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

更新时间:2024-01-05 浏览次数:18 类型:期中考试
一、 单选题(本题共12个小题,共24分,每小题2分)
  • 1. 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数据中估测最合理的是
    A . 一般教室的高度约为6 m B . 成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10 m/s C . 即将出锅的饺子的温度为60℃ D . 演奏完整的中国国歌的时间约为50 s
  • 2.  某同学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17.81 cm、17.82 cm、17.79 cm、17.80 cm和17.28 cm,则物体的长度应该为
    A . 17.81 cm B . 17.805 cm C . 17.79 cm D . 17.82 cm
  • 3. 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并把载人航天活动拓展到空间站的国家。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升空过程中,以下列哪项为参照物,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
    A . 大地 B . 发射架 C . 中国天宫空间站 D . 神舟十五号乘组航天员
  • 4. (2023八上·长岭期中)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的传播速度为 B . 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 C . 增大拨动琴弦力度会使琴声的音调升高 D . 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等于次声波的传播速度
  • 5. 如图所示,甲实验: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 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乙实 验: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将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若在月球(真空环境)上分别做甲、乙两个实验,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实验是

    A . 甲实验 B . 乙实验 C . 甲、乙实验都能 D . 甲、乙实验都不能
  • 6. 为了方便住户晚上回家,居民楼的楼梯内安装了声光控制灯。这种灯只有在晚上没有光且有声音时才能发光,并且声音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才可以。则夜晚声音控制灯泡能否发光依靠的是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音调和音色
  • 7. 如图所示,是一款“超声波传感器”智能拐杖,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加蜂鸣器实现距离报警,可以帮助盲人自信出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利用超声波测距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 . 人耳能听到这种超声波 C . 这种超声波的发声体振动特别快 D . 蜂鸣报警声比较尖锐指的是声音的响度
  • 8. 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 

    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9. 冬天,汽车挡风玻璃上会出现水雾影响驾驶员开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雾形成是液化现象,附着在内侧,开启车内冷风来吹玻璃效果更好 B . 水雾形成是汽化现象,附着在外侧,开启车内热风来吹玻璃效果更好 C . 水雾形成是液化现象,附着在外侧,开启车内冷风来吹玻璃效果更好 D . 水雾形成是液化现象,附着在内侧,开启车内热风来吹玻璃效果更好
  • 10. 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内盛有乙液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已知1标准大气压下,酒精沸点是78℃,水沸点是100℃,煤油沸点是150℃,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若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为水,则乙会沸腾 B . 若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煤油,则乙会沸腾 C . 若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为水,则乙不会沸腾 D . 若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水,则乙不会沸腾
  • 11. 根据图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328

    1740

    A . 80℃的酒精是液态 B . -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C . 铅的凝固点是-328℃ D . 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 12. 甲、乙两同学沿平直公路从同一起点向西行走,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0~8 s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B . 0~8 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第4 s时,乙同学在甲同学的东面20 m处 D . 0~8 s内,以甲为参考物,乙始终向西运动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10分,每空1分)
  • 13.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物体的长度是cm;如图乙所示的停表示数为s;如图丙温度计读数为

  • 14. 位于市中心的商业大楼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可透过玻璃欣赏到楼外美丽的城市景色,此过程中,乘客以为自己是静止的,可能是以为参照物,若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选填“向上运动”、“向下运动”、“静止”)。
  • 15. 音乐会上听到小提琴声,同时我们也能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不同;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处减弱噪声。
  • 16. 小雪在观看了“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通过查资料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为60℃,当温度达到℃时,锅中的“油”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油”和放入其中的铁球的温度(选填“会”或“不会”)升高;当醋全部(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后,继续加热,锅内液体的温度才会升高。
三、作图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6分,每题3分)
四、实验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15分,每空1分)
  • 19. 测量平均速度:小车从带有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图中的电子时钟显示了小车到达A、C两处时的示数,则:

    1. (1) 实验器材:小车、停表、刻度尺、坡度较的斜面、长方体木块、金属挡板;(选填“大”或“小”)。
    2. (2)  根据实验数据可得:AC段的平均速度是:m/s,若小车在通过AB段用时2.3 s,则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做(选填“加速”“减速”或“匀 速”)直线运动;
    3. (3)  实验中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全程的平均速度将会偏
  • 20.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时,小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 (1) 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泡沫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泡沫小球被弹开,这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此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为(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 (2) 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将变;由此推理可知:.
    3. (3) 如图丙所示,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发出声音,并逐渐缩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发现钢尺振动得越来越快,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选填“高” 或“低”);
    4. (4) 如图丙拨动钢尺,看到了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另一端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小华的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是____;(填字母)
      A . 没有控制变量 B . 伸出桌面的钢尺太短 C . 手没有压紧钢尺 D . 伸出桌面的钢尺太长
  • 21. 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 (1) 组装实验器材时,合理的顺序是 (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 (2) 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3. (3) 根据图像得出的结论是:冰在熔化过程共 经 历min,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
    4. (4) 由图像可知:当加热到第3分钟时,试管中的物质是____。(填字母)
      A . 固态 B . 液态 C . 固液共存状态
五、计算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15分,第22题7分,第23题8分)
  • 22. 小亮爸爸开车送小亮和妈妈去南昌站乘坐高铁前往上海游玩,汽车行驶途中小亮看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如图甲所示汽车的速度表如图乙所示,小亮和妈妈所坐列车运行信息的一部分如下表所示。求:

    车次

    发车时间

    到达时间

    路程

    G1466

    南昌站7:31

    上海站13:34

    726km

    1. (1) 按汽车速度表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从标志牌到南昌站的行驶时间是多少?
    2. (2) G1466次列车从南昌到上海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 (3) 若在列车行驶途中,以全程的平均速度完全通过长为1600m的隧道,用时60s,则该列车的长度是多少?
  • 23. 在一次地质爆破实验中,捆绑炸药的导火线长50cm,导火线燃烧速度是0.5cm/s。点火者在点燃引线后以18 km/h的速度跑开,安全隐蔽区在离爆炸点600m以外:求
    1. (1) 导火线全部燃烧需要多少秒?
    2. (2) 通过计算说明点火者点燃该引线后能否在爆炸之前到达安全区?
    3. (3) 若不能够安全跑到隐蔽区,为了保证安全,导火线长度至少需要增加多少厘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