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

更新时间:2024-01-15 浏览次数:1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题目
  • 1. (2022·临沂)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对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鲫鱼的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适于在水中呼吸 B . 青蛙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辅助肺呼吸 C . 蜥蜴的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D . 鸟有气囊,在飞行时可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
  • 2. (2022八上·乾安期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成语也蕴含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能体现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
    A . 飞蛾扑火 B . 金鸡报晓 C . 作茧自缚 D . 老马识途
  • 3. (2022·福建) 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与“蜘蛛结网”相同的是(  )
    A . 小狗算数 B . 老马识途 C . 蜜蜂采蜜 D . 海狮顶球
  • 4. (2022·咸宁) 白鹤是一种珍稀濒危鸟类,是我国重点保护物种。下列关于白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白鹤胸肌的两端都附着在同一块胸骨上 B . 白鹤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C . 白鹤前肢变成翼是适于飞行的唯一特征 D . 白鹤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 5. 2018年12月11日-16日,第14届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在杭州举行。本届比赛的吉祥物是水母Jelly,上一届的是旗鱼Splasher。小乐用如图表示水母和旗鱼的特征关系,并写出了Ⅰ区、Ⅱ区和III区所代表的特征,其中正确的是( )

    A . I区:体内无脊柱 B . I区:用肺呼吸 C . III区:体温恒定 D . III区:胎生哺乳
  • 6. (2022·江西) 下列生物与其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构,对应正确的是(   )
    A . 蛔虫——相似的体节 B . 蚯蚓——角质层 C . 河蚌——湿润的体壁 D . 蝗虫——外骨骼
  • 7. (2016·柳州) 松鼠将松子埋藏在地下,在适宜的条件下,埋藏的松子就会萌发,这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 . 维持生态平衡 B . 促进物质循环 C . 帮助植物传粉 D . 帮助传播种子
  • 8. (2022·贺州) 在学校的升旗仪式上,国旗护卫队的同学们会向国旗敬礼。下列对敬礼动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敬礼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 . 完成此动作需要消耗能量 C . 由一块骨骼肌参与即可完成 D . 由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活动完成
  • 9. 跳绳是中学生体育测试项目之一,该运动的完成必须依靠关节作为支点。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 )
    A .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B . 关节面、关节腔、关节软骨 C . 关节囊、关节面、关节头 D . 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腔
  • 10. (2022·娄底) 鳖,俗名“甲鱼”,营养价值高,乃宴席上品。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体表覆盖角质鳞片 B . 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C . 既能在陆地上生活又能在水中生活,属于两栖动物 D . 与鳄属于同一类动物
  • 11. (2022·郴州) 大鲵又叫娃娃鱼,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终生有尾,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下列和大鲵属于同一生物类群的是(  )
    A . 蜥蜴 B . 河蟹 C . 青蛙 D . 鲸鱼
  • 12. (2022·阜新) 下列动物中与蜗牛是同一类群的是(  )
    A . 乌贼 B . 蚯蚓 C . 蛔虫 D . 螃蟹
  • 13. (2022·江西) 2022年4月,23万尾人工培育的中华鲟被放入长江。中华鲟是一种古老的鱼类,它的主要特征有(   )

    ①生活在水中

    ②体表覆盖鳞片,用鳃呼吸

    ③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④体温恒定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14. (2022·泰安) 图中动物是海生毛虫,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体节上有疣足,用来游泳和爬行。该动物属于(   )

     

    A . 环节动物 B . 节肢动物 C . 线形动物 D . 扁形动物
  • 15. (2021八上·高州月考) 下列不属于仿生技术的是(    )
    A . 雷达 B . 薄壳建筑 C . 飞行员穿的“抗荷服” D . 蛙泳
  • 16. 某实验小组利用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绕道取食,得到如下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动物种类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32

    5

    165

    A . 甲→乙→丙 B . 乙→甲→丙 C . 丙→甲→乙 D . 甲→丙→乙
  • 17. (2020八上·江城月考) 成语“闻鸡起舞”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打鸣的公鸡体温恒定,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B . “闻鸡起舞”从获得途径判断属于先天性行为 C . “闻鸡”的听觉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 D . “起舞”需要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
  • 18. (2022·大安) 下列不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
    A . 啄木鸟啄击树干 B . 雌性狮子在狮群中负责捕食 C . 蚁后在蚁群中专职产卵 D . 狒狒首领优先占有食物和配偶
  • 19.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冰墩墩”深受大家青睐,其原型是中国国宝大熊猫。下列有关大熊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胎生哺 B . 牙齿无分化 C . 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D . 体温不恒定
  • 20. (2022·通辽) 下列关于动物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 . 水母和涡虫的共同特征是有口无肛门 B . 软体动物都具有贝壳 C . 蚯蚓的刚毛起辅助运动的作用 D . 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 21. 如图是四种常见动物的形态或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呼吸是动物重要的生理特征,不同动物的呼吸结构或器官差异很大,图中A、B、D的呼吸结构分别是
    2. (2) A的运动器官是
    3. (3)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鱼的口和鳃盖后缘始终是一张一合交替进行,这实际上是鱼在进行呼吸。水由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溶解在水中的减少了。
    4. (4) D的头部后面有,使头部能灵活转动。这类动物的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使它们更适应干燥的陆地环境。
  • 22. 如图一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关系的示意图,图二中蜜蜂正在采蜜。据图回答问题:

