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阶段性质量监...

更新时间:2024-02-28 浏览次数:9 类型:月考试卷
一、本卷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目要求的。
  • 1. 2020年7月,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 (图1) 发射成功,经过2天的飞行,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图2为“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高清火星表面影像图中环形陨石坑清晰可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天问一号”飞往火星的过程中没有经过的天体系统是( )
      A . 地月系 B . 太阳系 C . 银河系 D . 河外星系
    2. (2) 与地球相比,火星上的陨石坑更多更大,原因是( )
      A . 火星的大气密度比地球的大气密度小 B . 火星的位置比地球更加远离小行星带 C . 火星运行轨道位于地球运行轨道外侧 D . 火星的质量体积比地球的质量体积大
    3. (3)  我国航天发射任务一般选择在太阳活动微弱时段进行,是为了避免( )
      A . 地球磁暴导致航天器飞行方向错乱 B . 黑子和耀斑爆发带来的降水异常 C . 航天器与地面的指挥系统通信不畅 D . 太阳风暴干扰航天发射场的风速
  • 2.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 10千米,上百人遇难。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此次地震的震源最有可能位于( )
      A . I圈层 B . Ⅱ圈层 C . Ⅲ圈层 D . Ⅳ圈层
    2. (2) 图中( ) 
      A . Ⅰ圈层的热量均来自地球内部 B . Ⅱ圈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C . Ⅲ圈层空间分布不连续不规则 D . Ⅳ圈层物质可能呈熔融状态
    3. (3) 地震发生时,在不同场景防震措施采取得当的是( )
      A . 在电影院观影时,快速跑出电影院 B . 在高层住宅中,迅速乘坐电梯下楼 C . 在一楼的教室上课,迅速跑到空地 D . 在步行街逛街,迅速跑进两侧大厦
  • 3. 2022年4月,科学家在青藏高原发现多枚古生物化石,图4为其中两枚化石及它们形成的地质年代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甲地质年代( )
      A . 裸子植物繁茂,是重要的造煤期 B . 末期,鱼、两栖类动物全部灭绝 C . 形成了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 D . 三叶虫、珊瑚等无脊椎动物繁盛
    2. (2) 棕榈叶化石标本长度达1 米,叶脉清晰可见。棕榈叶化石指示( )
      A . 高寒草甸环境 B . 暖湿森林环境 C . 热带沙漠环境 D . 寒带苔原环境
  • 4. 下图为某乘客从飞机舷窗拍摄的飞机下方的云层照片。 从照片中可以看出云层比较厚,近处有部分云团的垂直漂浮,远处有阴云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照片中云层所在的大气层是( )
      A . 对流层 B . 平流层 C . 电离层 D . 高层大气
    2. (2) 下列环境易造成飞机飞行遇气流出现颠簸情况的是( )
      A . 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小于4℃/千米 B . 飞越平原地形或冰雪覆盖洋面上空 C . 高纬度地区在万米以上高空的飞行 D . 夏季正午连续经过沙地和水域上空
  • 5. 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在4个漏斗中装入等量的土壤样品,再倒入等量的纯净水; 静置3分钟后,观察滴入锥形瓶中的水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土壤样品

    砂粒占比(%)

    粉粒占比 (%),

    黏粒占比 (%)

    80

    10

    10

    ②、

    90

    5

    5

    35

    35

    30

    5

    5

    90

    1. (1) 表中①—④土壤样品与图7漏斗中土壤样品依次相对应的是( )
      A . 甲 丁 丙 乙 B . 乙 甲 丙 丁 C . 丙 丁 甲 乙 D . 丁 乙 丙 甲
    2. (2)  土壤样品②取自天然草坪。该草坪在被开发做足球场的若干年后,遇上同等强度的降水,开始出现积水问题。对这一变化最合理的解释是( )
      A . 草坪在日常维护下,雨水不易下渗 B . 地下水位逐渐升高,积水难以下渗 C . 频繁踩踏导致土壤紧实,下渗减少 D . 草类生长茂盛,雨水易蓄积于地表
  • 6. 纽芬兰附近海区曾是世界著名渔场, 16世纪时这里鳕鱼群密集。 图8-为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据此回答下题。

