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兴宁市华侨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24-01-29 浏览次数:1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 1.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测量准确仔细认真可以杜绝误差 B . 采用精密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C . 误差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 D . 误差是由错误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
  • 2. 下面所列出的数据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
    A .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dm B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 . 高速公路上的小轿车的速度约100km/h D . 梅州年平均气温约40℃
  • 3.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 B . 弹琴时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主要是为了改变响度 C . 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在声源处减小噪声污染 D . 知图用嘴吹装入水的试管,水越多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
  • 4. (2023八上·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期中)  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和乙音调相同,乙和丙响度相同 B . 甲和乙响度相同,乙和丙音色相同 C . 甲和丁音调相同,乙和丙响度相同 D . 甲、乙、丙、丁音调和响度都相同
  • 5. (2022八上·丰县月考) 秋季,小明在两个盆里放入等量冰块,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一会儿后,小明观察发现,甲盆内的冰熔化得快,乙盆内的冰熔化得慢,如图所示,则()

    A . 甲盆内水的温度高 B . 乙盆内水的温度高 C . 两盆水的温度相同 D . 不用温度计测量,无法比较
  • 6. (2020八上·江岸期中) 下列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解析错误的是(  )
    A . 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属于凝固现象 B . 冰箱冷冻室侧壁出现的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 . 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可利用干冰的升华来吸热降温 D . 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
  • 7. 重阳节小明去登高,上山时他的速度为1m/s,到达山顶后立即按原路返回,下山时他的速度为3m/s,那么小明上下山的平均速度为(  )
    A . 2.5m/s B . 2m/s C . 1.5m/s D . 1.4m/s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 8. 如图所示,图a中木块的长度是cm,图b中温度计的示数是℃,图c中机械秒表的示数是s。

  • 9. (2020八上·定陶期中) 夏天,教室外蝉(知了)的叫声让上课的同学们心烦意乱,蝉声是靠蝉腹部下方一层薄薄的发音膜引起的;为了不影响听课,窗边的同学关上了窗户,这是通过的方式减弱噪声;为了让同学们听得更清楚,老师也提高了讲课的嗓门声,增大了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10. 日光灯用久了两端会发黑是因为管内的钨丝先而形成的。一个体温计的示数为 38℃,如果没甩,就用它给另一个体温为 36.5℃的人测量体温,则测量结果为℃。
  • 11. 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完成后,“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 12. (2020八上·永吉期中) 蝴蝶飞行时翅膀上下振动。如果蝴蝶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8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Hz,人类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把它称为
  • 13. 在火箭发射台下有一个大水池,当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台下冒出大量白色气团,白色气团其实是(选填“水蒸气”,“小水滴”,或“烟雾”),这些“白气”产生的原因是:水池内的水先吸热,又遇冷形成。
  • 14. 中国给世界带来了新四大发明,位居第一的就是高铁。目前高铁的行驶速度可达360km/h,合m/s,从南宁到贵港的路程约为150km,暑假期间,小明和父母一起坐高铁去贵港,需要h到达,在列车行驶过程中,他看到道路两旁的树木向身后飞奔而去,他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三、作图题(3小题,2分+2分+3分,共7分)
  • 15. 某一天的气温为22℃,请在图中标出液柱的位置。

  • 16. 两个完全相同的音叉在发声,根据图中给出它们发声时撞击轻质小球的情景,大致画出示波器B中显示出来的波形图.

    ( )

  • 17. 如图1所示,是一辆客车与一辆小汽车在一段时间内以不同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三幅照片。请在如图2所示的s~t坐标中分别描述出小轿车和客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大致运动情况图像。

四、实验题(3小题  每空1分,共19分)
  • 18. 如图所示,用钢尺做探究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1. (1) 本实验中听到的声音应该是____(选填“A”或“B”);
      A . 钢尺伸出桌面部分振动发出的 B . 钢尺拍打桌面发出的
    2. (2) 实验时,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说明音调的高低与有关;
    3. (3) 将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对着点燃的蜡烛,拨动钢尺发现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4. (4) 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所用的物理实验方法是
  • 19. 小玲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数据在图中已经标出,图中上方是小车运动到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h:min:s”)。

    1. (1)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的原理是
    2. (2) 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目的是为了
    3. (3) 实验中小车通过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m/s, 若小车在前半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tAB中点时的速度为v1 , 经过路程sAB中点时的速度为v2 , 则v1v2(选填“>”“<”或“=”);
    4. (4) 下列v-t图像中,其阴影部分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

