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长沙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

更新时间:2024-02-21 浏览次数: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 1. 对下边图片《社交网》理解正确的是(  )

    ①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②人们之间的关系构成错综复杂的社会网

    ③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单一的  
    ④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 中学生小张利用周末时间自愿协助社区工作者在其所居住的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这启示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要做到(  )

    ①牺牲个人利益,在物质上给予他人支持和关怀 
    ②主动了解和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参与实践

    ③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④减少课堂学习,重视社会实践活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3. 某市委网信办联合教育局开展绿色网络进校园活动,开展了很多师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活动,影响覆盖网民千万人次。这有利于( )

    ①培育高素质、敢担当、负责任的优秀网民 
    ②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③让所有人拒绝网络乱象避免受到网络伤害 
    ④帮助青少年健康上网,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4. 《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网络保护第64条规定:“要求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对此,同学们纷纷发表评论。以下评论正确的是( )

    ①小闽:“网络打开新的交往通道,我们可以和任何人网上交往。”

    ②小福:“虚拟世界的交往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可能带来危害。”

    ③小周:“网络交往有陷阱,未成年人的判断能力还有待提高。”

    ④小莉:“互联网无所不能的,现代人的网络素养都非常的高。”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5. 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在中国空间站开展了“天宫课堂”第四次授课,球形火焰、奇妙“乒乓球”和动量守恒等精彩的实验项目,再次开启了全国中学生太空知识的奇幻旅程,点亮了很多同学探索宇宙的梦想。这能帮助同学们认识到( )

    ①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只有网络才能让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

    ③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④网络极大促进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十字路口:行人、车辆各行其道,有序同行;电影院:禁止喧哗,保持安静;考场上:诚信考试,公平竞争……这说明( )

    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②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③人人都能遵守社会秩序 
    ④社会规则限制了人们的自由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据媒体报道,某地一女子挡在高铁列车门口,要高铁等她老公到了再发车;还有某乘客因坐过站,抢拽公交车方向盘,强行要求司机停车。初二某班的同学就少数人对规则的漠视展开了一次大讨论,你的发言可以从 等方面展开。( )

    ①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 
    ②我们要敬畏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③学会自律,时刻自觉地遵守规则 
    ④改进与自己利益有冲突的规则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8. 对以下古文的解读正确的是( )

    序号

    古文

    解读

    不学礼,无以立

    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敬人者,人恒敬之

    要互相尊重、互敬互爱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要平等对待他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要学会换位思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卢女士在电梯口张贴出因家庭聚会可能会给四邻带来不便致歉信,这一举动得到邻居们的纷纷点赞。这提示我们( )

    ①尊重他人一定能获得满足感、成就感 ②相互尊重利于减少摩擦,化解纠纷

    ③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④尊重利于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下列案例与违法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

    案例

    违法行为类别

    ①小王因饲养的宠物狗经常扰民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

    民事违法行为

    ②某公司因擅用方某照片进行商业宣传被判赔偿500元。

    行政违法行为

    ③聂某某因非法狩猎野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刑事违法行为

    ④小强的爸爸因违规停车被交警依法处以200元罚款。

    行政违法行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某中学八年级学生伟伟在放学路上被两名男生堵截。四下无人,他们手里拿着板砖,恶狠狠地向伟伟要钱。下列应对办法中,最妥帖的是( )
    A . 大声呼救,寻求帮助 B . 息事宁人,自认倒霉 C . 假意顺从,事后报警 D . 以命相搏,殊死反抗
  • 12. (2021八上·漳州期中) 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13、14、15每题8分,16、17每题14分,共52分)
  • 13. 【尊重他人 从我做起】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重视对青少年的礼仪教育,强调“为人子, 方少时;亲师友, 习礼仪”。孟子说:“敬人者, 人恒敬之。”尊重是相互的,尊重从我做起。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做到尊重他人?

  • 14. 【亲近社会 热心公益】

    2022年度全国“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中,梁子仪同学成为湖南唯一入选者。早在2015年,梁子仪便作为湖南最小的文化志愿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文艺特长,先后走进长沙特教学校、敬老院,奉献自己一片爱心;到省博物馆、展览馆进行义务讲解;作为团员志愿者到社区打扫卫生、清扫街道,到长沙银行协助老人办理业务;连续多年与湖南文化志愿服务团队远赴祖国边陲青海互助、新疆喀什、吉林延吉等地,实施文化和旅游部“春雨工程”志愿服务活动。在她的影响下,她和她的同学们一起让爱心接力,多次走进长沙第一福利院和唯爱特殊儿童中心关爱自闭儿童。

    结合上述材料,请谈谈梁子仪同学入选全国“新时代好少年”的理由。

  • 15. 【网络生活 合理利用】

    元旦假期里,中学生小明利用故宫博物院公众号上的小程序“云游故宫”,AR探索开启游览新体验。小明对故宫产生了浓厚兴趣,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看到“新冠疫情蔓延,故宫关门大吉”的相关链接,小明不轻信、不转发。看到一款关于古代人物的网络游戏,小明忍不住点进去玩了起来,不知不觉玩了两小时,想起当天的学习任务还没开始叹了口气。

    联系所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请你对小明的网络生活进行简要分析。

  • 16. 【法律护航 健康成长】

    材料一:某市未成年人犯罪中存在的不良行为类型及比例(抽样)

    材料二: 《今日说法》曾采访过一个青少年犯罪团伙的“老大”林林,获知了林林的犯罪经历。

    林林:我叫林林,今年17岁。读初一时,由于成绩不好我开始经常旷课去网吧和营业性歌舞厅,并在那里结识了一批社会上的小混混。零用钱不够花,我就去勒索同学的钱。后来我索性辍学了,在社会上打拼的过程中,我组建了一个由10多个人组成的团伙,他们的年龄都与我差不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结伙抢劫18起,故意致人重伤4起,劫得财物约6万元。

    记者: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待林林的将是法律的处罚。

    1. (1)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 (2) 林林的犯罪经历对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有什么警示?
  • 17. 【生活加减法】

    材料一:“双减”,即有效减轻义务教有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拉。面对“双减”,需要我们改变学习方式,有限生活状态,打开既定格局,争做生活“加法”,如:给实践加点“广度”,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给行为加点“限度”,预防违法犯罪;给生命加点“高度”,文明有礼显素质。

    材料二: 《父与子》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亲情漫画之一。

    1. (1)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材料中提到的生活“加法”各提供一条理论依据。
    2. (2) 请你为上面这幅《父与子》的漫画补写一个结局,并从诚信的角度,谈谈你为什么写这个结局。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