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顺德区的第一梯队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

更新时间:2024-01-04 浏览次数:2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天的广东击 鼓催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将继续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可见( )
    A . 改革让广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B . 开放提升了广东的核心竞争力 C .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D . 改革的目的就是走向强国之路
  • 2. 从太平洋西岸到东欧平原,从红海之滨到南部非洲,从东南亚到拉美……10年来,中 国已与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的( )
    A . 对外开放政策 B . 科教兴国战略 C . 独立自主政策 D . 协调发展理念
  • 3.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强对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更加精准、及时、有效地做好社会 救助工作,充分发挥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的作用。我国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是为了让人民群众( )
    A . 凝聚法治共识 B . 实现同等富裕 C . 优化人口政策 D . 共享发展成果
  • 4. 题4图《追赶》,主要反映了( )

    ①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②人才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

    ③我国在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④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5. 从神五到神十七,从首次太空飞行到长期驻守空间站,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离不开20年来一项项关键技术的突破,更离不开我国实施的( )

    ①科教兴国战略             
    ②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人才强国战略           
    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我国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提出要在发展规划、资源保暗费投入等领域加大力度,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这是因为( )
    A . 教育成为引领我国发展的第一动力 B .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C . 我国教育的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D . 我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 7. 以下是两则新闻报道的内容摘录,两则新闻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新闻一: 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转型,培育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

    新闻二: 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精品农业,提升农产品质量。

    A . 对外开放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B .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平稳发展 C . 加快推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D .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 8. 从“小院议事厅”到“板凳民主”,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等,我国的基层民主充满着烟火气,激发了民众的主人翁精神。这体现了( )

    ①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 

    ②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

    ③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 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H村是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在探索特色乡村治理的道路上,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基层民主实践活动。下列民主实践活动与民主形式相匹配的是( )
    序号民主实践活动民主形式
    村民集体商量筹办“养老服务中心” 民主协商
    村民通过投票选出村里的“当家人”    民主决策
    村里推行“文明积分制”,破除陈规陋习民主管理
    村委会行使监督权,规范村民的行为       民主监督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良法善治既是治国之良策,也是国民之殷切期望。自古以来,我国就积累了许多良法善治的智慧。下列能充分体现这一智慧的法治名句是( )
    A . 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 B .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C . 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 D . 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
  • 11.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海外利益安全面临的风险日趋增加,产生的法律纠纷 日益增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发展利益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这就要求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在涉外领域( )
    A . 坚持合作共赢,建设法治政府 B . 加快立法步伐,做到有法可依 C . 增强风险意识,坚持依法执政 D . 保障国家利益,做到执法必严
  • 12. 题12图《瘦身》,反映了我国( )

    A . 维护社会治安,建设法治政府 B . 规范政府权力,坚持依法行政 C . 减少政府权力,提高政府公信力 D . 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
  • 13. 某中学举办以“增强民主意识,参与民主生活”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活动,同学们搜集了一组素材。以下素材能体现这一活动主题的是( )

    ①《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  日起施行 

    ②我国公安机关打掉多个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窝点

    ③晓华向当地派出所反映学校附近的黑网吧问题  

    ④晓明对广东省中考改革方案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某中学开设了书法、茶艺、剪纸等校本课程。开设这类课程( )
    A . 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B . 证明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C . 体现了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D . 彰显了传统文化具有推陈出新的特征
  • 15. 吟诗作赋的“苏东坡”、粤剧数字人“小勤”、秦腔数字人“秦筱雅”……这些取材 于传统文化的数字人,不仅有着栩栩如生的“外表”,还兼具着文化和艺术的“灵魂”,激发人们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这些数字人的出现,体现了( )
    A . 我国利用数字技术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B . 新媒体决定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C . 科技赋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D . 中华传统美德受到科技与人文的滋养
  • 16. 杭州第19届亚运会期间,3.76万名志愿者“小青荷”带着梦想和承诺,坚守在各自 的岗位上,用周到的服务温暖着八方来客。“小青荷”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

