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泰州市民兴中英文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

更新时间:2024-01-24 浏览次数:1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strong><span>12</span></strong>小题,共<strong><span>24</span></strong>分。
  • 1. 下列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 阳光下的影子 B . 水中树的倒影 C . 池水变“浅”了 D . 日食
  • 2. 我国研制新型“隐形坦克”,它先通过摄像机把坦克身后的景象自动拍摄下来,再用投影仪把拍摄到的画面同步投射在反光效果极佳的特制坦克外壳上,让敌人看到的只是一片“风景”,而决不会想到如此“风景”之下竟隐匿着战争利器。关于“隐形坦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敌人坦克手看到的始终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B . 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C . 隐形逼真的原因是坦克外壳涂上了吸光材料 D . 为了能在各个方向隐形,坦克表面发生的是光的反射
  • 3. 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入射角等于 B . 折射角等于 C . 是界面 D . 该图反映出的是光从玻璃射入空气
  • 4. 小强在水中练习潜水,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强的光路图是( )
    A . B . C . D .
  • 5. 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

    A . 一定小于 B . 一定大于 C . 可能等于 D . 可能小于L、也可大于
  • 6. 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另一侧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 B . C . D .
  • 7. 如图,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甲和乙,则( )

    A . 小红和小明离小强的距离相同 B . 小红离小强比较近 C . 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靠近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D . 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远离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 8. 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物体时,为了使看到的像再大一些,应该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 )
    A . 焦点以内,且在焦点附近 B . 焦点以外,且在焦点附近 C . 焦点以内,且远离焦点 D . 焦点以外,且远离焦点
  • 9. 如图所示是某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和物距的关系图像。分析图像中有关数据可知( )

    A . 物距减小时,像距也减小 B . 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 . 当物距时,像距 D . 当物距时,成的是放大的像正
  • 10. 如图所示有幅图,能说明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的是( )

    A . 甲、丙 B . 乙、丁 C . 甲、丁 D . 乙、丙
  • 11. 由速度公式 , 可得正确的说法是( )
    A . 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而与时间成反比 B . 物体的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C . 物体的速度只与路程有关,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D . 物体的速度只与时间有关,时间越小,速度越大
  • 12. 正常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strong><span>14</span></strong>小题,共<strong><span>18</span></strong>分。
  • 13. (2022八上·磁县期中) 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寺的大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而发出的。钟声是通过传到客船上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来判别的。僧人用更大的力量撞钟,钟声的音调会。(填“变高”、“不变”或“变低”)
  • 14. (2017八上·江苏期中) 城市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1.1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若有大卡车路过,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 15. (2017·青海) 我们敲击琴键不同键时,发出的声音不同,主要是因为不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钢琴的同一个键时,听起来声音也不同,这主要是因为不同.
  • 16. 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如图这个实验说明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就听不到铃声,如图说明声音的传播依赖于介质. 不能传声.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如图如图这个实验是为了验证我们通过声音的 这个特征,来区分门铃发声和音叉发声.

  • 17. (2016八·白银月考)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约是米/秒.人耳能分清前后的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是大于0.1秒.要想听见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大于米.

  • 18. 高温闷热夏天开着空调的公交汽车以及寒冷冬天的公交汽车,车窗都是关闭的,而且车窗上都容易出现“水雾”,夏天,车窗的水雾在玻璃的 表面,冬天时,车窗的水雾在玻璃的 表面填“内”或“外”
  • 19. 吹气和哈气,都是从人口中出来的气,夏天用口“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吹气”加速了水上方空气的流动,使水蒸发 热加快,水温降低;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蒸气液化 热,使手表面温度升高.
  • 20. 读出图甲温度计示数为 ,乙温度计示数是 .

     

  • 21. (2015八上·馆陶期末) 体温计的最小刻度值为0.1℃,它比常用温度计的准确程度要(填“高”或“低”)一些,一个体温计的示数为38℃,如果没甩,就用它给另一个体温为36.5℃的人测量体温,则测量结果为℃.
  • 22.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分度值是两支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 , 经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的两个病人,问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分别为
  • 23. 清晨,花草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又会慢慢消失,这是由于露珠发生了 的缘故.
  • 24. 住在非洲沙漠中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冰箱保鲜食物,人们发明了一种“沙漠冰箱”--罐中罐.它是由一个内罐和一个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上潮湿的沙子,如图所示,使用时将食物饮料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然后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在两罐间的沙子上撒些水,这样就能起到保鲜作用.请回答:

     

    经常在两罐间撒些水是为了 .

    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是为了 .

  • 25. 人们常用的打火机内的液化燃气是在常温下采取 的办法把气体液化后装入火机里的,使用时按压火机上的按钮,使液态的燃气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气体燃烧.
  • 26. 某同学有一支温度计,读数不准但刻度是均匀的,该同学将这支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是 , 将这支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时读数是气压为个标准大气压他用这支温度计测量当时的气温读数是 , 由上述可知,当时实际气温为 .
  • 27. 小华参观展览会,在一个小展室里看见一个女导游在介绍商品,如图.试着与她握手,却发现是一个虚拟导游,可望而不可及.后来发现这个女导游只是在一个玻璃屏风后倒立的电视屏幕上经过处理的一个形象而已.则这个玻璃屏风的作用相当于,这个虚拟导游是电视屏幕与玻璃屏风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

  • 28. 若用镜头焦距为的照相机拍照,被拍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要使取景范围变大一些,则照相机镜头距景物的距离应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则镜头应向选填“外伸”或“里缩”
  • 29. 圆形鱼缸里养了条金鱼,从斜上方和从侧面看大小、位置都不一样,它们都是鱼缸里的鱼反射的光折射形成的像,与实际的鱼相比,从斜上方看到的鱼位置稍填“高”或“低”
  • 30. 如图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的汽车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镜。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可以看出汽车是摄像头“靠近”、“远离”

