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4-03-08 浏览次数:1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0题每小题1分,11-15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1. 我们是父母的孩子、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这说明人的身份是在____中确定的。( )
    A . 不同关系 B . 社会交往 C . 不同角色 D . 社会关系
  • 2. 我们要学会“信息节食”,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不可沉溺于网络 B . 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 C . 不应该接触网络 D . 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
  • 3.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强调要学会( )
    A . 换位思考 B . 满足欲望 C . 诚信待人 D . 文明礼貌
  • 4. 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 )
    A . 一切行为 B . 懒惰行为 C . 幼稚行为 D . 不良行为
  • 5. 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 )
    A . 物质方面的回报 B . 精神方面的回报 C . 财富方面的回报 D . 地位方面的回报
  • 6. 一个人如果能把为别人解决困难作为自己的快乐,他一生都会快乐。伟大的诗人歌德曾说过:“你若要人喜爱你的价值,你就得给人创造价值。”这启示我们要( )
    A . 服务和奉献社会 B . 为家庭作出价值 C . 为自己创造财富 D . 牺牲自己,奉献社会
  • 7. 国家的核心利益不包括( )
    A . 国家主权、国家安全 B . 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C .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D . 文化利益、文化繁荣
  • 8. 某部队退伍军人孙某搜集我国军事情报25份,先后6次提供给境外情报机构。其中一份机密文件,获利3000元,后来事迹败露,受到法律的严惩。孙某的行为属于( )
    A . 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B . 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C . 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 D . 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 9. 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____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
    A . 不违法 B . 不违纪 C . 不违规 D . 不犯罪
  • 10. 它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这里的“它”是指( )
    A . 创新 B . 改革 C . 劳动 D . 开放
  • 11.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名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①只要你喜欢他人,他人就会喜欢你    
    ②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融洽关系

    ③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去赞美他人    
    ④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2. 在看到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发展中的问题。下面属于我国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有( )

    ①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消失

    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名还不高

    ③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的热情还不够高

    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3. 芳芳经常为她家附近的一位孤寡老人扫地、提水、买米。她的行为( )

    ①没有承担社会责任    
    ②是在帮助他人

    ③使她的自身价值得以提高    
    ④是一种无意义的行为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①③
  •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习总书记说:“我们要擦清历史的镜子,抹去灰尘,以史为鉴,走好未来的路。”这要求我们( )

    ①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②关心国家发展,坚持个人利益至上

    ③抵制所有外来文化,维护文化安全

    ④发扬实干精神,用劳动创造新的辉煌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5.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____的战略支撑。( )

    ①共产主义社会

    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社会主义社会

    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0分)
  • 16. 长沙7路公交司机吴晓红,每次发车前都要认真检查车况,还在车上放置了备用雨伞、方便袋等物品。她驾驶公交车23年,安全行驶超过100万公里。
    1. (1) 材料说明关爱有什么作用?
    2. (2) 材料启示我们服务社会有哪些意义?
    3. (3) 吴晓红的精神说明,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怎样做?(答出2点即可)
  • 17.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爱。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要将国家的崇高利益置于心中,政府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力量,在任何时候,做任何决定都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置于所有行为准则之上,这是政府的最高利益。

    1. (1) 什么是国家利益?
    2. (2) “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置于所有行为准则之上”,这启示我们怎样才能实现国家利益?
    3. (3) 请用一句话概括出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是知识的宝库,遵守网络准则,做文明上网的学生是我们的目标。

    材料二:孟子曰:“不以规则,不能成方圆。”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才能显示规则的好处与美丽。

    1. (1) 在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2. (2) “我们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社会规则在什么基础上形成的?
    3. (3) 参与社会的过程是怎样的过程?
  • 19. 关注社会,回答问题。

    重庆市万州区一公交车在万州长江二桥桥面与小轿车发生碰撞后坠入江中。起因竟然是一女性乘客因坐过站后与司机发生激烈争执,互殴导致车辆失控所致。原因公布之后,网络一片唏嘘:一场只因坐过站的区区小事,竟演变为15条人命的惨案!

    1. (1) 上述事件启示我们应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2. (2) 社会规则对社会秩序有什么意义?
    3. (3) 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守规则的现象,请你列举两例?
  • 20.   2022年9月初,某初中组织同学们开展了一次以“做守法小公民”为主题的校园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问题。
    1. (1) 遵守法律,人人有责

      罗某以等丈夫为由,阻拦高铁关门,造成列车延迟发车。公安部责令罗某认错改正,并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对罗某处以2000元罚款。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罗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2. (2) 罗某的行为造成列车延迟发车,说明什么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3. (3) 预防犯罪,加强防范

      中学生李某平时成绩较好,但是虚荣心强,爱追求名牌,在家庭难以满足其欲望的情况下,便多次寻找机会偷拿同学的钱财,后来竟潜入学校计算机室,窃得价值2万余元的设备,后被抓获。人民法院以盗窃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3年。

      李某走向犯罪的经过说明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什么?

    4. (4) 人民法院是什么机关?
    5. (5) 李某被判处的有期徒刑属于刑罚种类中的哪一类?
    6. (6) 遭遇侵犯,依法维权

      某市一项专题调查结果表明,在校学生中23%的学生有过被校内外不法分子敲诈、勒索、抢劫、搜身、欺侮及其他滋扰的经历。

      假如我们遭遇材料中提到的不法侵害,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常见的方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写出两点)

    7. (7) 此次校园宣传活动警示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怎样的观念?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