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营口市第二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3-11 浏览次数: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如图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火炬“薪火”,下列有关火炬的设计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 . 火炬主体材料采用1070铝合金旋压成型工艺 B . 火炬的主要燃料是生物质燃气,清洁安全可靠 C . 火炬表面经过阳极氧化处理,抗腐蚀性极佳 D . 火炬传递路径经过精心设计,精彩纷呈,展现独特魅力
  • 2. 为了保护环境,我国自2021年1月1日开始实行升级最强限塑令,餐饮行业各大商家必须使用纸质吸管等替代餐具。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 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B . 节日期间燃放烟花爆竹 C . 推广电动车,绿色出行 D . 废旧电池分类回收
  • 3. 下列实验室制取CO2的部分实验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
    A . 取用固体 B . 倾倒液体 C . 连接装置 D . 收集验满
  • 4. CO、CO2和CaCO3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表现出CO的氧化性 B . ②可通过与氧化铜反应实现 C . ③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 D . ④可通过与盐酸反应实现
  • 5. 化学学习中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 .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 . 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D . 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发生变化
  • 6. 使用智能手机 APP 采集环境中的压强数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使用激光笔引燃烧杯内的红磷,红磷燃烧前后测得压强曲线如图 2 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通过图 2 数据可分析出红磷燃烧不能耗尽瓶内氧气 C . 曲线 a→b 说明红磷燃烧放出气体 D . 装置内温度,c 点和 a 点相同
  • 7. 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之一,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表示氯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 生成物有两种 C . 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是2∶1 D . 反应前后氯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
  • 8. (2019九上·合肥期末) 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P处,火柴被加热但不能燃烧,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实验现象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B . P处火柴不能燃烧是因为水蒸气隔绝了氧气 C . 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 D . 加热铜管的目的是产生高温水蒸气
  • 9. 空间站中每滴水都弥足珍贵,空间站核心验里的废水处理系统把航天员产生的废水收集起来,经特殊处理后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银离子消毒,此过程发生化学变化 B . 途径①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途径②水分子发生了变化 C . 催化改变了反应条件,能使反应生成更多的氧气 D . 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3%,每滴水都弥足珍贵
  • 10. (2022·大连)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返回舱的“避火衣”是由钛合金等材料制成。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钛属于金属元素 B . 钛元素符号为Ti C . 钛的原子序数为22 D . 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g
  • 11. 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解决地球能源危机。已知“”是指原子核内含有个质子、个中子的碳原子,则“”所指的氦原子核内(  )
    A . 含有个质子,没有中子 B . 含有个质子,个中子 C . 含有个质子,个中子 D . 含有个中子,没有质子
  • 12. (2022·富拉尔基模拟) 2022年冬奥会在我国北京举办。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分子结构形似奥运五环,宽度只有1.2nm,被认为是世上最小的五环标志——奥林匹克烯(C19H12),它的结构如图所示,有关奥林匹克烯说法正确的是(   )

    A . 奥林匹克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B . 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C . 每个奥林匹克烯分子中含有6个氢分子 D . 奥林匹克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 13. 在如图气密性良好的装置中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往2支试管中分别缓缓注入5mL紫色石蕊试液和5mL澄清石灰水。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左边试管内液体变红色 B . 右边试管内石灰水有浑浊现象产生 C . 充分反应后,U型管中的液面左边高于右边 D . 相同体积的水和石灰水,石灰水吸收的二氧化碳较多
二、非选择题
  • 14.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氩气
    2. (2) 2个汞原子
  • 15. 化学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第19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最大的亮点当属“绿色环保”理念,由数字火炬手组成的“数字人”与现场最后一棒火炬手,点燃杭州亚运会“钱江潮涌”主火炬塔(如图),这是亚运会历史上第一次采用碳废(“碳废”指的是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再生技术,实现零碳甲醇点燃亚运圣火。结合已学知识回到相关问题。

    1. (1) 二氧化碳大量排放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2. (2) 甲醇燃烧的产物与石蜡燃烧的产物相同,请写出甲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6. 现有A、B、C、D、E、F 六种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用六个圆圈表示这六种物质,用“一”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图中表示了物质间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D、F常温下为气体,B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F具有还原性,C、E是黑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F
    2. (2) 写出D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
    3. (3) 写出E在B中燃烧的现象:
  • 17. 下图是水厂利用水库中的水生产自来水的主要流程:

