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湘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 /第二章 区域发展 /第四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4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同步测试(...

更新时间:2024-01-18 浏览次数:4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1高一上·哈尔滨期末) 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读宁夏沙坡头草方格沙障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沙障的作用主要有(   )

      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②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③使用秸秆,降低沙障成本④增加蒸腾作用,提高降水量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2. (2) 修建图示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
      A . 保护铁路免受风沙掩埋 B . 减轻沙坡头荒漠化 C . 降低水土流失发生的几率 D . 提高秸秆利用效率
  • 2. 读我国新疆(土地总面积166.48万平方千米)荒漠化情况数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表1新疆的荒漠化土地类型(万平方千米)

    荒漠化土地

    耕地

    林地

    䓍地

    未利用土地

    合计

    面积

    2.35

    4.31

    50.54

    54.12

    111.32

    表2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万平方千米)

    水蚀

    风蚀

    冻蚀

    盐碱化

    12.53

    83.93

    5.24

    9.398

    1. (1) 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B . 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林木造成的 C . 荒漠化一定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 D . 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
    2. (2) 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风力,其次是流水 B . 控制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对防御荒漠化效果不明显 C . 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 D . 只要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
  • 3.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该流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黑河下游过去曾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地方,现在到处是荒漠戈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黑河下游地区草原退化、生态恶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 . 陡坡修筑梯田 B . 工业规模扩大 C . 水资源利用不当 D . 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2. (2) 为恢复黑河下游地区往日的生态,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

      ①上游推广节水灌溉
      ②中游建设河流防渗工程

      ③流域用水统一管理
      ④下游修建平原水库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4. 贵州省通过实施各类生态建设项目,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7万km2 , 提前超额完成“十三五”治理任务。下图为贵州省水土流失量等值线示意图(单位:吨/平方千米)。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 (1) 该省东西部水土流失量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 西部地区山地多,降水总量多 B . 东部地区海拔低,地形较平坦 C . 西部地区人口多,耕地比重大 D . 东部地区距海近,降水强度大
    2. (2) 治理该省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 )

      ①引进技术,推广无土栽培

      ②易地安置,缓解人地矛盾

      ③退耕还林,减少耕地面积

      ④打坝淤地,降低水流速度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5.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人心,“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成为共识。荒漠化防治的“中国答卷”举世瞩目,中国率先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2019年我国第七大沙漠库布齐沙漠有效治理沙区超过6400平方千米,绿化超过3200平方千米,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区城沙尘天气比20年前减少了95%。下图为库布齐沙漠区城示意图。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 (1) 库布齐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 . 引黄河水过度灌溉导致盐碱化 B . 滥砍滥伐,植被稀少 C . 河流众多,水土流失严重 D . 深居内陆,气候干燥
    2. (2) 对该地植物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 . 叶片宽大,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 B . 植株较矮能充分吸收地表水分 C . 根系浅,侧向根系发达 D . 具有耐旱的特点
    3. (3) 经过多年的生态修复,库布齐沙漠( )
      A . 森林已广泛覆盖 B . 土壤条件得到改善 C . 大力发展种植业,增加粮食产量 D . 沙尘天气已不复存在
  • 6. 近年来陕北黄土丘陵区积极实施封山退耕、植树种草战略开发决策,走出了一条在修复生态中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中修复生态的良性循环之路。下图示意陕北黄土丘陵区某流域2000年和2017年农户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有关该地农户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 坡度小的耕地面积增加 B . 果园面积增加比例最多 C . 林草地面积变化不大 D . 坡度大的耕地面积增加
    2. (2) 据图推测,该流域农户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当地( )
      A . 耕地质量有所好转 B . 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C . 农民经济收入提高 D . 水土流失状况已被遏制
  • 7. 农牧交错带指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草原牧区相连接的半干旱生态过渡带。下图为我国农牧交错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 (1) 农牧交错带有很强的过渡性,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过渡性表现为( )

      ①高原地形向平原地形过渡

      ②半干旱区向半湿润区过渡

      ③荒漠景观向草原景观过渡

      ④人口稀疏区向密集区过渡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2. (2) 农牧交错带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为( )

      ①耕地减少

      ②水土流失

      ③土地荒漠化

      ④物种多样性减少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二、综合题
  • 8. 读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年降水量分布图及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随距海距离的增加,该地区自东向西降水
    2. (2)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3. (3) 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的长期丧失,其实质是的退化。
    4. (4) 导致西北地区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地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 9.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该区域处于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过渡地带,水土流失严重。人们常用“穷山恶水”来形容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请推测该区域土壤矿物质颗粒平均粒径的空间变化,并简要说明原因。
    2. (2) 分析图示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3. (3) 有人建议该区域应大力植树造林。但有人认为,树木是“抽水机”,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