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长沙市华益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4-01-08 浏览次数:2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第1至10题为单项选择题,第11、12题为双选题,选项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 1. 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教室高约为6m B . 人正常步行速度为5m/s C . 正常人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约为70次 D . 人的正常体温为39℃
  • 2. (2023八上·期末) 在加勒比海红树林中,科学家发现最大的细菌——华丽硫珠菌,形如一根细绳,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如图所示,其长度l为(   )

    A . 2 cm B . 2.0 cm C . 2.00 cm D . 2.000 cm
  •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 B . 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C . 零刻度线已磨损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长度 D . 在测量中,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以避免
  • 4. 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博士乘组”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顺利完成五个月的太空任务安全回家了!如图是返回舱在打开降落伞着陆时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地面为参照物,返回舱内的航天员是静止的 B . 以返回舱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C . 以降落伞为参照物,返回舱是静止的 D . 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降落伞是运动的
  • 5. 10月26日,我校八年级举办了“乐在其中,琢玉成器”自制乐器学科活动,同学们制作了各式各样的精美乐器,如图是一位同学在吹奏用PVC管制作的笛子。下列对吹奏笛子时涉及的声学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 . 笛声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 . 笛声的音调越高,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快 C . 手指按住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D . 优美动听的笛声不一定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 6. 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的特性。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 B . 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 C . 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 D . 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
  • 7. 下列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    )
    A . 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可以离开液体读数 B . 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表面相平 C . 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紧贴容器壁或容器底 D . 测沸水温度时,可以用体温计代替实验室温度计
  • 8. 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是小华同学经历的生活场景,其中为了减缓蒸发的是(    )
    A . 使用酒精灯加热,不使用时盖上灯帽 B . 把洗过的衣服晾晒在通风处 C . 帮爷爷将收割的稻谷摊开晾晒 D . 洗完头发后使用电吹风吹干
  • 9. 暑假,小益在两只透明玻璃杯中分别倒入了半杯冰水和开水,细心的小益看到两个杯子的杯壁上都有小水珠,当时她很困惑,直到八年级学习了《物态变化》的知识,她才恍然大悟。对上述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水珠都出现在玻璃杯内壁 B . 装冰水的玻璃杯外壁上有小水珠 C . 小水珠都是冰熔化形成的 D . 小水珠是空气液化形成的
  • 10. 《墨经》中最早记载了小孔成像现象,如图为书中绘制的示意图,下列现象与小孔成像形成原理不同的是(    )

    A . 月食 B . 阳光下的树影 C . 玻璃幕墙反光 D . 手影游戏
  • 11. 姐姐和弟弟在同一所学校上学。某一天吃过早餐后,姐弟俩约定从小区门口出发去学校大门口会合。作出他们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分别如图中的两条实线所示,弟弟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弟弟比姐姐晚5min离开小区 B . 弟弟和姐姐的平均速度相同 C . 姐姐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弟弟和姐姐行走时的速度相等,均为100m/min
  • 12. 诗词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对下列诗词中所包含的物理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亮是自然光源 B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 C .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D . “白日黄流涨渭城,三更风紫尽成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10空,每空2分,共20分)
  • 13. 2023年9月23日晚,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举行,伴随着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冉冉升起,观众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国旗,是因为光射到国旗上发生了反射;在一场日本对伊朗的乒乓球赛中,现场观众为伊朗队加油呐喊,使伊朗队员士气大涨,信心倍增,这是利用了声波传递。2023年10月22日,第四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在杭州开幕,在一场盲人田径比赛中,工作人员提醒现场观众保持安静以免对参赛选手造成干扰,这是在减弱噪声。
  • 14. 小华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物理课本的长度进行了多次测量,测量结果分别是26.11cm、26.13cm、26.67cm、26.13cm,请你判断小华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为cm,他测得物理课本的长度应该记为cm。
  • 15. 在青藏铁路的建设中,我国科技工作者将“热棒”插入冻土,成功解决了“冻土工程”这一世界性难题。如图所示,热棒是碗口粗细的铁棒,高出地面约2m,在路基下还埋有5m,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封装有适量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是: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氨(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变成气态氨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散热,气态氨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又流入了棒底。这样不断循环,避免冻土融化造成路基崩塌。冬天覆盖在青藏高原上的皑皑白雪,在气温低于零摄氏度时,也会慢慢变少,是因为雪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

       