  • 31. 给下列填上适当的单位:
    1. (1) 中学生身高
    2. (2) 沛县到徐州约
    3. (3) 头发丝直径约
    4. (4) 氧分子直径约
  • 32. 单位换算:
    1. (1) 地球半径为 
    2. (2) 非典肺炎冠状病毒平均直径为
    3. (3)  
  • 33.  
    1. (1) 用甲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
    2. (2) 用乙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
    3. (3) 如下右图所示,停表的读数
  • 34.  日常生活中我们为了研究物体运动快慢,可采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借助下图所示的短跑比赛图景来说明两种方法。

    图方法是:

    图方法是: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strong><span>1</span></strong>小题,共<strong><span>2</span></strong>分。
  • 35. (1)如图所示凸透镜和凹透镜请画出对应的光线。

    1. (1) 如图所示,为发光点,由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后通过点,请你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strong><span>7</span></strong>小题,共<strong><span>42</span></strong>分。
  • 36. 如图所示,在自制水滴显微镜的实验中, 

    1. (1) 如图甲所示,将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镜,透过小水滴应该可以看到位于水滴下方白纸上的“箭头”的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如果不是这样,就要调整水滴和“箭头”之间的距离,或者改变小水滴的直径.
    2. (2) 如图乙所示,用凸透镜做镜,调整好小水滴与被观察物体的距离后,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上,并且保持凸透镜水平,眼睛不要离得太近,边观察边调节凸透镜的位置,当凸透镜与小水滴的距离适当时,就可以观察到箭头的像,这个像要比图甲所示情况下的像选填“大”或“小”得多.
  • 37. 如图是欢欢进行“视力矫正”的实验装置图。他将一副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在光屏的下方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在不动蜡烛和光屏的情况下,应将透镜和眼镜同时向移动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若欢欢将眼镜拿走后,发现要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这说明他探究的是眼的成因,他所用的那副眼镜的镜片是透镜。

  • 38. 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楠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并用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 (1) 该凸透镜的焦距为。当烛焰距凸透镜时,移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2. (2) 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
    3. (3) 当蜡烛、凸透镜位于图乙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一个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此时所成的像与所成的像性质相同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 (4) 如果将蜡烛移到图乙中刻度处,这时光屏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5. (5) 随着实验的进行该同学将将蜡烛换成光源“”放在刻度处,其大小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调整后,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再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在光屏上所成像可能是下列四幅图中的( )

  • 39. 小宇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画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请你回答: 
    1. (1) 本实验除甲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缺
    2. (2) 在图乙中段表示过程。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
    3. (3) 计时分钟时烧杯中的物质是选填“固体”、“液体”、“气体”或“固液共存”状态。
    4. (4) 从图乙看水的沸点是;凝固点是
    5. (5) 水的沸腾过程中的特是
    6. (6) 图乙中段不是根据本实验装置所测得的数据画出来的。
    7. (7) 图丙中选填“”或“是计时分钟时烧杯中气泡上升的情景。
  • 40. (1)如图甲所示是小宇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纸板垂直立在平镜面上.小宇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方向射出,测出反射角入射角大小。改变光的入射角度,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①上述实验探究得到的规律是____选填字母

    A.光沿直线传播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②白色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写出一条即可

    ③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仍贴着纸板沿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____选填“在”或“不在”纸板这一平面内;通过平面镜观察镜中硬纸板的像,则看到的像与图丙中相符的是____选填序号

    1. (1) 小宇同学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如图所示.

       

      ①现有厚度分别为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目的是

      ②若白纸上每方格长度是 , 将点燃的蜡烛由点移至点,此时它与移动后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的距离是。用光屏在玻璃板后面无论如何移动;在光屏上都选填“能”或“不能”成像.

      ③如图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时钟的像,则实际时间为

  • 41. 阅读材料: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指挥员要求待海盗船靠近到较近时再启动发射器,在“声波炮”发出声波时,护航官兵一律佩戴耳罩. 
    1. (1) 根据以上信息可知: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所起的作用与不同“听诊器”、“音响”、“录放机上快放键” , 声音能够传递”可以用“分贝仪一种能测出一个声音有多响的设备”,学校实验室就有这样的测量工具,某同学利用分贝仪来研究“不同材料的吸音性能”,他的操作是:在桌上先放上要测试吸音性能的某种材料,然后在材料上放一个玻璃杯, 接着用力敲击玻璃杯,用分贝仪测出敲击声的分贝数如图所示再换一种材料,重复这个实验过程,直到完成整个探究,

       

    2. (2) 针对该同学对此问题的研究过程,请你写出他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的地方写一条即可
    3. (3) 该同学准备了下表中的几种材料,并科学准确地测出了实验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吸音性能最差的两种材料是

      材料

      海绵

      棉花

      木板

      橡皮泥

      金属块

      响度

  • 42. 世纪前,人们认为太阳光是最单纯的,真是这样吗?通过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

     

    1. (1) 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太阳光不是单色光;光屏上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其中光.
    2. (2) 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区域内光的热效应时,为使它的示数变化更明显,可以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涂成色;实验表明,外侧的不可见光叫线,它的热效应最显著.外侧的不可见光最显著的特征是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strong><span>1</span></strong>小题,共<strong><span>8</span></strong>分。
  • 43. 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京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到达地时,钟表显示为求:

    1. (1) 轿车从地到地用了多少小时
    2. (2) 轿车从地到地的速度;
    3. (3) 轿车若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地到达南京需要多长时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