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

更新时间:2024-02-28 浏览次数: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 1. 中国饮食文化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形、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八大菜系各有特色,2022年北京冬奥会让中国美食再次火了起来。下图示意八大菜系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中国的八大菜系源地所在省区纬度最高的是( )
      A . 闽菜 B . 徽菜 C . 鲁菜 D . 浙菜
    2. (2) 鲁菜、粤菜、川菜等均出现在冬奥会上。各菜系对应的省区及省会城市正确的是( )
      A . “鲁菜”——山东省——青岛市 B . “粤菜”——广东省——郑州市 C . “川菜”——江苏省——武汉市 D . “湘菜”——湖南省——长沙市
  • 2.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下表为我国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对比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0—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

    总人口

    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

    16.6%

    70.14%

    13.26%

    13.40亿

    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

    17.95%

    63.35%

    18.70%

    14.12亿

    1. (1) 对比我国两次人口普查数据可知我国人口( )
      A . 60岁及以上总数减少 B . 总数基本保持不变 C . 15~59岁比重变化最小 D . 0~14岁总数增加
    2. (2) 我国实施生育三个子女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 . 增加我国的人口数量 B . 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C . 鼓励人口向农村转移 D . 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 3. 小明观看《中国诗词大会》中发现,古诗词中也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下图示意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从地理学角度解释是( )

      ①“长风”指冬季风      ②“长风”指夏季风

      ③“玉门关”位于季风区      ④“玉门关”位于非季风区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 (2)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描述的地理景观差异的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位置 B . 海陆位置 C . 地形地势 D . 人类活动
    3. (3) 拉萨的气温比同纬度的成都低很多。以下诗词描述的地理景观与此成因相同的是( )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③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④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4. 石家庄市某中学的八年级1班同学,对学校所在地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绘制了该地土地利用类型统计图(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目前该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 . 耕地 B . 林地 C . 其他用地 D . 建设用地
    2. (2) 从1980年到2022年,该地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是( )
      A . 大量林地成为建设用地 B . 大量耕地成为建设用地 C . 其他用地成为建设用地 D . 大量建设用地成为林地
    3. (3) 该地应采取的土地保护措施是( )
      A . 全部开发成为耕地 B . 加大力度退林还耕 C . 大力增加林地面积 D . 适当控制建设用地
  • 5. 2023年7月29日以来,京津冀多地遭遇强降雨侵袭,多个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出现极端强降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受此次强降水影响,当地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
      A . 暴雪 B . 寒潮 C . 沙尘暴 D . 洪涝
    2. (2) 遭遇强降水天气时,正确的做法是( )

      ①在树下躲避  ②远离电线杆  ③可紧急涉水  ④及时关好门窗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③④
  • 6. 高速铁路(高铁)承担客运服务,发展迅速,已成为国家名片。下图示意中国主要高速铁路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我国高速铁路( )
      A . 分布呈东密西疏的特点 B . 集中在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 C . 在平原地区的分布均匀 D . 西北和西南等地区均无分布
    2. (2) 从上海乘高铁到青海西宁( )
      A . 年降水量越来越少 B . 经济越来越发达 C . 海拔高度越来越低 D . 聚落越来越密集
    3. (3) 沪昆高速铁路的开通,可促进( )
      A . 昆明重化工业发展 B . 大量煤炭从昆明运至上海 C . 两地间人员的流动 D .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
  • 7. 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机器人能够通过编程和自动控制来执行诸如作业或移动等任务。机器人制造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下图示意我国主要机器人企业地区分布(截至2017年底)。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目前,我国机器人企业聚集度最高的工业区是( )
      A . 珠三角工业区 B . 京津唐工业区 C . 长三角工业区 D . 辽中南工业区
    2. (2) 影响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 交通运输 B . 科学技术 C . 自然资源 D . 国家政策
    3. (3) 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将推动我国( )
      A . 粮食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B . 工业智能化比重的增加 C . 服务行业向多元化发展 D . 特种行业专业水平提高
  • 8. 刺绣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下刺绣作品示意了某地的传统民居。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该民居可能位于( )
      A . 东北平原 B . 华北平原 C .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 云贵高原
    2. (2) 图示作品所代表的地区有如下特点( )