  • 16. 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与水平面成30°角射来,小益想利用一块平面镜将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反射入一口枯井中,则反射角大小为,当大太阳光与水平面夹角为60°时,仍然要使太阳光竖直反射入井中,镜面与水平面夹角大小为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7题2分,第18题4分,第19题6分,第20题6分,第21题6分,第22题7分,共31分)
  • 17. 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40°,请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 18. 小华同学利用音叉和乒乓球做了如下实验:

    1. (1) 敲击音叉,让发声的音叉接触竖直悬挂的乒乓球(如图所示),乒乓球被弹开,这个现象说明
    2. (2) 相比第(1)次实验,小华用更大的力度敲击音叉,他发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更大,此时他听到音叉声音的(填声音的特性)也随之改变。
  • 19. 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 (1) 由图可知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 (2) 斜面各段长度如图所示,实验测得AB段时间tAB=1.6s,AC段时间tAC=2.4s,则AB段平均速度vAB= m/s,BC段平均速度vBC=m/s。
  • 20.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物质的熔化规律。

    1. (1) 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选填“A”、“B”或“C”);
    2. (2) 下列措施不能使物质受热均匀的是____;
      A . 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 B . 通过水给试管加热 C . 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物质中
    3. (3) 根据实验数据绘出该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21. 小益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的立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路径。

    1. (1) 图甲中,用激光笔让一束光沿着EO平行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在纸板上画出光路,再次改变EO的方向,重复上述实验,取下纸板,用量角器量出光线EO与(选填“ON”或“CD”)的夹角,即为入射角,记下数据,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2. (2) 小益让激光笔发出的激光沿EO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先不折转光屏时,ON右侧光屏上能观察到反射光线OF,再将右侧光屏沿ON向后转动,如图乙所示,右侧光屏上观察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3. (3) 小益让激光沿甲图FO方向入射,反射光线沿OE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
  • 22. 小华和小益在合作“探究水在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当水温超过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如表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时间/min

    8

    9

    10

    11

    水的温度/℃

    90

    92

    95

    97

    99

    100

    100

    100

    水的温度/℃

    99

    99

    99

    99

    表一

    表二

    1. (1) 水沸腾的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该时刻温度是℃;
    2. (2) 根据表一中的数据,在图乙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结合数据和图像可知,水在沸膦过程中吸热,温度
    3. (3) 在记录完表一中的数据后,小益悄悄做了一个举动,并记录了几组数据,如表二所示。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小益可能做了下列哪一操作____。
      A . 往烧杯中加了少量水 B . 撤去了原本盖在烧杯上的纸盖 C . 减小火焰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6分、第24题7分,共13分)
  • 23. 10月29日7:30分,随着清脆的发令枪响,2023长沙马拉松在芙蓉中路贺龙体育中心东广场正式起跑,跑友们用快乐的脚步丈量星城,用拥抱的姿态感受山水洲城的魅力。赛事设置马拉松(42.195公里)、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欢乐跑(5公里)三个项目。我校跑步爱好者彭老师参加了马拉松(42.195公里)项目。沿途每隔5km会有提示牌,她7:30起跑后,在8:45到达15km提示牌处。求:
    1. (1) 该老师从起点到15km提示牌处的平均速度;
    2. (2) 若该老师以此平均速度匀速跑完全程(以42公里计算),几点可以到达终点?
  • 24. 2023年3月11日,我国“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着“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圆满完成国际首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潜科考任务,顺利返回三亚。本航次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运维体系走向成熟、稳定,将我国载人深潜科考由马里亚纳海沟拓展到全球多个深渊海沟,开启了“奋斗者”号国际合作和万米载人深潜新征程。某次“奋斗者”号潜水器执行完科考任务在“探索一号”科考船正下方匀速竖直上升过程中,静止在平静海面上的“探索一号”科考船借助超声波测位仪对潜水器进行定位(示意图如下),若科考船每隔31.3s发出一次超声波信号,“探索一号”科考船在第一次发出超声波信号1.4s后接收到“奋斗者”号潜水器反射回来的信号,“探索一号”科考船在第三次发出超声波信号1.2s后接收到“奋斗者”号潜水器反射回来的信号,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求:

    1. (1) 若搭载“奋斗者”号的“探索一号”科考船在靠近三亚附近海域时以每小时15海里的航速返回三亚,5小时航行多少千米?(1海里等于1852米)
    2. (2) “奋斗者”号潜水器遇到科考船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时,距离科考船多少米?
    3. (3) “奋斗者”号潜水器执行完任务匀速竖直上升过程中的速度为多少米每秒?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