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

更新时间:2024-02-21 浏览次数:14 类型:期中考试
一、请你选择(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七年级召开了以“中学序曲”为主题的班会,同学们积极分享了自己升入中学的感受。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励着我们不断超越自我

    ②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决定我们的一生

    ③中学生活开启了和小学阶段完全不同的新生活

    ④中学时代很重要,我们要珍惜当下,把握机遇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②③
  • 2. 转眼间,我们从小学生变成了中学生。此时,我们的心情很激动,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这个阶段( )

    ①我们开始深入探寻生命的奥秘 
    ②见证着青年到中年的生命进阶

    ③我们开始自觉磨砺意志和品格 
    ④我们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3. 正是青春信仰,让我们的精神天空更为辽阔;正是青春追求,让我们的时代画卷更为绚烂;正是青春志向,让我们的奋斗坐标更为高远。这段话对于正处于中学阶段的我们的启示是( )

    ①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②要珍视当下,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努力

    ③中学生活充满了各种机会,我们要尽情玩乐

    ④要激发自身的潜能重新塑造一个更好的“我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②③
  • 4.   2023年9月25日,15岁的陈烨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夺得杭州亚运会滑板男子碗池冠军。从8岁开始迷上滑板到今天实现他的亚运会冠军梦——为国争光,真正把“梦想变为现实”。由此可见,少年的梦想( )

    ①越远大越能实现 
    ②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③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④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5. 少年的梦想,有时像“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而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要把“梦想转变为现实”,下列观点中值得肯定的是( )

    ①付诸行动,勇于实践 
    ②心中有梦定成功

    ③坚定信念,追求美好 
    ④坚持努力,每天进步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①
  • 6.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下列观点与这些名言警句对应最恰当的是( )
    A . 学习已成为最重要的生活方式 B . 多彩的职业,提供多样选择 C .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探索 D . 学习是一切财富和幸福的源泉
  • 7. 如果让你给下图漫画中的同学提个醒,最恰当的是( )

    A . 学习太辛苦了,该休息就休息,给自己减轻负担 B . 学习没有终点,人们终生都要充实自己 C . 学习让我们获得成长,应自主完成作业 D . 可以借助写作业神器,快速做完作业早点休息
  • 8. 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和克服考试焦虑,需要我们端正学习态度寻找正确的学习方法。判断下列名言警句与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
    A .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发现和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B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C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没有终点,终生需要学习 D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 9. 如图所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这提醒我们要( )

    A . 课前要进行预习 B . 上课要认真听讲 C . 课后要及时复习 D . 要学会合作学习
  • 10. 中学生小雷为无法加入学校篮球队而烦恼。请你根据下图,为他选择一个有助于实现预期目标的应对措施( )

    A . 顺其自然,束手无策 B . 自愧不如,调整目标 C . 增强实力,扬长避短 D . 悦纳自己,放弃努力
  • 11.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 他人的评价有助于我们认识自己 B . 他人的评价是对自己全面、客观的认识 C . 自我观察是认识自己的唯一途径 D . 他人评价是正确认识自己的最重要的途径
  • 12. “木桶效应”是说一个木桶“盛水量多少,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板”。木桶代指一个组织或个人,而短板则象征其薄弱的部分。“木桶效应”对我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启示是( )
    A . 要有勇气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B . 要正视并积极改正自己的缺点 C . 要充满自信,发掘自身的潜能 D . 要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改正缺点上
  • 13. 林林这样评价自己:“我个子很高,体能却不好”“我性格内向,不擅长与陌生人打交道”。林林是( )

    ①从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 
    ②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

    ③从在群体中与他人的关系来认识自己 
    ④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2023七上·开封月考) 下表是某同学综合素质评价中“个性发展评价” 的部分内容,表格内容所体现的认识自己的途径是( )

    姓名

    父母眼中的我

    老师眼中的我

    同学眼中的我

    李某

    听话的孩子

    勤奋用功

    爱说爱笑

    A . 自我评价 B . 个性心理特征 C . 他人评价 D . 与他人比较
  • 15.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不同国家对正确认识自己的相同认识。正确认识自己( )

    ①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②就可以与人交往无障碍

    ③就能获得成功 
    ④能更好地理解他人、善待他人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6.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丛灌木,那就当一片草地;不能当只麝香鹿,那就当尾小鲈鱼——但要当湖里最活泼快乐的小鲈鱼。”诗句启迪我们要( )

    ①接纳和欣赏自己 
    ②塑造十全十美的自我形象

    ③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生活 
    ④从他人的态度中认识自己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17. “社恐”,是指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充满紧张或者恐惧,“社牛”的含义则与之相反。七年级新生小馨就为自己贴上了“社恐”的标签我们可以告诉她( )

    ①我们有机会重新塑造一个“我” 
    ②不必更新自己的朋友圈

    ③持续行动就有机会交到好朋友 
    ④只要开放自己就能建立友谊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8. 孔子说:“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只有与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才是有益的 
    ②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

    ③友谊可以解决我们所有的困扰 
    ④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9. “真正的朋友应该说真话不管那话多么尖锐。”这句话说明友谊要( )
    A . 用宽容去护理 B . 用热情去浇灌 C . 用真诚去播种 D . 用生命去守护
  • 20. 许多人认为好朋友的正确打开模式就应该是“无话不谈”,因此现实生活中就出现了许多对好朋友隐私步步紧逼的“关心”、不给好朋友留私人空间、私自替好朋友做主等最终导致友谊疏离甚至破裂的现象。这则材料告诉我们与朋友相处应该( )