    1. (1) A池中通过(填操作名称)除去水中的固体杂质。在实验室进行该操作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2. (2) 吸附池中使用(填物质名称),是利用它除去水体中颜色和异味。
    3. (3) 为检验用户端获得的自来水是否为硬水,取少量的自来水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有现象产生,证明该水为硬水。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 18. 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自然资源。如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的流程,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 (1) 空气中分离出的X气体为(填名称)。
    2. (2) X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 (3) 在合成氨气的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 .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B . 化工生产中使用的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C . 化工生产中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化工产品
  • 19. 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 (1) 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 (2) B装置的优点是。装置G与装置(填字母)具有同样的优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择固体药品是(填写名称),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向收集到气体的集气瓶中伸入带火星木条没有复燃,可能原因是

      A.试管口没有放棉花团                     B.收集氧气前集气瓶中未装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4. (4) 若用图H检验某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时,瓶内应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则气体应从(填a或b)通入。
  • 20.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甲醛常温下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具有防腐杀菌功能,35%-40%的甲醛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可用来浸制生物标本,给种子消毒等,但不能用于保鲜虾仁、鱿鱼等食品。在纺织品加工过程中,向助剂中添加甲醛,能防皱、防缩、防褪色等,但穿着或使用时会释放甲醛。《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 18401 -2010)规定纺织品甲醛最大残留量如下表:

    项目

    A类

    B类

    C类

    甲醛含量(mg/kg)

    20

    75

    300

    甲醛可用于生产脲醛树脂、酚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等胶黏剂。这些胶黏剂生产工艺简单、性能良好、价格低廉,广泛应用于装修材料,但会缓慢释放出甲醛。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 - 2002)规定,甲醛均值浓度不得超过0.10mg/m3。如图是3个房子在7个时间点测定的甲醛均值浓度。

      

    甲醛还能用于合成有机材料,这些材料性能优良,在工业机械、汽车制造、电子电器、日常用品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1. (1) 甲醛的物理性质有(写一条即可)。
    2. (2) 按照国家标准,B类衣服中甲醛的含量不得超过mg/kg。
    3. (3) 装修后的房子通风6个月,甲醛含量(填“符合”或“不符合”)国家标准。
    4.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 . 通风换气可降低室内甲醛含量 B . 甲醛是防腐剂,但不能用于食品保鲜 C . 甲醛有百害而无一利,应禁用甲醛。
  • 21. 化学兴趣小组对燃烧条件进行了探究。

    1. (1) 【探究一】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通过长颈漏斗加入80℃的热水,并将燃烧匙上的红磷和白磷都淹没,然后连接注射器并推动注射器活塞,将部分热水压回长颈漏斗,使白磷和红磷露出水面。

      【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白磷有剧毒,能与高锰酸钾反应。

      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的现象是
    2. (2) 实验后从长颈漏斗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目的可能是
    3. (3) 【探究二】在老师指导下,实验小组分别用酒精和柴油探究燃烧的条件,查阅资料如下:

      表1:各物质的着火点和沸点

      物质

      着火点(℃)

      沸点(℃)

      酒精

      423

      48

      柴油

      220

      400

      实验中发现用火柴可以点燃酒精,但柴油很难被点燃。研究小组通过高温传感器测得燃烧匙内柴油的温度与燃烧情况如表2。

      表2:燃烧匙内柴油的温度

      燃烧匙内柴油温度

      345℃

      507℃

      柴油是否燃烧

      不燃烧

      燃烧

      【资料】酒精、柴油等液体燃料在燃烧时先汽化为气态,然后气态的燃料再开始燃烧,燃烧放出的热量促使液体燃料不断汽化,不断燃烧下去。

      结合小组的实验,请分析火柴很难点燃柴油的原因

    4. (4) 研究小组将内有燃着的酒精的燃烧匙移至冰面上面(没有浸没),观察到的现象是,请分析原因
  • 22. (2023·安徽模拟) 某一户居民家用燃料的使用历程如图所示。

    1. (1) C4H10、C3H8两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填化学式);
    2. (2) 科研人员发现,在一定条件下,CO2和H2的反应能生成甲烷(化学式CH4)和水。若制取甲烷1.6g,至少需要消耗二氧化碳多少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