解反应,目前该技术领域尚处在实验研究阶段。

    材料三:太阳能可以就地开发利用,不存在运输问题,尤其对交通不发达的农村、海岛和边远地区更具有利用的价值。如图是某海岛上一村民建在房顶上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它属于家用并网型太阳能发电系统,发电功率为2千瓦,该电站发的电,满足自家使用后,多余的并入电网。

    1. (1) ①水分解产生氢气的过程属于变化。

      ②自然界最普遍的光化转换发生在植物体上,植物体实现光化转换的主要器官是

      ③该并网型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光照6小时能发电千瓦时。

    2. (2) 对于氢能源和太阳能的开发,你认为以下课题中具有研究价值的是。(填字母编号)

      ①寻找直接从空气中分离氢气的方法,节约制氢成本

      ②寻找合适的催化剂,使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分解产生氢气

      ③寻找制作太阳能电池的新型材料,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3. (3) 面对“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从自身出发,谈谈在日常生活中我该怎么做。请写出一项具体做法
  • 28. 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急剧增长(如图).

    1. (1) 看图后,说说你最担心的问题.
    2. (2) 要解决你最担心的问题,一方面谈谈在日常生活中你应该怎么做(至少说两点),另一方面谈谈你有什么设想(说出一点即可).
  • 29.

    目前我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相对滞后,与生态示范区建设不相适应。为此,某校 科学兴趣小组成员对市区生活垃圾的成分作了调查,结果如图甲所示;取 垃圾填埋场不同深度的垃圾样品,测定铬(Cr)、铅(Pb)、砷(As)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得到数据如图乙所示。请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图甲可目前我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相对滞后,与生态示范区建设不相适应。为此,某校 科学兴趣小组成员对市区生活垃圾的成分作了调查,结果如图甲所示;取 垃圾填埋场不同深度的垃圾样品,测定铬(Cr)、铅(Pb)、砷(As)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得到数据如图乙所示。请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下列问题:以看出我市生活垃圾的成分以 为主。

    2. (2) 对垃圾填埋场中有害元素含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 有害元素含量随着垃圾堆放深度增加而增大 B . 各种有害元素在0~30厘米层含量低于30~60厘米层含量 C . 这些垃圾因含有有害元素而毫无利用价值
    3. (3) 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对我市城市垃圾处理提出合理的建议或设想(写出两点) :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