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中图版(2019) /必修 第二册 /第三章 产业区位选择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3.1农业区位因素同步测试(A)(2023-2024学年高一...

更新时间:2024-01-18 浏览次数:5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3高一下·武汉月考) 新加坡的都市农场是现代化农业科技园,主要采取集约经营的方式,大量使用自动化、工厂化,追求高产值,并向世界各地推广尖端农业科技成果,但其农产品自给率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新加坡农产品自给率一直很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政策 B . 土地 C . 交通 D . 气候
    2. (2) 新加坡大力发展都市农场可以促进(    )
      A . 城市生态改善 B . 粮食自给自足 C . 农业大量出口 D . 农业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 2. (2023高一下·武汉月考) 我国毛竹主要生长在长江以南海拔400~800米的丘陵和山麓地区,其笋味美,鲜食或加工制成笋干、腌笃鲜等,深受人们喜爱。浙江毛竹竹笋主要收获季节在春节。2016年,浙江居民为在春节前就能吃上冬笋,在种植毛竹的地表覆盖了厚厚的稻草、竹叶等,其主要作用是(    )
    A . 增强了大气辐射 B . 增强了地面辐射总量 C . 阻挡了大气逆辐射 D . 延缓地面辐射的散失
  • 3. (2022高一下·景德镇期中) 我国南疆的棉花、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江南丘陵的立体农业、北京郊区的乳产品生产形成的主导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 . 水源-地形-热量-技术 B . 光照-热量-市场-水源 C . 水源-热量-地形-市场 D . 热量-光照-技术-市场
  • 4. (2021高一下·大连期末) 随着5G、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深化应用,“云上农业”助力乡村振兴,腾云驾“物”助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比如浙江遂昌立足“生态+”,尝试以“互联网+”为媒介,让游客认购稻田再托管给村民,一头是农民直播,一头是网友“云监工”,无形中走出宣传和销售两条路径,为农民实现增收。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云上农业”的发展主要借助(   )
      A . 网络技术的发展 B . 销售模式的转变 C . 消费模式的转变 D . 生产模式的转变
    2. (2) “云上农业”的发展使(   )
      A . 农业布局受地理空间限制减弱 B . 交通对农业区位选择影响减弱 C . 农民更加注重农产品品质提高 D . 农产品单产提高,实现增收
  • 5. (2021高一下·吕梁期末) 酒泉市是典型的戈壁绿洲城市,耕地和绿洲资源稀少。近年来,酒泉市出台奖补和扶持政策,以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为载体,加大科技投入,生产特色农产品,建成国家级戈壁农业示范基地。玉门镇的农业示范园在建造温室大棚时,先将地面深挖2米,再回填1米深的客土(指别处的土壤),有效的克服了不利自然条件的影响。

    图示意酒泉市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酒泉市发展戈壁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   )
      A . 日照时间长、光照强 B . 昼夜温差大 C . 气候干旱,降水少 D . 大气透明度高
    2. (2) 玉门镇农业示范园区建造温室大棚时深挖填土的原因是(   )
      A . 保证土层疏松 B . 降低地表海拔 C . 增大昼夜温差 D . 增加土壤厚度
    3. (3) 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正确的是(   )
      A . 以满足本地市场为主 B . 提高空运水运保鲜技术 C . 依靠互联网销售平台拓宽市场 D . 聚焦中低端市场为主
  • 6. (2021高一下·金台期末) 东北的耕地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其主要原因是(   )
    A . 地广人稀 B . 土壤肥沃 C . 降水丰沛 D . 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 7. (2021高一下·南海期末) 下图为某农作物分布地理信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A . 水稻 B . 小麦 C . 大豆 D . 棉花
    2. (2) 利用灌溉技术,能最大幅度提高种植规模的地区是(   )
      A . B . C . D .
  • 8. (2021高一下·湘西期末)  2017年9月29日,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白泥地实验基地的“海水稻”开镰收割。“海水稻”是指在盐碱地上生长的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经评测,该基地“海水稻”耐盐碱性好,矿物质含量比普通稻米更高,又没有普通稻米的病虫害,是天然有机食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实现“海水稻”规模化种植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 生产技术的发展 B . 盐碱地的改良 C . 市场需求的变化 D . 运输条件的改善
    2. (2) 与常规水稻相比,对该基地“海水稻”品质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   )
      A . 土壤肥力 B . 太阳光照 C . 昼夜温差 D . 降水量
    3. (3) 我国适合种植“海水稻”的地区可能位于(   )
      A .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 华北平原 C . 青藏高原 D . 四川盆地
二、综合题
  • 9. (2022高一下·枣庄期末)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土壤厚度是指土壤母质层以上到土壤表面的垂直深度,一般为数十厘米到两米,因其直接影响水分和养分贮存量的多寡而成为土壤退化及土地生产力水平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表层土壤厚度小于20cm的土地不适宜农业耕作。

    材料二:北京密云县北部群山起伏,地势较高,占全县面积的90%左右,南部为开敞的冲积平原。某研究团队采用抽样调查法研究该县山区土壤厚度特征,采样点分布及土壤厚度(如图1所示)。该团队通过数据整理、分析,绘制出该县北部山区土壤厚度与坡度、坡向和植被覆盖度的关系图(图2)。最终,作出了该县山区不宜发展耕作业的土地利用评价。

    1. (1) 指出该县山区阴坡土层厚度特征(与阳坡相比),并分析其成因。
    2. (2) 推测研究团队作出该县山区不宜发展耕作业的理由。
  • 10. (2021高一下·商丘期中)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魔芋是热带、亚热带作物,喜温喜湿,忌高温怕涝。贵州西部某区域(阴影所示)地处乌蒙山山区,海拔在1234米~2897米,喀斯特地貌发育,环境承载力低、人口容量小,曾属于国家级贫困地区。当地家庭有种植魔芋的传统,2015年该地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芋、有机肥、栽培与管理技术等,开展魔芋精粉加工与销售活动。随着魔芋产业的快速发展,该地实现了脱贫致富。

    1. (1) 简述该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小的主要原因。
    2. (2) 根据魔芋生长习性,分析当地利于魔芋种植的自然条件。
    3. (3) 说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当地魔芋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