    ①奉献                  
    ②敬业              
    ③友善             
    ④诚信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7. 为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基地的育人作用,某中学开展“行走的思政课:脚步丈量中华情,红色地标我打卡”寻访活动。开展这一活动( )

    ①有利于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报国志   
    ②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

    ③充分展现了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   
    ④有利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文化血脉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8. 根据图我国“2010—202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 . 人口增长率下降,人口素质不断提升 B . 总人口数量减少,老龄化进一步加剧 C . 人口增速趋缓,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 D . 人口压力减轻,人口问题得到了解决
  • 19. 每当暴雨来临,“海绵”绿地就会拼命地吸收水流,转入后方的蓄水池,净化后再汇入邻近河道或者变成消防用水,这让城市的水循环有了“深呼吸”。海绵城市的建设( )
    A . 既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又能减少城市的内涝 B . 说明我国已建成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C . 保护了生态环境,彻底解决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D . 从根本上破解了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 20. 2020年至2023年,广东省累计安排了32.7亿元财政资金,用于开展海岸线生态修复、重点海湾整治、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这一重大举措( )
    A . 提升了广东省政府的形象和依法执政水平 B . 杜绝了环境污染,助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C .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 . 落实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6分,共40分。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并在社区管理、公司运营、教育、医疗、金融、交通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材料二:人工智能 AI 技术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 挑战,如利用 AI技术实施诈骗:“10分钟骗走430万元”“换脸合成不雅视频试图敲诈 18万元” “AI 换声伪装好友借钱”等。如何引导人工智能 AI技术的发展和利用,引发了众人的热议。

    晓江认为,引导人工智能 AI技术的发展和利用,取决于我国是否能够加快立法进程,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1. (1) 从材料一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对晓江的观点加以评析。
  •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战略部署。

    材料 — : 多措并举齐发力,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举措一举措二举措三举措四
        实施现代农民培育计划,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农民技术培训,为加快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以促进农民就业与增收为重点。发展优势产业,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模式-打造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凝聚其他组织和各方力量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通过对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市场运作,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意农业,依托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既繁荣了经济,又激活了文化。

    材料二:乡味十足的村晚(农村春晚)与村超(乡村足球超级联赛)

    由村民当主角,山歌、渔歌、秋歌走上舞台的“村晚”,不论是民俗歌舞,还是非遗技艺展演,特色鲜明、创意满满,村民们演在其中,乐在其中。“村超”的球员来自苗族、侗族、汉族等各民族,他们中有摊贩、司机、木匠、砖厂老板等,开办在家乡的球赛成为了他们平凡生活中的“高光时刻”
    1. (1) 结合材料一,谈谈我国是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 
    2. (2) 结合所学,谈谈“村晚”与“村超”的文化价值。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九年级(1)班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议题“建设绿美广东”,通过查阅资料与实地调查等方式展开探究性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第一小组【查阅资料】

    广东省正在整体推进城乡绿化美化工程,实施沿海防护林体系保护修复,推进红树林 湿地修复,优化生态麻道、绿道、碧道、古驿道,打造一批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乡 村。全省将继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补齐生态欠账,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

    撑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第二小组【实地调查】

    近年来,快递、外卖等塑料包装废弃物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 转型势在必行。为进一步了解居民是否支持使用可循环快递箱(盒),第二组同学在某社 区开展调查。他们发现居民出于保护隐私等的考虑,现场拆箱的意愿并不高;对快递员来说,这么做明显影响投递效率,远不如使用一次性包装来得痛快。下图是部分调查的结果。

    1. (1) 结合所学,分析广东省推进绿美生态建设的原因。   
    2. (2) 结合第二小组实地调查反映出来的问题,请你提出解决方案。  (两个方面) 
    3. (3) “建设绿美广东”人人有责。作为青少年学生,你打算如何行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