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观音片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3-13 浏览次数: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 1. 国庆节到了,某学校4名学生志愿者来到一个易堵路口通过文明交通劝导的方式协助民警疏通交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助力文明交通,庆祝祖国生日。这有利于( )

    ①感受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成长

    ②融入社会生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③成为合格公民,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④获得社会经验,养成亲近社会行为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2. (2021八上·河源月考) “文明城市聚于小我,和谐凯里美于大家”。创建文明城市离不开你我他。这是因为(   )
    A . 社会是个人的有机组成部分 B .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C . 政府更加重视文明创建活动 D .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 3. 以下生活情境与其解读相符的是( )
    A . 小利在上学放学路上主动清捡垃圾保护环境,有利于养成亲社会行为 B . 小勇把好友写的文章署上自己姓名后发表说明小勇有法治观念 C . 小黄在家里常常偷偷地玩网络游戏到深夜可以看出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D . 小菲在乘坐摩托车不戴头盔安全抵达外婆家,可见规则只会限制自由
  • 4. 为了培养实践能力和亲社会行为,某中学号召同学们利用假期开展相关活动。下列行为符合该号召的是( )

    ①清扫社区和街道卫生,美化环境

    ②去博物馆义务讲解,传播历史文化

    ③组织义务植树活动

    ④宅家看电视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5.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以“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一一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于11月8日至10日举行,广邀全球各界代表齐聚乌镇,谋合作图共赢,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开放包容、安全稳定、富有生机活力的网络空间。这表明( )
    A . 网络无所不能,数字主宰世界 B . 网络促进经济,数字才有活力 C . 网络推动民主,政治文明发展 D . 网络人际交往,打破时空限制
  • 6. 小刘收接到了一条“社保局”发过来的短信,短信提示小刘的社保卡账户已过期,需要办理重新激活才能正常使用,短信内附带了一个激活链接。如果你是小刘,你的合理选择是( )
    A . 立即点击链接,提供个人信息 B . 填写虚假信息,以免上当受骗 C . 积极转发短信,告诉别人点击 D . 增强自我防护,认真咨询举报
  • 7. 如今,随着社会数字化,网络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下图启示我们( )

    ①严格自律不再上网

    ②正确使用网络不沉迷

    ③增强自制理性上网

    ④只在学习有关事上网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8. (2018八上·黄陂期中) 小红暑假要去西安旅游,坐什么车次好呢?她想到了网络,查到了合适的车次,又把西安的旅游网点浏览了一遍,还在地区聊天室里认识了一位西安的朋友,为她介绍了交通食宿方面的问题。小红的西安之行非常顺利。这说明了(    )
    A . 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B . 网络可以解决任何问题 C . 通过网络结交朋友是最好的方式 D . 网络里面的信息都是真实的
  • 9. 近年来,昆明市着力健全旅游行业诚信体系。2023年3月,10家旅行社、2名导游因游客接待量排名前十且当月无违法违规无旅游投诉记录,登上红榜,17家旅行社因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被行政机关警告并罚款,被列入黑榜。这启示我们要( )

    ①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②勇于逃避诚信惩戒

    ③以“见利思义”为耻

    ④牢固树立诚信意识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④
  • 10.  2023年10月13日,南山法院依法对孙卓、符建涛被拐案一审公开宣判:两名被告人分别获刑5年、2年,并处民事赔偿80多万。该案的成功宣判,充分彰显了依法治国中法治的权威性。这表明( )

    ①任何犯罪行为都应受到法律制裁

    ②审判机关应保护公民的一切权益

    ③任何违法行为都将受到刑罚处罚

    ④一切违法行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下列张三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的是( )
    A . 张三因和李四以前有矛盾将李四眼部打伤,经法医鉴定伤情为轻微伤,张三涉嫌殴打他人被行政拘留十日; B . 张三和李四发生纠纷,李四向人民法院依法提起民事赔偿诉讼,要求张三赔偿医疗费用2000元; C . 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张三赔偿李四医疗费用及诉讼费用2300元,张三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被法院依法行政拘留 D . 张三在厂子里盗窃钢材三吨,价值一万元,案发后,张三涉嫌盗窃被依法刑事拘留
  • 12. “眼见未必为实,有图有视频不一定有真相。”这折射出当下网络谣言传播的新特征。调查显示,短视频已成为谣言传播的新渠,传播方式在变革,传谣手段在升级。这启示青少年要( )
    A . 学会辨别网络信息 B . 善用网络完善自我 C . 与时俱进学会创新 D . 强化网络监管力度
  • 13.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因为有红绿灯和交通规则的指引,人们过马路时井然有序,避免了很多交通事故的发生。这启示我们( )
    A . 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规矩办事 B . 没有车辆时可以横穿马路 C . 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 D . 要遵守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 14. 《有一种尊重,叫做“收到请回复”》这个帖子火了,很多网友转发并评论。文中有一句话“‘收到’是一种尊重,懂得尊重他人,人品不会差。”这启示我们( )

