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4-03-08 浏览次数:13 类型:期中考试
一、精挑细选,体验成功(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共48分)
  • 1. 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则哲语: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样。对这则哲语认识正确的是(    )
    A . 社会发展促进每个人健康成长 B .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C .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 . 我们需要在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 2.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人们喜欢在自己的朋友圈晒美食、晒旅游、晒自己与家人的合影等,在朋友们点赞的同时(    )
    A . 为了保护隐私,不要发朋友圈 B . 应充分利用网络,多搜集信息 C . 要增强安全意识和保护隐私意识 D . 加强网络监督,完善监管体系
  • 3. 近年来,随着我国网络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和网络强国建设步伐加快,网络游戏、网络影视、网络文学、网络动漫等“互联网+文化娱乐”业态相互联动并深度融合,逐步形成“泛娱乐”产业。这表明(    )
    A . 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B . 通过网络,我们可以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 C . 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D . 互联网是引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4.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有同学说,规则像道路上的斑马线,像悬崖边上的护栏,像过山车上的安全带。这一说法启示我们( )

    ①规则划定自由的边界,是自由的保障

    ②违反规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规则是在人们达成共识基础上形成的

    ④每个人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5. 长期以来,我国是以身高作为购买未成年人优惠票的标准。考虑到现在的孩子营养好长得快,2023年铁路部门施行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对按照年龄或身高销售儿童票做了相关规定。这一调整说明(    )

    ①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②规则一旦失去存在合理性,需要废除

    ③完善规则是为了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

    ④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调整和完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6.   1936年4月,一支红军部队经过杜正云居住的村子时,将一位病重的小战士托付给他的外公、爷爷和大伯等人照料。他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表示一定尽力照顾好这位小红军。虽经积极救治,小红军还是病故了。每年清明节,杜家人都到墓前祭拜。杜正云也一直牢记长辈嘱托,把红军墓看好、守好。这则故事的题目最可能是(  )
    A . 明礼遵规,友爱互助 B . 孝老爱亲,律己宽人 C . 脚踏实地,任劳任怨 D . 笃守诺言,薪火相传
  •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名言警句闪烁着思想与智慧光芒。以下名言警句及解读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名言警句

    解读

    敬人者,人恒敬之

    尊重他人的人,也会得到他人的敬重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语言、举止文明,做文明有礼的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遵守社会规则,规则划定自由的边界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相互赠答,礼尚往来,做到知恩图报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8. 杭州亚运会上的“有礼”姿态,成为杭州亚运会一道文明景色,一张金名片:赛场上热情文明观赛把“氛围感”拉满并有序散场的观众,四季青市场热情招待外国友人的商家和西湖边传递友好的游客,亦或是遵守亚运临时交通管制规则,让路于客、让景于客的杭州市民。这都表明(     )

    ①文明有礼体现在一言一行中,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②做文明有礼之人,要用语文明,态度谦和

    ③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维护好“礼仪之邦”的美誉

    ④文明用语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小明同学在对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所学概念进行梳理时,用图示表示了概念间的关系。下列图示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0. 下列案例与违法行为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

    案例

    违法行为

    ①出版社未经王某同意出版了其作品,法院判其向王某赔款3万元,并赔礼道歉

    民事违法行为

    ②某企业员工离职后,因违反保密协议被法院判决赔偿十万元违约金

    刑事违法行为

    ③李某因醉酒驾车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刑事违法行为

    ④王某、周某因伪造货币且数额巨大,被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0年

    行政违法行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11. (2022·江西) 江赣同学的妈妈购买的手机不到一个星期就出现了故障,到商店要求更换遭到拒绝。江赣知道后,向妈妈提出了合理合法的建议。最终店主为妈妈更换了手机。江赣的建议应该是(   )
    A . 围堵商店,逼迫商家让步 B . 向有关部门投诉,依法维权 C . 利用网络,诋毁商家名誉 D . 向公安机关起诉,请求调解
  • 12. 在学校操场玩耍时,小明不慎致小西受伤。双方家长就赔偿事宜协商不成,产生纠纷。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时介入调解,两名同学又能继续在校园中快乐成长了。材料说明了(    )

    ①调解是解决纠纷最有效的方式

    ②调解是当事人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

    ③调解有利于相互谅解,自愿达成协议

    ④调解是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第13-15题每题各8分,第16-17题每题14分,共52分)
  • 13. 【志愿服务亲近社会】2023年国庆节假期,明明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志愿活动:在社工的带领下探访老人,为老人表演文艺节目;一起清扫社区的卫生;进行文明劝导请谈谈青少年为什么要积极参加此类活动,养成亲社会行为?
  • 14. 海淀区重视深化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倡导人人争做文明传播者,让文明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关于如何践行文明

    餐厅就餐时,适量点餐、光盘行动就是文明。

    对外交往中,尊重彼此的文化和习俗就是文明。

    邻里相处,见面打招呼、遇事多帮忙就是文明。

    在学校里,____就是文明。

    1. (1) 请将小明的话补充完整。
    2. (2) 结合材料,说明人人争做文明传播者的意义。
  • 15. 【网络探店规范乱象】

    探店:指消费者前往商家消费时,对商家环境、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所了解后,以图文或视频的方式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分享消费体验。网络探店的“引流”,给商家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吸引了一定的流量,在流量和利益的“双重诱导”下,同时和商家达成某种合作关系从中赚取利益,出现不给钱就不推荐的乱象,扰乱了正常的行业风气。

    请结合材料,从道德的角度,对探店人员“夸大”和“抹黑”商家的做法进行点评?

  • 16. 【法不可违 预防犯罪】

    为增强同学们的法治观念,浏阳市某中学邀请法治副校长进校园进行普法讲座,法治副校长通过观看视频、讲解真实案例、与学生互动的方式使学生更生动地理解青少年如何预防犯罪。

    以案释法:15岁的小强自从接触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夜不归宿,并携带管制刀具在低年级同学中称“老大”。后来更是放纵自己,在学校里以辱骂同学、毁坏公共财物为乐。沉溺于网络的小强因无钱上网,开始一点一点偷窃同学和邻居的财物,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竟为了“哥们义气”,和“朋友”一起持刀抢劫,短时间内多次作案,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互动环节:法治副校长提问:“15岁的小强从接触社会上的朋友到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给你们带来什么启示?”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

    1. (1) 结合案例,分析小强的行为各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为什么?
    2. (2) 结合小强从接触社会上的朋友到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经历,请你说说这带给你怎样的警示?
  • 17. 【网络生活理性参与】

    2022年11月22日,《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2)》发布

    1. (1) 从图表中你能得出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哪些现状和问题?
    2. (2) 为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请你结合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现状,起草一份网络健康使用指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