      A . 速度 B . 时间 C . 路程 D . 无法确定
  • 20. (2023八上·南宁开学考)  小明用“水浴法”给某种物质加热。实验时先将该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用酒精灯加热,如图甲所示。小明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并描绘出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 (1) 该物质在第时处于固态,根据实验数据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 (2) 根据描绘的图像,该物质熔化过程为段,熔化时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 (3) 该物质的沸点为
    4. (4) 水温较高时,烧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这些“白气”是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与选填“窗户冰花”、“白雪皑皑”或“晨雾弥漫“是同一种现象。
五、计算题(2小题,6分+7分,共13分)
  • 21. 小英和小红两家一起自驾游,在路边上看到如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两辆轿车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 (1)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从此标志牌处到达长江大桥最快需要多长时间?
    2. (2) 从图像可知,小英家轿车的速度是多少?
  • 22. 小晨一家暑假自驾出游贵州,她家的轿车正沿一平直公路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前方同一直线上的大货车正以恒定的速度匀速运动,当两车相距160m时,小晨爸爸按喇叭示意超车,0.5s后大货车司机听到了喇叭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忽略两车自身的长度)求:
    1. (1) 从按下喇叭到货车司机听到喇叭声,声音传播的距离为多少?
    2. (2) 大货车的速度为多少m/s?
    3. (3) 轿车在完成超车后,又经过18s时发现道路前方有只动物,于是马上又按了一次喇叭,当后方大货车听到从前方传来的喇叭声时,两车又相距多少m?
六、综合题(每空1分,共19分)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传统指纹识别TouchID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随着黑科技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SenserID的出现,屏下指纹的全面屏手机变得越来越普及。

    与传统指纹识别不同,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是通过发射超声波扫描紧贴屏幕的指纹,并根据接收到的反射超声波分析得出指纹的信息。

    超声波是频率超过人类听觉上限的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玻璃、铝、不锈钢、蓝宝石或塑料等。此外,例如汗水、护手霜或凝露等,从而提供一种更稳定、更精确的认证方法。

    1. (1) 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Hz的声波,(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 (2) 超声波传播中遇到障碍物时会有一部分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约为1500m/s,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若4s后收到回声信号,则该海底离海面m;
    3. (3) SenserID系统能置于手机内部,可以让超声波透过屏幕进行指纹识别,是因为超声波具有的特点;
    4. (4) 超声波指纹识别是通过声波获取指纹的信息,以下各项应用中与此不同的是____;
      A . 科技工作者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B . 技工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 . 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D . 渔民利用声呐探测大海鱼群
    5. (5) SenserID系统利用了仿生学原理,它模仿了下列哪个选项的生物____。
      A . 蝙蝠 B . 蜘蛛 C . 青蛙 D .
  •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学习物态变化时,教师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时“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该对联先后包含的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①和_②_,它还说明了冰是一种③(填“晶体”或“非晶体”);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④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

    材料三:电冰箱的致冷设备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 毛细管等部件组成。电冰箱工作过程中,制冷剂氟利昂在蒸发器中迅速①并②热, 使冷冻室内温度③。

    1. (1) 请你将上面材料一和材料二中①、②、③、④等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②,③,④
    2. (2) 将材料三的空格处正确补充完整
  • 2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乘坐火车时的“哐当”声,是很多人难以忘却的经历和回忆。“哐当”声就是在火车运行时车轮与钢轨缝隙碰撞发出的声音,这种碰撞会导致火车运行不平稳。如果没有这个缝隙,钢轨受热伸长就会相互挤压、扭曲、上拱,使整条铁路变形。

    今天坐在高铁列车上,“哐当”声响很难再听到,杯中的水都不会因为颠簸而溢出,也不用担心因为站不稳在车厢里摇摇晃晃。产生这个效果的原因是现在的钢轨之间都没有缝隙,其中的关键技术是采用了无缝焊接(每支钢轨接缝处进行全熔透焊接)和用高强度的弹性扣件扣压住钢轨的轨底(有效地“抵消”了热胀冷缩对钢轨的影响)。这种方法适用于一年四季温差不大的地区,例如我国的南方地区。而中国的北方冬季与夏季的温差较大,需要把扣件全部打开,定期对钢轨的应力进行释放。列车运行时车轮会对钢轨产生冲击,列车运行速度过高的时候,会有脱轨的危险,当列车的速度超过140km/h之后,就必须要使用无缝钢轨了。

    1. (1) 使用无缝钢轨好处很多,比如列车运行平稳、噪音;无缝钢轨在焊接时涉及的物态变化是先
    2. (2) 使用无缝钢轨首先要减小对钢轨的影响。根据一年四季温差的不同,我国(选填“南方”或“北方”)更适合铺设无缝钢轨;
    3. (3) 一列长360m的高铁列车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运行1min,便可以完全通过一条平直的隧道,则隧道的长度为m。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