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数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

更新时间:2024-04-01 浏览次数:1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 19. 计算:(-1+2)×3+22÷(-4).
  • 20.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1,2),B(3,1),C(4,4)

     

    1. (1) 在图中画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A1B1C1 , 并分别写出对应点A1、B1、C1的坐标.
    2. (2) 在x轴上确定一点P,使得PA+PB最小.
  • 21.  如图,点D在AB上,E在AC上,AB=AC,∠B=∠C,求证:AD=AE.

     

  • 22.  如图,在△ABC中,∠BAC=70°,∠C=60°,

     

    1. (1) 尺规作图:求作∠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
    2. (2) 求∠BDC的度数.
  • 23.  如图,B、F、C、E在同一直线上,AB=DE,BF=EC,且AB∥DE.

     

    求证:

    1. (1) △ABC≌△DEF;
    2. (2) AC∥DF.
  • 24.  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DE⊥AB,DF⊥AC,垂足分别是点E、F,BE=CF,求证:AD平分∠BAC.

     

  • 25.  如图,在△ABC中,AB=AC,∠B=30°,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BC于D,连接AD.

    1. (1) 求∠DAC的度数;
    2. (2) 若BD=2,求BC的长.
  • 26.  综合实践

    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时,数学兴趣小组发现这样一个模型:它是由两个共顶点且顶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构成的,在相对位置变化的同时,适中存在一对全等三角形,兴趣小组成员经过研讨给出定义:如果两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相等,且顶角的顶点互相重合,则称此图形为“手拉手全等模型”.因为顶点相连的四条边,可以形象地看作两双手,所以通常称为“手拉手模型”,如图1,△ABC与△ADE都是等腰三角形,其中∠BAC=∠DAE,则△ABD≌△ACE(SAS).

    1. (1) [初步把握]如图2,△ABC与△ADE都是等腰三角形,AB=AC,且∠BAC=∠DAE,则有 
    2. (2) [深入研究]如图3,已知△ABC,以AB、AC为边分别向外作等边△ABD和等边△ACE,并连接BE、CD,求证:BE=CD.
    3. (3) [拓展延伸]如图4,在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和△ADE中,AB=AC,AE=AD,∠BAC=∠DAE=90°,连接BD,CE,交于点P,请判断BD和CE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