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4-04-12 浏览次数: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2021年3月24日,湘西自治州教育和体育局等11个部门发布了《关于推进湘西自治州中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研学旅行作为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同学们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这表明( )

    ①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②中学生要奉献集体,服务社会

    ③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
    ④亲社会行为在社会实践中养成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2. (2022·龙江) 每个人都需要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因此,我们应(    )
    A . 关爱他人,不必考虑他人感受 B . 关注、了解社会,参加社会实践 C . 首先对自己负责,少付出多索取 D .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 3. 在小区,我们是业主;在商场,我们是消费者;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家里,我们是孩子。我们每个人都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这表明( )
    A . 我们的身份都是相同的 B .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C . 我们的社会关系由身份决定 D . 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是业缘关系
  • 4. 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关于社会关系分类对应正确的有( )

    A . 4个 B . 3个 C . 2个 D . 1个
  • 5. “五一”假期,兰兰游览中山桥时了解到,许多外地游客是在网上看到“兰州美景美食”才慕名而来的。“互联网+旅游”让金城众多景点成为“网红打卡地”,今年“五一”小长假全市累计接待游客464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8亿元。以上材料表明,网络( )
    A . 丰富民主方式,拓宽民主渠道 B . 阻碍人际交往,打破时空限制 C . 促进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D .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精致兰州
  • 6. (2023·湘潭) 罗某在观看《长津湖》电影和纪录片后,在网上使用侮辱性语言抹黑中国人民志愿军“冰雕连”英烈,造成恶劣影响,情节严重。其行为构成侵害英烈名誉、荣誉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这告诫青少年( )
    A .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应遵纪守法 B . 坚决守护个人信息,不要泄露隐私 C . 网络世界自由无限,能畅所欲言 D . 积极维护网络安全,主动严格执法
  • 7. (2023八上·赵县月考)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开展了“如何筑牢反电信网络诈骗防火墙”的议题式教学,对于分议题“如何辨识电信网络诈骗”所提供的几种情况,我们需要高度警惕的有( )

    ①社区干部上门进行人口普查

    ②通知“中奖”却要求你先缴纳税款

    ③父母以微信方式转账生活费

    ④电话索要个人信息及短信验证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2022年11月30日,《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发布。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6.8%,近四成未成年网民在上网过程中遭遇过不良或消极负面信息,对未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不可小觑。对此,我们未成年人应该( )

    ①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制裁网络犯罪
    ②抵制不良诱惑,远离网络世界

    ③文明上网,传播网络正能量
    ④学会“信息节食”,提高媒介素养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2023·吉林) 暑期将至,很多同学想外出旅游,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老师要求同学们遵守不同旅游景区的规则,这是因为( )
    A . 遵守规则旨在限制人们自由 B .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C . 遵守规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D . 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 10. (2022八上·柳州期中)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说明(    )

    ①我们要积极参与改进规则   

    ②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④任何人违反社会规则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1. 下表中对于违反规则的行为所采取的做法,你赞同的有( )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12. (2020·盘锦) 生活中,在公共候车室高声打电话的乘客,引得人们侧目而视:堵住车门不让列车正点发 车的乘客,受到行政拘留的处罚……这说明(  )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社会秩序只能靠法律来维护

    ③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④社会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3.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以下情境不符合新时代公民道德规范的是( )
    A . B . C . D .
  • 14. (2023·河南)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我们应该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对以下情况的处理,能体现上述要求的是( )
    A . 正在攻克难题时有客人来访,小光认真做题不予理睬 B . 买早餐时店主无意中多找了钱,小乐发现后立刻退还 C . 朋友和别人发生争执,小海不问缘由帮朋友斥责对方 D . 碰到昨天刚批评过自己的老师,小岩装作没有看到他
  • 15. (2022八上·新丰期中) 请人指导,要说“赐教”;麻烦别人,要说“打扰”。这些用语启示我们生活中要(   )
    A . 谦虚谨慎 B . 信守承诺 C . 关爱他人 D . 礼貌待人
  • 16. 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礼仪规范和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以礼待人,让中国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下列名言警句中能表现这一美誉的是( )
    A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B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D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17. (2022·重庆) 一老人在乘坐公交车时突发心脏病,危急时刻,公交司机果断改变固定行车路线,乘客们也尽自己所能帮忙,老人被及时送进医院救治,情况转危为安。事后,老人的家人通过媒体对公交司机和乘客们表示了衷心感谢。下列最符合此则新闻主题的是(    )
    A . 文明祥和,与人为善 B . 坚守路线,践行诚信 C . 相互尊重,消除隔阂 D . 呵护健康,一视同仁
  • 18. 某风景区派出所接到景区综治组队员报告,游客周某某在风景区游玩时,用石头在岸壁上刻画名字以示纪念。该派出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周某某二百元罚款的处罚,关于本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周某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B . 周某某的行为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 C . 公民的违法行为都要接受罚款处罚 D . 综治组队员依法行使了公民监督权
  • 19. (2022八上·覃塘期中)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开展以来,贵港市公安局覃塘分局持续严厉惩治打击涉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亮剑涉电诈“黑灰产”,抓获180多名涉“两卡”违法犯罪嫌疑人,打掉1个涉“两卡”违法犯罪团伙。这则新闻说明(    )