      ①民居临水而建  ②屋顶坡度小  ③北面墙体厚  ④河流水位季节差异大

      A . ①④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9. 2011年始,北京市启动了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以下简称中轴线申遗)。下图示意北京中轴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北京中轴线申遗体现了北京是我国的( )
      A . 政治中心 B . 文化中心 C . 经济中心 D . 科技中心
    2. (2) 受中国古代都市规划思想的影响,北京中轴线附近的道路系统所呈结构为( )
      A . B . C . D .
    3. (3) 下列各组名胜古迹中位于北京且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 )
      A . 兵马俑、天安门 B . 颐和园、莫高窟 C . 都江堰、鼓浪屿 D . 明清故宫、天坛
  • 10. 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两年经贸往来不断加深。下图示意我国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台地区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该地区( )
      A . 澳门是自由贸易港 B . 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 C . 港澳地区地狭人稠 D . 台湾博彩旅游业发达
    2. (2) 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港澳地区更具优势的是( )
      A . 劳动力资源 B . 土地资源 C . 资金技术 D . 淡水资源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50分。
  • 1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推出“慢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路线是“走胡线”(胡焕庸线)。该路线分为四个地段:东北段、山西段、陕西段、西南段。下图示意“走胡线”所经地区。

    1. (1) “胡焕庸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它从(省区名称)的黑河到(省区简称)的腾冲,说出该线东西两侧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2. (2) “走胡线”的东北段穿越A(山脉),其西侧是(地形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主要农业部门是
    3. (3) “走胡线”山西段和陕西段主要位于(地形区),两段的交界处大致以(河流)为界。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说出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4. (4) “走胡线”西南段和陕西段相交的山脉B的走向是,该山以南地区河流冬季(有或无)结冰现象。
    5. (5) “走胡线”西南段的体验者于7、8月份穿越横断山脉,可能会遇到的地质灾害是(列出一种即可)。
  • 12. 长江不仅是中国第一长河,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生态宝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材料一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节选自《水经注·江水》

    材料二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节选自《水经注·江水》

    材料三  长江流域示意图。

    1. (1) 长江发源于山脉,注入海,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2. (2) 由材料一可知春冬之时长江上游含沙量(填“大”或“小”),材料二描述的是长江(填“上”“中”“下”)游河段的景观。
    3. (3) 长江的开发与利用深受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请完成下面的框图。

  • 13. 主题:黑土地。

    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最适宜耕作的土壤,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八年级1班组织了“黑土地上的粮食生产”的主题学习,他们搜集资料、分析研究。

    材料一  中国东北地区黑土分布示意图与哈尔滨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材料二  美国中部地区黑土分布示意图与堪萨斯城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1. (1) 比较中国东北地区和美国黑土分布区的自然特征。

      比较项目

      中国东北地区

      美国

      纬度位置

      大约38°N~49°N

      地形区

      松嫩平原和②

      平原中部平原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河流

      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

    2. (2) 两大黑土分布区自然特征相似,都位于北半球纬度地区,地形以为主,气温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季,河流众多。
    3. (3) 材料三  我国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1/5,黑土地集中连片分布,粮食单产高,粮食产量达到全国的1/4,调出的商品粮达全国的1/3。因此,东北黑土地又叫东北粮仓,被称为中国粮食的“压舱石”。

      分析东北黑土地商品粮生产的条件及特点,补充完善框图内容。

      生产条件

      特点

      耕地面积广,黑土①(肥力状况)

      粮食产量大

      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

      化耕作

      纬度较高,作物生长期③(长/短)

      作物品质高

      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 14. 主题:认识台湾。

    1. (1) 填写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峡A;海洋B

    2. (2) 据图归纳台湾岛河流的流向特点,并推测台湾岛地势特点。
    3. (3) 读图归纳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
    4. (4) 台湾岛被称为“宝岛”,其中森林树种丰富,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据图简要说出其主要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