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4-03-22 浏览次数: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该答案,每小题2分,共28分)
  • 1. (2022九下·上杭月考) “成功的途径有很多,社会为我们铺路搭桥。”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②个人只要在社会中生活,就能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③社会为个人的成长提供支持

    ④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离不开个人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2. (2019八上·珠海期中) 在家里,“我”是爸妈的乖女儿;在学校“我”是老师的好学生;在社区“我”是叔叔阿姨心目中的小邻居……材料中“我”的身份确定依据分别是(    )
    A . 地缘关系、业缘关系、血缘关系 B . 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C . 地缘关系、血缘关系、业缘关系 D . 血缘关系、业缘关系、地缘关系
  • 3. (2022八上·惠州期末) 《元史•许衡传》中记载:夏日外出时,众人争相摘取路边的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劝他:“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说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没有主人吗?”这告诉我们(   )
    A . 不遵守规则的人都不会自我反省 B . 必须坚定信仰,不对规则提出异议 C . 遵守规则只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D . 遵守规则需要自律,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
  • 4. 交通运输部公布了新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新规打破了以往“以身高论票价”的规定,开启“双轨制”。

    实行车票实名制的,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儿童应当购买儿童优惠票;年满14周岁的儿童,应当购买全价票。未实行车票实名制的,身高1.2米且不足1.5米的儿童应当购买儿童优惠票;身高达到1.5米的儿童,应当购买全价票。

    以上内容说明( )

    ①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捍卫规则

    ②社会生活中的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③规则需要随社会发展不断改进和完善

    ④新的规则更加完善,旧规则的存在没有意义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5. 短视频是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社交和信息交互的主要工具。预计截至2022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将达9.85亿人。这其中大部分为青少年用户,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问题随之而来,引发社会大众热议。对此,青少年应该( )
    A . 抵制网络短视频,避免受到不良影响 B . 努力提高媒介素养,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C . 加强网络平台的监管,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D .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网络行业发展
  • 6. 对人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是相互关联且常常发生冲突的两种道德准则。当两者发生冲

    突时,我们的正确态度是( )

    A . 诚实与隐私不能共存,讲诚信就没有隐私,要隐私就做不到诚实 B . 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既恪守诚信,又尊重他人隐私 C . 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要绝对保护别人的隐私 D . 要尊重个人隐私,就无法与别人坦诚交流
  • 7. 小周经常约同学出去玩,但他总是不遵守约定的时间,事后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临时有事。”久而久之,大家都不愿和他一起出去玩了。这件小事说明了( )

    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②失信于人,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

    ③小事可以不守承诺,只要大事上信守诺言就行

    ④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8. (2022八上·海丰期末) 某心理咨询室收到八年级学生小柯的来信,信上说“和同龄人相比,我个子矮小,同学经常取笑我,我很自卑”。作为小柯身边的同学我们应该(    )

    ①直面不足,开开玩笑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 9. (2023八上·南谯期末) 在公共场合,手机声音外放等制造噪音的行为,往往令人们难以忍受。下列说法适合劝阻这类行为的有(   )

    ①提高文明素养,举止规范稳重

    ②守护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

    ③学会换位思考,体会他人感受

    ④违反宪法法律,会受刑罚处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以下是中学生小君对所收集的案例进行的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

    案例

    判断

    ①韩某非法收购和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刑事违法行为

    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某、路某为逃避隔离,网购假出入证,被治安拘留。

    民事违法行为

    ③张某在网上散布谣言,损害他人名誉,被要求赔礼道歉。

    行政违法行为

    ④某工厂排放处理不达标工业废水,环保部门依法对其作出处罚。

    行政违法行为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对下面判决书内容解读正确的有( )

    判决书(摘选)

    本院认为,被告人郑某某在送交快递过程中,多次窃取他人物品……据此,依照……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郑某某犯盗窃罪,判处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①判决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②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拘役和罚金既是主刑,又属于附加刑

    ③被告人郑某某多次窃取他人物品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④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2. 下图给我们的警示是( )

