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内蒙古赤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更新时间:2024-03-14 浏览次数: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位于大兴安岭西南山麓丘陵山区的七锅山地质公园以被称为“天然锅穴”的花岗岩地貌遗迹为主,是中国重要的岩石地貌之一。该公园地处内蒙古高原和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漫长的地质作用成就了当地特殊的地质构造和地貌条件。下列左图为该地质公园景观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七锅山地质公园的主要岩石类型为右图中的
      A . 甲岩石 B . 乙岩石 C . 丙岩石 D . 丁岩石
    2. (2) 若发育该地貌的岩石转变为变质岩,需要经历的右图中的地质作用是
      A . B . C . D .
    3. (3) 七锅山地质公园的“天然锅穴”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A . 风化侵蚀--地壳抬升--风力堆积--冷却凝固 B . 海相沉积--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冷却凝固 C . 岩浆入侵--冷却凝固--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D . 冷却凝固--外力侵蚀--地壳抬升--风力堆积
  • 2. 华西地区(21°N~39°N,95°E~114°E),包括以渭河、汉水流域为主的陕南、陇南地区以及四川、重庆、贵州及云南等地。每年秋季,随着夏季风南撤,该地区常出现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连阴雨,被称为华西秋雨。来自北印度洋的暖湿水汽对华西秋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下表示意2022年我国华西秋雨指数特征(括号内的数据代表常年的特征)。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区域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持续时间/d

    秋雨量/mm

    北区

    8月25日(9月 12日)

    10月31日(10月 11日)

    67(29)

    186.2(126.4)

    南区

    9月20日(9月9日)

    10月 31日(11月2日)

    41(54)

    168.5(189.5)

    总体

    8月25日(9月2日)

    10月31日(11 月3日)

    67(62)

    173.9(198.5)

    1. (1) 与常年相比,2022年我国华西秋雨的主要特征是
      A . 北区秋雨期偏长,秋雨量偏多 B . 南区秋雨结束时间较迟 C . 南区秋雨期偏短,秋雨量偏多 D . 北区秋雨开始时间较迟
    2. (2) 华西秋雨多夜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海陆风 ②盛行西风 ③山谷风 ④地形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3. (3) 我国华西秋雨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 . 西南季风 B . 东南季风 C . 东北季风 D . 西北季风
  • 3. 汾河(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入黄口湿地是黄河中游受流域—汾河—黄河共同作用影响的狭长形三角洲湿地。下图为5月、7月汾河入黄口湿地降水—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关系一般性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下列描述中与该地黄河河段水情特征相符合的是

      ①5月黄河干流接受湿地和汾河流域地下水补给 ②5月湿地地下水位较汾河高 ③7月河岸带地下水位波动下降 ④7月黄河水整体补给湿地和汾河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 (2) 与5月相比,7月汾河入黄口湿地地表水频繁转化为地下水,这主要得益于
      A . 积雪融化量大 B . 地下水位抬高 C . 冰川融水量大 D . 大气降水量大
  • 4. 下图示意世界局部地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示洋流

      ①N自南向北流 ②M的性质为暖流

      ③N源于北太平洋暖流 ④M 流向受陆地轮廓影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 (2) 图示洋流对流经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 . 洋流 M加快北海冰封速度 B . 洋流 N降低流经地区温度、湿度 C . 洋流 M 挟带大量冰山北上 D . 洋流 N形成水障,汇集暖水鱼
  • 5. 在中国东南部亚热带某山区沟谷中,一般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其崖下坡顶与坡脚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在偏南向开口的半封闭型谷地,一般会存在坡顶偏干性的灌丛—森林带、坡脚偏暖湿性的沟谷雨林层片及局部谷底湿地。右图示意该地山谷坡麓植被类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该地山谷坡麓甲植被是
      A . 常绿阔叶林 B . 落叶阔叶林 C . 常绿硬叶林 D . 落叶针叶林
    2. (2) 与沟谷雨林相比,常绿灌丛

      ①耐旱 ②有茎花现象 ③树冠高大 ④抗强风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3. (3) 该山谷坡麓沟谷雨林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①坡度缓,土壤肥沃 ②沟谷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扩散 ③通风良好,光照充足 ④地势较低,气候湿热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6.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意为秋天的露水,通常在清晨看到植物叶片上结有露水。2023年9月8日5时26分31秒进入白露节气。下图示意二十四节气排列顺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示节气,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 . 小暑 B . 小寒 C . 立秋 D . 谷雨
    2. (2) 与白露节气昼长大致相同的节气是
      A . 小雪 B . 芒种 C . 大暑 D . 清明
    3. (3) 白露节气后一个月内,赤峰市正午太阳高度
      A . 逐日变小 B . 先变小,后变大 C . 逐日变大 D . 先变大,后变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2分。)
  • 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祁连山区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柴达木盆地和河西走廊之间,横跨中国西北部的甘肃和青海两省,分布有一系列山地、谷地和盆地(如图)。其由西北—东南方向延伸的平行褶皱山脉和宽谷组成,山脉北部分布着连绵的冲积扇。祁连山区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水源地,其水资源也是内陆干旱地区唯一可用于工农业的水资源。它是黑河、疏勒河和石羊河三条重要内陆河的发源地。

    1. (1) 说明祁连山北部冲积扇连绵分布的原因。
    2. (2) 从内力作用角度,简述祁连山脉的形成过程。
    3. (3) 分析祁连山对当地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 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几百年前,普吉岛,尤其是其东南部,是中国和印度商船在航行过程中躲避雨季的落脚地,后来欧洲人在岛上发现了丰富的锡矿。普吉岛的锡矿有两种产状:一种是露天开采的原生锡矿,锡石呈分散细脉状分布在花岗岩中;另一种是储量不亚于岛上原生矿的海岸外砂锡矿。此后,普吉岛持续了五百年的锡矿生产历史,助力泰国成为世界第三大锡矿出口国。随着锡矿枯竭,普吉岛一度衰落,但现已转型为风景迷人、气候宜人的世界旅游胜地。从气候的角度考虑,建议游客11月——次年4月到普吉岛旅游。下图示意普吉岛地理位置及气候资料。

    1. (1) 指出古代中国商船西行把普吉岛作为落脚地的时间段,并从大气环流角度说明理由。
    2. (2) 从气候角度,说明欧洲游客选择在11月一次年4月去普吉岛旅游的原因。
    3. (3) 试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普吉岛锡矿的形成过程。
  • 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作为北冰洋的边缘海域,其海冰面积变化与北冰洋海冰面积变化存在巨大差别,甚至表现出完全相反的变化特征。白令海海冰为季节性海冰,多为一年冰。在冬季,也存在少许的多年冰自楚科奇海(北冰洋边缘海)穿过白令海峡进入白令海。白令海海冰结冰初期为 11月,融冰初期为次年5月。有科学家预测最早在下一个十年,白令海冬季将有望成为无冰海域。下图示意2011年、2012年、2018年和2020年3月20日白令海海冰外缘线,图中灰色阴影区域为陆地。

    1. (1) 描述白令海海冰面积的年内变化特征。
    2. (2) 相比北冰洋,白令海海冰多为季节性海冰,即使冬季也少有多年冰,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3. (3) 有科学家预测最早在下一个十年,白令海冬季将有望成为无冰海域,试推测其依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