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茂名市愉园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4-03-22 浏览次数:1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正确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 1. 《航拍中国》第三季第一集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约170万年前,他们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据此判断,这一集介绍的省份是(    )
    A . 云南 B . 山西 C . 陕西 D . 辽宁
  • 2. 在讲授中国早期人类时介绍说:“能直立行走,脑溶量比现代人小,使用火。”请你判断此原始人类应该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山顶洞人 D . 半坡人
  •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
    A . 提出“仁”的学说 B . 提出“为政以德” C . 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D . 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
  • 4. 某小组在历史单元复习课上做汇报展示,下图是他们展示的相关信息,据此判断他们汇报主题是(    )

    夏商西周的更替

    动荡的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百家争鸣

    A . 早期国家和社会变革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 .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交融
  • 5. 观察如图,秦朝规定的全国通行的统一货币应是(    )

      

    A . 贝币 B . 五铢钱 C . 开元通宝 D . 圆形方孔半两钱
  • 6. 秦始皇派蒙恬修长城,“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这表明长城(    )
    A . 阻碍了北方畜牧业的发展 B . 巩固了秦朝的边疆安全 C . 加快了胡人融入秦朝步伐 D . 彻底断绝匈奴南下能力
  • 7. 嬴政打下六国之后,面对怎样管理偌大国家的问题,他听取了李斯的建议,汲取了秦国历代先王的智慧和遗留的某一制度,将地方的各项权力牢牢掌控,并以此将各项配套措施等通过它推向全国。该制度是(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分封制 D . 郡县制
  • 8.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说道:“公元前140多年的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习总书记谈到的“凿空之旅”指的是(   )
    A . 甘英出使大秦 B . 霍去病北击匈奴 C . 张骞出使西域 D . 班超经营西域
  • 9. 北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 . 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B . 加速北方各民族封建化进程 C . 巩固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控制 D . 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
  • 10. 北魏孝文帝,鲜卑族,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他力排众议迁都中原、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规定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其措施的重大作用是(   )
    A . 增强军事力量 B . 打击鲜卑贵族 C . 加强皇帝权力 D . 促进民族交融
  • 1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下列属于它的表现的是(   )
    A .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B . 大量湖田被开辟出来,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C .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D . 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 12. “当他们分割普鲁沙(巨人)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
    A . 印度的种姓制度 B . 埃及社会矛盾的尖锐 C . 雅典的直接民主 D . 古巴比伦的法治传统
  • 13.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等,必须遭到同样损害;但如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一点钱财。这说明该法典具有 (   )
    A . 随意性 B . 不公平性 C . 民主性 D . 等级性
  • 14. 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
    A . 印度河—古印度—种姓制度 B . 黄河—中国—《汉谟拉比法典》 C . 尼罗河—古埃及—楔形文字 D . 两河流域—古巴比伦—象形文字
  • 15. 亚历山大攻下埃及后,接受“埃及的法老”“阿蒙神之子”等称号;征服波斯后,他则以波斯帝国的继承者自居。亚历山大旨在(    )
    A . 加强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 B . 获得更为广泛的统治基础 C . 提升马其顿军队的战斗能力 D . 挑起被征服地区内部矛盾
  • 16.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沿道路地区的所有者应沿道路构筑围墙,假如他们未曾用石头捣固道路,则可在任何地方通行驮载的牲口。这一规定说明该法(    )
    A . 具有维护公共利益的倾向 B . 有利于私有财产的保护 C . 体现对奴隶主利益的维护 D . 旨在维护帝国统治秩序
  • 17. 它实行的是一种独特的国家形式,主要由公民大会、元老院及行政长官系统三部分组成,该政体对它的崛起起到了异常重要的作用。“它”是(   )
    A . 雅典城邦 B . 亚历山大帝国 C . 罗马共和国 D . 罗马帝国
  • 18. 关于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其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帝国版图内都含有多处人类文明发源地