    ①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②我们要注意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③尊重是相互的,能促进社会进步

    ④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立刻回复他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5. 中华民族是文明古国,也是礼仪之邦。讲礼貌,重礼仪,可减少彼此误会化解矛盾,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温暖。礼貌礼仪( )
    A . 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内涵与良好修养,减少个人的风采与美丽 B . 是文明交往的前提也是法律的要求,表现为谦虚恭敬的态度言行 C . 需要我们对传统习俗的传承,更需要我们对外来习俗的排斥拒绝 D . 能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增添魅力,甚至代表一个民族的素养
  • 16. 据统计,在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在学校时无心求学、纪律意识淡薄,其中一部分青少年由于好奇而坠入毒品的深渊,一部分青少年由于沉溺于色情网站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说明( )

    ①在学校如果不遵守纪律、不努力学习,长大后一定会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②青少年要增强规则意识,杜绝不良行为

    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④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二、简答题(16分)
  • 17. 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研学活动要因地制宜,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在与日常活动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
    1. (1) 结合亲身经历,你认为参加研学活动对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什么意义?
    2. (2) 请你选择一个领域,策划一次研学方案。

      ①研学内容:(选择填写一种)

      (例如:赏“变脸”——感受四川传统剧种之美,感受古老魔法与游戏的融合。)

      ②研学目的:

      ③研学成果设计:(设计一种展示收获的具体形式)

三、辨析题(判断以下观点正确与否,并说明理由)(12分)
  • 18. 结合下列材料,分析相关问题。

    信息化的社会,数字化的生活:购物网站总能“猜你喜欢”,旅游APP总能“奉上攻略”,搜索引擎总能“查你所需”……

    材料一:“猜你喜欢”数据背后的技术支持:网络机器人(俗称网络爬虫)是一种数据搜集技术,能自动高效地浏览网络抓取所需数据,为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提供便利。

    材料二:“网络爬虫“技术背后的安全隐患:某科技公司未经用户许可,利用爬虫技术长期保存用户的账号与密码在自己租用的服务器上,并出售获利。最终,该公司被处罚金,被告人周某翔等人获刑并处罚金。

    材料三:“数字时代”安全背后的法律边界:近几年我国连续出台并实施了《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填补了法律空白。

    据此,有人说: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科技更是如此。请结合材料对这一观点进行分析。

四、综合分析题(24分)
  • 19.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方针,结合一下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科学立法)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立法法,被称为是“管法的法”,它是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

    材料二:(公正司法)2023年10月8日,久其软件公司收到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某国家机关下发的《刑事判决书》。根据判决书,公司员工许某某、黄某某、冯某、夏某某、施某某因利用职务便利非法侵占公司利益,被判处有期徒刑,并需分别按照一定比例退赔公司经济损失人民币595.83万元。

    材料三:(全民守法)无规矩不成方圆,不违法是我们行为的底线。某省一男子先后多次虚报险情,拨打110、120、119等电话,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8日。

    1. (1) 根据材料一,请你从改进规则的角度说明我国修改法律的原因。
    2. (2) 新学期,班主任带领全班同学按照立法程序起草班规:先由学生代表组成起草小组,拟定班规草案,再召开班委会对班规草案逐一审议,然后打印审议后的草案引发学生广泛征求意见,最好召开班会由全班同学表决通过生效。假如你是班规起草组成员,写一条你最拟定的班规。
    3. (3) 根据材料二,该刑事判决书由哪个国家机关做出?本案中的主刑是什么?
    4. (4) 犯罪是我们成长路上最凶险的陷阱。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青少年应该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5. (5) 该男子的行为属于:(选填“民事”“行政”)违法行为。他的行为给我们那些警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