    1. (1) 如图一所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填字母),它们能把二氧化碳和水通过【a】作用转化为有机物。
    2. (2) 图二中的蜜蜂能帮助植物。一个蜂群包括一只蜂王、少数雄蜂和众多工蜂,说明蜂群具有行为。
    3. (3) 干草堆放久了,会被逐渐分解(填系统系统成分),如果被羊吃了,会在羊体内被更快分解,说明动物能
  • 23. “中国女排”(如图)是一支敢打敢拼、作风顽强的队伍,是一个鼓舞人心、坚守延续的精神符号。中国女排运动员靠精湛的技术,在运动赛场上顽强拼搏和巧妙配合,赢得了一场又一场的比赛。

    1. (1) 一块骨骼肌就是一个器官,是由组成。女排运动员在比赛时,骨骼肌会牵动骨绕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2. (2) 当女排运动员伸出手用力扣球瞬间,此时肱二头肌(填“舒张”或“收缩”),肱三头肌(填“舒张”或“收缩”)。
    3. (3) 女排运动员在比赛时,各种动作的完成,除了依靠运动系统外,还需要系统的调节。
  • 24. 请你分析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云南夏季雨水充沛,各种野生菌“疯狂肆意”地生长着。云南人把夏季称为“吃菌季”。2020年7月25日,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发布消息:从2020年5月至7月20日,云南省中毒患者2000余人,12人死亡。有的菌吃了以后让人飘飘然,有的菌则会引起恶心、头晕、幻视、幻听等症状。为了避免人们误食有毒菌类,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实施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做到野生菌中毒防控知识全人群覆盖等。

    资料二 喜鹊是常见的鸟类,其体形中等,但性情勇猛,不惧强暴,故一些爱鸟之人称其为“猛雀”。如果来犯的是人类,它们往往或诱引追逐、使人远离雏鸟的居所;或虚张声势,正面冲击,表示抗议。如果是天敌来犯,如占其巢穴、掠其子嗣的红脚隼等小型猛禽,喜鹊必以其特有的鸣叫声警告,同时呼朋唤友,合围驱逐,或群起而攻之,以弱击强,拼尽全力,与其斗争。

    1. (1) 资料一中提到的野生菌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地上部分由菌柄和菌盖组成叫做。导致这些野生菌“疯狂肆意”生长的有机物来自(填“自身制造”或“从外界吸收”)。
    2. (2) 由资料二可知,喜鹊为保护雏鸟,诱引追逐、使人远离雏鸟的居所,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属于行为。
    3. (3) 根据资料二可知,喜鹊信息交流的方式为。当有天敌来犯,喜鹊虽然会呼朋唤友,或合围驱逐,或群起而攻,但其行为不属于社会行为,这是因为群体内部没有形成一定的,成员之间也没有明确的分工。
    4. (4) 喜鹊等鸟类的呼吸作用旺盛,它们特有的呼吸方式称为
  • 25. 2022年4月16日,我国三位航天员驻留中国空间站六个月后顺利返回。长时间处于失重环境,是否会导致航天员出现骨质疏松,增加骨折风险?科研人员用大鼠开展了相关研究。
    1. (1) 选取体重、年龄相同的20只雌性健康大鼠,平均分成两组。一组用吊尾装置吊起(模拟失重状态),另一组为对照组,其处理方式为,连续饲养四周。
    2. (2) 实验完成后,测得股骨松质骨相关数据如下表:

      股骨松质骨物理特性

      组别

      骨松质骨密度

      骨小梁间隙//mm

      最大抗压载荷//N

      g/cm

      对照组

      0.20

      0.12

      194

      实验组

      0.14

      0.16

      123

      ①科研人员记录了20只大鼠的实验数据,并计算后得到上表中结果。

      ②据数据可知,尾部悬吊雌性大鼠4周后,松质骨骨密度(填“上升”或“下降”),最大抗压载荷下降。

      ③如图为两组小鼠松质骨三维结构重建图,尾部悬吊组(实验组)是图中的

    3. (3) 综上所述,得出的结论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