    ①不要随意打听朋友隐私,学会尊重对方

    ②与朋友一起做错事时,总是推卸逃避责任

    ③给予朋友真诚合理的建议,但不替朋友做决定

    ④和朋友发生矛盾后把朋友的秘密告诉其他同学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②④
  • 21. 下列漫画告诉我们( )

    ①网络交往拓展了我们的交往圈

    ②网络交往比现实交往更真实

    ③网上的朋友可以轻松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

    ④无论网络世界多么丰富,都要注重与现实中朋友的交往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②④
  • 22. 古人云:“疾风知劲草,患难见真情。”很多人认为,只有在困难的时候,能够帮助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反之,则只是熟悉的陌生人。对于这种观点,以下几位同学的看法,你赞同的是( )
    A . 小钱:赞同,不要去帮助没有帮助过你的朋友 B . 小赵:赞同,朋友之间就应该讲义气,赴汤蹈火 C . 小李:反对,我们要独自面对困难,拒绝外力 D . 小孙:反对,有时候朋友会有心无力,帮不上忙
  • 23. 网络、电子产品的发展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闭门不出便“知”天下事,催生宅男、宅女一族。有的中学生也在追逐这种“时髦”,他们迷恋电子游戏,成为“宅童”,不与外界接触,没有朋友,性格变得孤僻……“宅童”现象令人担忧。你对“宅童”的建议是( )

    ①刻苦学习,提高成绩 
    ②开放自己,建立友谊

    ③敞开心扉,主动交往 
    ④远离网络,回归现实

    A . ①④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②
  • 24. 随着网络支付平台的发展,高速公路的无感支付取代收费员的工作,停车场自动扣费取代人工收费,一批收费员将面临失业,他们需要重新学习就业技能,寻找新的工作,这启示我们( )
    A . 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B .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学习也没多大用了 C .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D . 社会不断发展,工作要不断更换
  • 25. 为认识网络交往的利弊,小闽班级开展了一场辩论比赛。正方观点:网上交往利大于弊反方观点:网上交往弊大于利。下列属于反方观点的是( )

    ①网上交往有利于拓展自己的朋友圈 
    ②网上交往有时却关闭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③网上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的真实 
    ④网上交往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金秋九月,我们告别小学,满怀希望跨进中学校园,进人了中学时代。中学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也是成长的十字路口。

    升入初中,我们将告别童年,开始初中生活,这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但是要成为一位合格的初中生,不会像转变称谓一样简单。初中不是小学的简单延续,而是一种转折和爬坡。中学生活对于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重要,如何顺利接受中学时代的新事物,迈好初中第一步,对于每个同学来说意义重大而深远。

    1. (1) 请你谈谈中学时代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2. (2) 你准备通过哪些具体活动来充实自己的中学生活?
    3. (3) 请你为七年级新生尽快适应新的学校生活提几条建议
  • 27. 学以致用、明辨是非。

    以下是小林同学中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1. (1) 情景一:小林的同桌小丽说:“‘双减’政策出台得太好了,从此我们就不用学习了”。

      ①小丽的观点:

      ②小林应该告诉小丽:

    2. (2) 情景二:小林非常喜欢舞蹈,但他的教练却说:“你太胖了,不适合跳舞。”

      ①对于教练的评价,小丽正确的做法是:

      ②理由:

    3. (3) 情景三:进入初中,别人很快就能做完作业,而小林总要花两倍甚至更多的时间,于是小林买了一本《学霸秘籍》开始模仿他们的学习方法,结果越学越遭。

      ①小林越学越遭的原因是:

      ②小林要提高学习成绩,你的建议:

  •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小杜是一名中学生,学习成绩很好,别人经常向他请教问题。当同学向他请教问题时,他有时会骗同学说他不会;当其他同学给他真诚指出缺点时,他却认为别人是在有意为难他。为此,同学们都不喜欢和他交往,原有的朋友也离他而去。小杜也觉得自己越来越孤单。

    材料二:小敏从小就不愿与人交流,沉漫在自己的世界中,父母做了很多努力都没有起作用。进入初中后,新同桌小磊却打破了这种“宁静”;小磊阳光开朗,对身边的人总是热情洋溢。在这个“小太阳”的照射下,小敏开始主动与他沟通,倾诉心事,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1. (1) 材料一中的小杜不能获得友谊的原因有哪些?
    2. (2) 请你从小敏的变化中探寻友谊的力量。
    3. (3) 结合材料二中小磊的做法,为材料一中的小杜走出孤单出谋划策
  •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8日在京发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些中学生热衷于网络交往、信息沟通、关系维持、自我展示、娱乐消遣……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有时因此被忽略。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少利用网络平台实施诈骗、抢劫等犯罪活动,网上交友危机四伏。

    有人说,互联网是“桥”,促进了人际关系;也有人说,互联网是“墙”,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1. (1) 材料中网上交友危机反映了网络交友的特点是什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特点?
    2. (2) 互联网究竟是人际交往的“桥”还是“墙”?请你进行辨析。
    3. (3)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使互联网在人际交往中真正发挥“桥”的作用提出合理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