    ①未成年人容易受不良诱惑影响,千万不能上网

    ②要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③偶尔吸烟不会影响什么

    ④要杜绝生活中的不良行为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小军的物理成绩一直不好,又没有时间去问老师。于是,他想到了网络,听网上讲课,过了一段时间小军的物理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从小军的物理成绩很快提高中体会到( )

    ①只要你想学习,在网络上随时可以找到学习资源和指导者

    ②网络可以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便捷的条件

    ③我们只要正确利用网络,网络便能够为我们带来益处

    ④网络可以为我们解决实际学习中的一切问题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4.   2023年5月,临沂市交安委发出《致全市广“大师生的一封信》。信中指出:近期,在临沂市部分路段,一些青年、少年驾乘非法改装的电动摩托车,非法竞速、追逐飙车、炫技驾驶,严重扰乱道路交通秩序和公共安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需要全体交通参与者共同维护。为此,青少年( )

    ①要认真学习、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积极维护交通秩序

    ②要积极参加文明交通公益活动,宣传文明出行理念

    ③发现交通违法行为,要主动劝阻,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

    ④对涉及在校生“电摩”的一律抄告学校,并责令家长、监护人加强管教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二、分享题。(6分)
  • 15. 9月1日,“来蜀道广元为美丽加冕”——2023中国(广元)女儿节在两江口新会址盛大启幕。有朋自远方来,广元人民自当以情待客、以诚待客、以礼待客,展现新时代新广元的文明风尚,传递这座千年古城的人文魅力。对此,八年级学生小吉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女儿节每年一次,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让文明有礼的广元儿女形象名声远扬。

    请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广元人?

三、辨析题。(8分)
  • 16. 网民浏览资讯后,在评论区发布评论已成为网络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当下网络评论区“戾气”之风蔓延,从失控的质疑、无底线的人身攻击到网上“约架”,网络暴力猛于虎。

    资讯:2023年3月,国家网信办开展“清朗·规范重点流量环节网络传播秩序”系列专项行动,把“网络戾气”列为整治重点之一,对网络评论区进行严管。

    留言区:

    正义之师

    评论区就是让大家自由说的空间,严管太没必要。

    茶余饭后

    网络戾气影响太坏,青少年应该远离网络。




    链接:网络戾气,是指网络上一种极端的心理或风气。

    请运用所学知识分别对两位网民的观点进行评析。

四、分析说明题。(10分)
  • 17. 材料一:15岁的中学生刘某原本是一名别人眼中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他开始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辱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他仍不悔改。为了搞到钱,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

    材料二:下列是“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调查表”。请依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调查表

    调查事项

    调查结果

    校园欺凌事件的起因

    约有55%由“日常摩擦”引起

    实施欺凌者的特点

    不守规矩、视暴力为正义……

    受欺凌者的表现

    1/3的人对遭受欺凌习以为常,不会告诉别人;1/4的人表示他们不知道向谁求助;极个别人会乘机“以牙还牙”

    1. (1) 看完材料一案例,有位同学写下了如下笔记,请你补充完整。如笔记有误,请纠正过来。

    2. (2) 从案例中,我们得到哪些警示?
    3. (3) 根据材料二,遇到侵害时,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同欺凌者作斗争?
五、活动探究。(8分)
  •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社会生活空间极大延展,社会生活内容更加丰富,社会交往形式更加多样。这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也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1) 【体验社会生活】某中学准备组织全体学生走出校园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真真实实地体验社会生活,完成为期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请你推荐两种体验社会生活的方式。

    2. (2) 【亲近社会】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不提倡“不移动”的、宅的生活方式。融入社会、亲近社会是我们所提倡的。

      生活中,哪些具体行为算得上是亲社会行为?(至少三点)

    3. (3) 现代中学生亲近社会状况如何?学校在被调查的78名同学中,统计结果如下:

      经常参加公益活动

      偶尔参加

      从未参加

      认为参加公益活动无关紧要

      8人

      16人

      24人

      30人

      针对此次调查结果,同学们决定围绕“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发出倡议。请你代表同学们写出“倡议书”的要点。(至少三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