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12月质量...

更新时间:2024-01-08 浏览次数:1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冷链物流是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仓储、运输、销售等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的一种特殊物流方式。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冷链设施和企业呈现“东多西少”的格局。《“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指出,加强顶层设计和工作指导,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导致我国冷链设施和企业呈现“东多西少”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自然资源 B . 自然灾害 C . 经济状况 D . 历史因素
    2. (2) 我国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主要有利于( )

      ①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②均衡农产品分布

      ③推动居民消费升级        ④缓解交通拥堵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3. (3)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 )
      A . 优化用能结构 B . 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C . 扩大市场需求 D . 加快城市路网建设
  • 2. 黄石市是以开采业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拥有3000多年的矿冶文化,“因矿立市,以冶兴市”。20世纪90年代前,黄石市经济总量仅次于武汉市,位居湖北省第二。近几年,黄石市经济总量降至湖北省中下游水平,经济发展亟需转型升级。下图示意黄石市位置及周边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20世纪90年代前,黄石市经济总量位居湖北省第二,主要得益于( )

      ①矿产资源丰富②本地市场广阔③矿冶工业体系完善④劳动力素质高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 (2) 推测近几年黄石市经济总量降至湖北省中下游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
      A . 劳动力大量外流 B . 工业结构单一 C . 受武汉市辐射小 D . 运输需求锐减
    3. (3) 黄石市经济转型升级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 . 推进就地城镇化发展 B . 取消户籍管理制度 C . 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 D . 加大资源开发力度
  • 3. (2023高三上·河南月考) 在多重因素影响下,近年来以制造业为主的部分在华企业逐步将产能转移至东南亚国家,由此开启了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的序幕。对比发现,相较我国,东南亚国家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存在诸多短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近年来以制造业为主的部分在华企业逐步将产能转移至东南亚国家,主要缘由是我国( )
      A . 政策支持力度下降 B . 环境污染加剧 C . 制造业竞争力减弱 D . 生产成本提升
    2. (2) 东南亚国家承接制造业转移的主要短板有( )

      ①劳动力成本②政策制度③技术水平④营商环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3. (3) 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对东南亚国家的主要影响是( )
      A . 降低能源消耗 B . 减轻运输压大 C . 提高工业水平 D . 改善环境质量
  • 4. 中心城市是指一定区域内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和高端服务区域供给两个方面发挥核心作用的枢纽型城市。基于经济集聚、创新引领、开放联通、文化交往四个评价维度,将我国35个中心城市发展能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引领型、突出型、潜力型、追赶型4个梯队。下图示意我国35个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和辐射区域耦合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济南相比,宁波( )
      A . 经济集聚能力低 B . 创新领航能力高 C . 区域辐射能力强 D . 区域协调能力强
    2. (2) 目前西宁、银川、呼和浩特3个中心城市合理的发展策略是( )
      A . 打破行政壁垒 B . 降低城市的首位度 C . 压缩产业规模 D . 控制人口流动规模
  • 5. 历史上岷江上游曾有“岷江左岸大路”“茶马古道”等著名的对外交通要道,是军事征伐与商品贸易的主要通道。岷江上游至今保存有类型集中、数量巨大的乡土聚落群,下图示意岷江上游聚落密度(颜色越深,代表密度越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岷江上游至今保存有类型集中、数量巨大的乡土聚落群,主要是因为( )
      A . 人口外迁较少 B . 地理地貌限制 C . 少数民族众多 D . 自然环境优越
    2. (2) 岷江上游聚落分布( )
      A . 支流较干流多 B . 呈多中心均衡分布 C . 不受地形影响 D . 对交通依赖性较强
  • 6. 农业生产中将入秋后地面温度第一次低于0℃的日期称为初霜日,将入春后地面温度最后一次低于0℃的日期称为终霜日,自初霜日到终霜日之间的天数称为霜期。下图分别示意1961~2017年北疆地区初霜日、终霜日的年际变化(纵坐标数字表示从1月1日起算,在一年中的序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各地霜期大致( )
      A . 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B . 自南向北随纬度增加逐渐增加 C . 自内陆向沿海逐渐增加 D . 自东向西随海拔增加逐渐减少
    2. (2) 据图中信息可推知,1961~2017年北疆地区( )
      A . 初霜日提前,终霜日推后 B . 初霜日提前,霜期缩短 C . 初霜日推迟,终霜日提前 D . 终霜日提前,霜期延长
    3. (3) 受初霜日、终霜日的年际变化趋势影响,北疆地区( )
      A . 作物生长期变长 B . 霜冻灾害增多 C . 不易滋生病虫害 D . 极端天气减少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 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龙江发源于蒙古肯特山南侧,在俄罗斯境内注入鄂霍次克海,全长5498千米,流域面积达184.3万平方千米。黑龙江是中俄两国联系的纽带,合作开发该流域已成为两国的共识。黑龙江流域中国境内的土地资源开发程度较高,俄罗斯境内的部分土地资源未得到有效开发。下图示意黑龙江流域位置与范围。

    1. (1) 指出黑龙江流域开发的资源优势。
    2. (2) 推测黑龙江流域在俄罗斯境内的部分土地资源未得到有效开发的原因。
    3. (3) 简述中俄合作开发黑龙江流域的可行性。
    4. (4) 请你为推进中俄进一步合作开发黑龙江流域献计献策。
  • 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本鳍为暖水性中上层鱼类,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沿岸海域,中国沿岸及日本、朝鲜等海域均有分布。在卵及仔稚鱼时期,日本蜻仅能随海流被动漂流。相关研究显示,每年3月到6月日本沿岸海域进行中距离(400~800千米)输运的日本蜻个体(卵及仔稚鱼)占比有明显升高的趋势。下图示意日本沿岸海域日本蜻产卵场和育幼场分布。

    1. (1) 指出日本鳍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沿岸海域的主要影响因素。
    2. (2) 日本蜻产卵场主要分布在日本南部附近海域,分析主要原因。
    3. (3) 相较育幼场三,指出育幼场一的优势。
    4. (4) 每年3月到6月进行中距离输运的日本蜻个体(卵及仔稚鱼)占比有明显升高的趋势,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5. (5) 简述日本南部地区发展渔产品加工业的区位优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