    ①“两卡”违法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②任何违法行为都应受到法律制裁

    ③生活中的矛盾、纠纷主要靠公安局来规范和调整

    ④我区违法犯罪呈高发态势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0. (2023八上·钟祥期中) 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防患于未然。分析小强同学的成长经历,你认为下列排序合理的是(    )

    ①小强不接受教训,因聚众斗殴、偷窃财物,被公安机关拘留

    ②小强自从结识了社会上的“朋友”,便无心学习,经常旷课打架,受到学校纪律处分

    ③小强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告诫他人要防微杜渐,杜绝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远离犯罪

    ④小强仍不知悔改,为搞钱上网,和他人拦路抢劫,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A . ②→③→①→④ B . ②→④→①→③ C . ②→①→④→③ D . ④→②→③→①
  • 21. (2023·武汉) 某网站未经李某同意擅自将其作品发表,并拒绝支付稿酬。李某与该网站多次沟通无果,遂将网站告上法庭。某班准备根据此案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同学们提出以下建议,其中正确的是( ) 
    A . 模拟刑事法庭审理此案 B . 模拟民事法庭审理此案 C . 拟设该网站为原告,李某为被告 D . 拟判处该网站法定代表人行政拘留
  • 22. (2022·广东)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受到热捧,相关奥运纪念商品销售火爆,陆某借机销售假冒“冰墩墩”等相关商品,最终受到了法律惩处。这警示我们要(    )

    ①坚守诚信原则

    ②做到爱岗敬业

    ③维护自身利益

    ④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3. 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向下列哪些机构寻求法律服务和帮助( )
    A . 家庭、学校、社会、公安机关 B . 父母、老师、公安机关 C . 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公证处 D . 学校、司法机关、政府部门
  • 24. 2022年是全面启动“八五”普法工作的第二年,为了普及法律知识,某校八(5)班同学开展了一次法治论坛活动,以下是同学们在论坛中的发言,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选项法治新闻观点
    A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了“网络保护”“政府保护”两专章,实现9个“首次”,条文从 72条增加到130条。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调整和完普
    B新修订的刑法修正案将“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由之前的十四周岁降低至十二周岁违法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C阳阳妈妈在网上购买一套化妆品,发现是假冒产品,她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经调解获得赔偿。阳阳的妈妈通过诉讼维护了合法权益
    D一辆汽车与摩托车发生剐蹭,两位车主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受害方将侵权方诉讼至法院处理。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
    A . A B . B C . C D . D
  • 25. 某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开展周末夜查统一行动时,在对驾驶一辆小型普通客车的刘某某进行呼气式酒精检测时,发现刘某某血液内酒精含量为120mg/100mL,随后,民警将刘某某带至市人民医院抽取血样。请结合下列相关链接,推断以下处罚判断正确的有( )
    相关链接
    1、酒精含量达到20mg/100mL但不足80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
    2、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
    法律链接
    酒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醉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处拘役一到六个月。

     

    ①判处刘某某拘役四个月
    ②针对刘某某行政拘留15天

    ③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千元罚款
    ④判处刘某某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二、非选择题(50分)
  • 26. 【情境探究】
    1. (1) 情境一:早上小强的妈妈骑电动自行车送小强上学,时间快来不及了,小强的妈妈说:“快出发,别找头盔了,又不是天天有人查”。

      ①小强应该

      ②理由

    2. (2) 情境二:小明在自习课上大声说话,影响到其他同学学习,同学劝他,小明却说“说话是我的自由,我想说就说。”

      ①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

      ②理由 。

    3. (3)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生活中设立规则的原因。
  • 27. 【参与社会生活】

    以下是小美周六的部分日程安排

    时间日常身份
    7:00-7:30和爸爸一起晨跑锻炼                
    14:30-15:30跟随书法老师学习书法                
    16:30-17:00去看望隔壁住着的空巢老人王奶奶。                

     

    临近中秋,社区群里发布了“情满中秋,敬老爱老”志愿者征集通知,小秦想要报名参与,但是妈妈却说:“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参加这些活动纯属浪费时间。”

    图一图二
    1. (1) 在以上日程中,小美拥有怎样的身份?请补充完整表格内容。
    2. (2) 如果你是小秦,你会用哪些理由说服妈妈?
    3. (3) 结合以上图片及你参加过的社会实践活动,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评出了班级“美德之星”,他们的领奖词分别为:陈红,她以“敬人者,人恒敬之”为格言,与全体同学相处融洽,维系着良好的人际关系;冯宇,他以“不学礼,无以立”为行为准则,举止文雅,谈吐大方;张明,他从来都是一诺千金,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是一个深受大家信任的人。

    材料二  小吴初中时因父母离婚疏忽管救,沉迷于网络。他常在家开着很大的声音打游戏到深夜,因扰民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后来,为了给网游充值,他持刀入室抢劫,最终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3万。

    1. (1) 选择其中一位同学的颁奖词进行解读:他的身上具备怎样的美德?我们为什么要向他学习?
    2. (2) 请找出小吴的违法行为,并根据他违反的法律进行分类。
    3. (3) 小吴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我们应该怎样避免发生类似的悲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