    1. (1) 图中①—④海域表层海水密度最高的是( )
      A . B . C . D .
    2. (2) 纽芬兰渔场“鳕鱼群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
      A . 高纬冰山活动,带来大量的固体淡水 B . 洋流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海域污染小 C . 岛屿远离大陆,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小 D . 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浮游生物数量多
  • 7. 下图为某年11月9日6时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甲地相比,乙地( )
      A . 气压较低 B . 气温较低 C . 风力较小 D . 气流上升
    2. (2) 甲地此时的风向为( )
      A . 偏北风 B . 偏南风 C . 偏东风 D . 偏西风
  • 8. 浙江省杭州市部分社区在建筑的垂直方向上,覆盖本地乔木、灌木和草本等植物,形成具有“垂直森林”效应的生态宜居群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垂直森林”中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乔木,其特征是( )
      A . 树干高大,常有板状根 B . 夏绿冬枯,季相变化显著 C . 全年常绿,多革质叶片 D . 耐寒耐旱,叶片呈针叶状
    2. (2) “垂直森林”营造乔木、灌木和草本组成的立体植被,其主要目的是( )
      A . 提高植被对光照的利用率 B . 提升住宅环境的舒适性 C . 增加建筑物对雨水的收集 D . 减轻风力对土壤的侵蚀
  • 9. 2023年7月28日,强台风“杜苏芮”登陆福建晋江,影响我国东部14省区, 造成严重损失。 下图为台风“杜苏芮”遥感影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地理信息技术在本次台风灾害预警、监测和救援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是( )
      A . 利用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预测台风中心位置的移动方向 B . 利用遥感技术准确获取被困人员位置并组织实施救援 C . 利用北斗导航卫星系统迅速、准确地获取受灾的范围 D .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本次台风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估
    2. (2) 救灾决策部门分析此次台风造成的洪涝灾情,首选使用软件叠加的专题地图包括( )

      ①土壤类型分布图 ②水系分布图 ③地形分布图 ④植被类型分布图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二、<strong><span>综合题(40分)</span></strong><strong><span>。</span></strong>
  • 1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相关问题。

    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关系,往往降水越丰富的地区,土壤的淋溶层越厚。 下图为我国湿润、半干旱、 干旱地区土壤剖面示意图。

    1. (1)  请将下列三种典型植被对应到图12 所示的三个地区(填序号) 。

      ①亚热带森林 ②温带草原 ③荒漠植被

      甲:; 乙 :; 丙:

    2. (2) 根据土壤有机碳的概念,分析伊犁河谷土壤有机碳含量偏高的自然原因。
    3. (3) 列举三项科考队员所做的土壤剖面观察记录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 1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高温日数增加、城镇化进程中下垫面性质变化,天津城市热岛效应显著增强,但同时也存在区域差异。上图为天津市区及环城两区热岛强度的变化统计图。

    1. (1) 据图说明天津市区与环城两区热岛强度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2. (2) 结合图文资料,说明该地形成较大规模盐场的有利自然条件。
    3. (3) 海河防潮闸是对水循环中的环节施加了影响。请再列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该环节的改造。
    4. (4) 据图选择该海滩当天合适的赶海时间段,并说明理由。
  • 1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间的虎跳峡,海拔高差3900多米,江面最窄处仅30余米,水势汹涌,声闻数里,以奇险雄壮著称于世。

    1. (1) 据图文资料,概括虎跳峡河谷地貌景观的两项特征。 
    2. (2) 按照演变过程,将图中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进行排序并说明理由。
    3. (3) 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晴天为主的冬春季节,丽江古城单日昼夜温差较大的原因。
    4. (4) 暑期旅游旺季,云南西北部地区多发等地质灾害,说明其两项形成条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