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23-12-29 浏览次数:2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第1-10题为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11、12题为多选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但少选得2分,错选得0分,请将符合题意得选项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 1. 下列估测的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 我们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80dm B . 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38℃ C . 成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D . 一个中学生跑完100m的时间约5.6s
  • 2. (2021八上·东台月考) 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3. 株洲是全国文明城市,公民应该控制噪声,下列做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 . 二环路设置隔音屏障 B . 公路上安装噪声监测仪 C . 学校周围禁止鸣笛 D . 工人戴隔音耳罩
  • 4. 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所有实验总会产生误差 B .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完全消除误差 C . 测量错误是不该发生的,也是不能避免的 D . 虽然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但人们还是不能完全消除误差
  • 5. 关于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响度相同的有图甲、图丙与图丁 B . 音调相同的有图甲、图乙与图丙 C . 图甲与图乙响度和音调都相同,音色不相同 D . 图丙与图丁的响度和音调都相同
  • 6. 课堂上用小锤敲击音叉,音叉发出声音后,我们用手握住音叉之后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因为(  )
    A . 音叉发出的声音被手全部吸收了 B . 音叉发出的声音被手挡住无法听到 C . 音叉被握住后发出的声音不能传播 D . 音叉被握住后停止振动,不再发出声音
  • 7. 进入秋冬季以后,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早上出现大雾,等太阳出来后,大雾又慢慢不见了,这大雾的出现与消失分别是什么物态变化?(  )
    A . 液化 汽化 B . 汽化 液化 C . 汽化 升华 D . 液化 升华
  • 8. (2023·德州中考)  在某次测试中,甲、乙两车都向东做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 甲、乙两车都做加速直线运动 B . 两车出发前相距 , 甲比乙晚出发5s C . 在第10s时两车速度相等 D . 内乙车相对于甲车向东运动
  • 9.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电视节目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 .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 D .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 10. 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两地之间距离为60km,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60km/h,则该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 35km/h B . 40km/h C . 45km/h D . 50km/h
  • 11. 如图所示,是对甲乙两辆汽车运动情况进行频闪照相的结果示意图,由图可知(  )

    A . 甲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甲车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0~40s时,乙车一定不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0~40s内,甲车和乙车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相同
  • 12. 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甲所示,T时刻,用温度计测得该物质的温度如图乙所示,则(  )

    A . 乙图温度计示数为56℃ B . 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持续了30min C . T时刻,物质处于固态 D . 实验过程中,物质吸热,温度一直升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10空,每空2分,共20分)
  • 13. 如图甲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如图乙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cm。

  • 14. 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 15. 如图,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时。主降落伞打开,一段时间后,整个装置匀速下降,此时降落伞和返回舱相对 ;此时若速度仍高达72km/h,合 m/s,为确保安全着陆,需点燃返回舱的缓冲火箭,使返回舱做减速运动,直至平安着陆。

  • 16. 考试钟声敲响后,同学们开始答题,钟声是由钟 产生的;;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 。(填“能量”或“信息”)
  • 17. 有些奶茶店为了吸引顾客,推出了一款干冰奶茶火锅,云雾飘渺(如图所示),这是因干冰在(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需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三、实验探究(本大题共6小题,18题6分,19题6分,20题6分,21题6分,22题7分,共31分)
  • 18.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

    1. (1) 实验中为了方便测量时间,斜面要保持较的坡度;
    2. (2) 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全程的路程s1=60cm,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为t1=5s,利用公式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cm/s;
  • 19. 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

    1. (1) 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 (2)  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 , 第七分钟物体处于态。
  • 20. 小明学习了声现象的知识后,用“吉他”做了几个关于声音的音调,响度的小实验:

    1. (1) 小明在弹奏同一根琴弦时,时而用力,时而轻弹,发出声音的 不同;
    2. (2) 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时,琴弦的不同;
    3. (3) 小明还调整手指在同一根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改变琴弦振动部分的长度进行实验,发现音调不同;得出结论:音调与有关。
  • 21. 在学习声学时,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 (1) 如图①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此实验中乒乓球起到放大实验现象的作用,这个研究方法叫;(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实验推理法”)
    2. (2) 如果将②实验装置搬上月球,则小球(填“会”或“不会”)弹起;
  • 22.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     

      

    1. (1) 在组装器材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的顺序;

      调整好器材,用酒精灯加热,在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计时,小明每隔1min观察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直至水沸腾并持续4min后停止读数,将所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时间/min

      0

      1

      2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2. (2) 小明观察到:第6min时,水中气泡的情形应为图乙中图(填“C”或“D”);
    3. (3)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丙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 (4) 星期天,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反映小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四、计算题(23题7分,24题6分,共13分)
  • 23. 双减实施后,星期天9:00小明骑车从家中出发前往相距12km的外婆家,他先以15km/h的速度骑行了12min,到达某一书店,在该书店买书用了6min,他随后以18km/h的速度骑行按约定时间准时赶到外婆家(小明家、书店、外婆家大约在如图所示的直线上)。请完成以下问题:

    1. (1) 小明骑车时,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明是的(填“静止”或“运动”);
    2. (2) 小明家到书店的距离为多少?
    3. (3) 小明是几点几分到外婆家的?
    4. (4) 从自己家到外婆家,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 24. 如图所示,长度为150m的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从山崖驶向大桥的过程中,火车头距离桥头200m处鸣笛,鸣笛5s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至山崖的回声,听到回声30s后,车尾驶过桥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 (1) 火车的速度为多少m/s?
    2. (2) 大桥的长为多少m?
    3. (3) 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多少m?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