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重点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更新时间:2024-01-10 浏览次数:1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
  • 1. 下列描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速度大,速度的变化量也一定大 B . 位移、速度、时间都是矢量 C .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几何中心重合 D .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产生的
  • 2. 下列物理量的单位中,属于基本单位的是( )
    A . B . C . D .
  • 3. (2020高一上·辛集月考) 一质点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 ,加速度 ,当a值不断减小直至为零时,质点的(    )
    A . 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减小 B . 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增大 C . 速度不断增大,当 时,速度达到最大值,位移不断增大 D . 速度不断减小,当 时,位移达到最大值
  • 4. 短跑运动员进行训练时,常常会将阻力伞绑在腰间来对抗阻力以提高核心力量。该项训练具有易操作,不易受伤,阻力大小易控制的特点。如图所示,当阻力伞全部打开时,阻力伞的中心轴线保持水平,共根伞绳,每根伞绳均与中心轴线的夹角为 , 阻力伞所受的空气阻力为 , 该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每根伞绳承受的拉力约为( )

    A . B . C . D .
  • 5. 如图所示,某物体由点静止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从释放到落地的轨迹刚好被分成长度相等的四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 B . 物体通过每一段的速度增量 C . 物体从的平均速度等于其经过点的瞬时速度 D . 物体从的时间是从的时间的两倍
  • 6.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的作用,的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和物块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由此两图线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分别为( )

    A .   B . .  . C .  . , D .  
  • 7. (2017高一上·天津期末)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轻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 0 B . C . g D .
  • 8.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 , 以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 则图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 9.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水平恒力作用在小车上,使小车和木块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质量为 , 木块质量为 , 重力加速度为 , 它们的共同加速度为 , 木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则在运动过程中( )

    A .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 B . 木块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C .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D . 小车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 10. 甲、乙两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单行道上,甲在前、乙在后同向行驶。某时刻两车司机听到前方有事故发生的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刹车,两车刹车后的图像如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时,两车的速度为 B . 时两车未发生碰撞,则此时两车相距最远 C . 若两车发生碰撞,则碰撞时间可能发生在之后的某时刻 D . 若两车并未发生碰撞,则开始刹车时两车之间的间距一定大于
  • 11. 如图甲所示,某人通过动滑轮将质量为的货物提升到一定高度处,动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均不计,货物获得的加速度与竖直向上的拉力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图线与纵轴的交点的绝对值为 B . 图线的斜率在数值上等于物体质量的倒数 C . 图线的斜率在数值上等于物体质量倒数的 D . 图线与横轴的交点的值
  • 12.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两物体叠放在竖直弹簧上并保持静止,用大小等于的恒力向上拉 , 运动距离时,分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刚分离时,弹簧长度等于原长 B . 刚分离时,它们的加速度为 C . 弹簧的劲度系数等于 D . 分离前,它们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
  • 13. 某质点做曲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质点运动到某一点时的速度方向是该点曲线的切线方向 B . 在任意时间内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路程 C . 在任意时刻,质点受到的合力可能为 D . 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 14. 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顾客开始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后来受到两个力作用 B . 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C . 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 D . 顾客对扶梯作用的方向先指向右上方,再竖直向上
  • 15. (2023高一下·富锦月考) 一盏电灯重力为G,悬于天花板上的B点,在电线O处系一细线OA,使电线O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 OA与水平方向成角,如图所示,现保持O点位置不变,使角由缓慢增加到 , 在此过程中(  )

    A . 电线上的拉力逐渐增大 B . 细线上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C . 细线上拉力的最小值为 D . 细线上拉力的最小值为
  • 16. 如图所示,小球甲从距离地面高度为处以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同时小球乙从距离地面高度为处开始自由下落,小球运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球乙落地前,两小球的速度差保持恒定 B . 小球甲、乙运动时到达空中的同一高度 C . 落地前的运动过程中小球甲、乙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D . 至小球乙落地时,甲、乙两球相距
  • 17. 质量的煤块在大小恒定的水平外力作用下,冲上一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从右向左以恒定速度运动。从煤块冲上传送带开始计时,煤块的图象如图所示,选向右为正方向。已知内水平外力与煤块运动方向相反,内水平外力仍然与煤块运动方向相反, , 则( )

    A . 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B . 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C . 内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黑色痕迹为 D . 内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黑色痕迹为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7分。
  • 18.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贴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 , 将三根足够长的细线的一头打一个结。结点为 , 另一头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细线的拉力

     

    1. (1) 下列钩码个数,能使实验完成的是____ 。
      A . 钩码的个数 B . 钩码的个数 C . 钩码的个数 D . 钩码的个数
    2. (2) 在拆下钩码和细线前,需要做的步骤是____ 。
      A . 标记点的位置 B . 记录三根细线的方向 C . 量出三段细线的长度 D . 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3. (3) 在作图时,你认为图____ 可能是正确的。
      A . B .
  • 19.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

     

    1. (1) 本实验主要应用的方法是____ 。
      A . 类比法 B . 假设法 C . 理想实验法 D . 控制变量法
    2. (2) 在保持小车受力相同时,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 。
      A . 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有砝码的小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 . 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后,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 . 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D . 为得出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而作出图像
    3. (3) 图乙是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图线,其中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 。
      A . 补偿阻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 B . 补偿阻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 C . 砝码及砝码盘总质量不满足远远小于小车总质量 D . 砝码及砝码盘总质量不满足远远大于小车总质量
    4. (4) 第三小问中,图线在末端弯曲的原因是____ 。
      A . 补偿阻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 B . 补偿阻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 C . 砝码及砝码盘总质量不满足远远小于小车总质量 D . 砝码及砝码盘总质量不满足远远大于小车总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