    ②都传播了古希腊罗马文化

    ③都对外进行了侵略扩张战争,都曾经侵入到印度河流域

    ④都证明暴力冲突也是古代文明交流的一种方式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④
  • 19. 亚里士多德曾对一位学生说:“我们希腊人有个很有趣的谚语: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口袋里。”这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    )
    A . 政治学 B . 教育学 C . 伦理学 D . 逻辑学
  • 20. 西欧封建制度是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形成的。在分封过程中,接受土地的人称为(   )
    A . 封君 B . 封臣 C . 农奴 D . 地主
  • 21.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是用来形容西欧的封建制度——封君封臣制,关于封君封臣制表述正确的是(   )
    A . 封君与封臣之间只有权利,没有义务 B . 赐地的人是封臣,接受土地的是封君 C . 封君和封臣是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 D . 封君与封臣是平等关系,没有等级差别
  • 22. 公元9世纪,在法兰西境内的一份庄园法庭公告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今日执行对庄园内部财产纷争的判决。现判决吕贝克赔偿查尔斯1里弗尔银币,作为其偷用邻居种子的赔偿。"由此可见,庄园法庭(   )
    A . 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B . 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C . 经常滥用司法权力 D . 依照罗马万民法判决
  • 23. 中世纪的西欧庄园内有酿酒、磨面、冶铁等作坊,奶酪、衣服等可以自己制作。唐诗《田家》中有“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的描述。这两种历史现象体现出的共同经济特征是(   )
    A . 实行土地公有制 B . 都是自由农民 C . 经济自给自足 D . 都有雇佣关系
  • 24. 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像,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小“最美好的花朵”,这时的牛津大学、巴黎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等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 . 得到了教权和王权的支持 B . 古希腊罗马文化在西欧的复苏 C . 西欧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D . 阿拉伯文化在西欧的不断传描、
  • 25.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出古罗马法( )
    A . 重视证据 B . 公正至上 C . 纵容犯罪 D . 重罪轻罚
  • 26. 下列关于日本幕府统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起源于大化改新 B . 由武士集团所建立 C . 开始于德川幕府 D . 天皇把持国家大权
  • 27. “通过宗教将松散的部落文化联合起来,并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征战、商业、政治、移民等)使各个地区的文化得以传播交流。对古代文明典籍进行翻译整理,西方世界的哲学都经由该国传播,并进行完善、总结归纳。”材料中的国家是(   )
    A . 西罗马帝国 B . 拜占庭帝国 C . 法兰克王国 D . 阿拉伯帝国
  • 28. 随着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中分散的手工作坊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工人与雇主逐渐形成的生产关系的性质是(   )
    A . 原始公社制 B . 奴隶制 C . 封建制 D . 资本主义
  • 29.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因为中世纪城市在政治上(   )
    A . 彻底摆脱封建领主的控制 B . 商品经济推动了城市繁荣 C . 国王与教会放弃政治控制 D . 通过斗争取得自由、自治
  • 30.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就了反封建神学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
    A .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 . 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C . 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D . 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2分,32小题16分,33小题12分,共40分。)
  •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  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力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每月召开3~4次,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雅典的民主制度在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促成雅典政治、经济、文化日臻繁盛的同时,又残忍地窒息、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这是其最大的历史局限。

    材料三  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图一这一伟大景观属于哪一古代文明?图二所示的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地位?图三所反映的古代等级制度中,国王属于哪一种姓?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雅典的民主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是怎样“以法律”“征服世界”的?
  • 3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上的体现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封闭导致落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环绕着大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池塘。”——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

    图1

    图2

    材料二  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它和其他的所有文明一样,大量借用过去的文明——如中东文明。不过,希腊人所借用的,无论是埃及的艺术形式还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和天文学,都烙上了希腊人所独有的智慧的特征。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中世纪西欧商业城市的兴起,一举改变了城市的传统角色,城市开始由依附于乡村转变为支配乡村,开始由依附于国家权力转变为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进而支配国家权力。进入近代以后,城市的产业——商业和手工业逐渐成为西方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城市的主人——商人和手工业者逐渐成为西方国家统治阶级的主体,城市的文化——商业文化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所以说,近代的西方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世纪的城市文明。

    ——雷恒军《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人自治研究》

    材料四  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仍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和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帝国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在1453年最终被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请回答:

    1. (1) 分别写出地图中A、B、C所代表的东方亚非文明古国名称,并结合柏拉图的话,比较东西方文明起源有何不同。
    2. (2) 根据材料二,你如何理解“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这句话?请试举一个其它文明发展史实来印证你的理解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中世纪以来西方城市文明的发展有何特点?
    4. (4) 根据材料四指出拜占庭帝国的结局,并概括出现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
    5. (5) 综合以上四则材料,谈谈你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何认识?
  • 33. 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通过的《世界遗产公约》规定,对于一部分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建议重点保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际上,在《世界遗产公约》制定之前,各国早已开启对文物的保护工作。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希腊较早,于1834年制定了第一部保护古迹的法律。法国……在1887年通过了第一部历史建筑保护法,首次规定保护文物建筑是公共事业,强调政府应该干预。1882年,英国颁布《古迹保护法》,最初只确定21项,主要为古迹遗址,1900年进行修订,从古遗址扩大到宅邸、农舍、桥梁等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国际组织通过了一系列宪章和建议,主要有《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世界遗产公约》等。

    ——普通高中教科书《文化交流与传播》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如表《世界遗产名录》简表(部分)  

    时期

    国家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部分)

    古代

    埃及

    孟斐斯及其墓地金字塔

    希腊

    雅典卫城

    中国

    长城

    意大利

    古罗马城

    近代

    意大利

    佛罗伦萨历史中心

    美国

    独立国家历史公园

    英国

    德文特河流工厂群

    现代

    日本

    广岛和平纪念公国原爆遗址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现代文物保护事业发展过程中有什么主要措施。
    2. (2) 从材料二中任选两项遗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它们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要求:明确列出两项遗产,每项遗产至少说明两个理由,理由准确充分,表述清晰,不得照抄示例)

      示例遗产:中国长城。

      理由:长城历史悠久,从春秋战国时期伴随中国长达两千多年;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堪称世界建筑奇迹;长城又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古往今来,围绕长城留下的诗词歌赋、民间文学等体现了丰富内涵的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同时,长城也是长城内外民族间文化交流的见证,有其较高的历史战略价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