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

更新时间:2023-12-29 浏览次数:1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12小题,每题3分。1-10题单选,11-12多选,多选题少选得2分,选错不得分)
  • 1. (2023八上·宁远期中)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 人洗澡时水的温度约为70℃ B . 教室中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C . 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为5s D . 正常人脉搏跳动10次所用时间约为 1min
  • 2. 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 . 只能选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C . 研究机械运动不一定都要选参照物 D . 选择不同参照物描述同一物体运动的情况,物体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
  • 3. 下列四个选项是物体运动的s﹣t和v﹣t图像,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 )
    A . B . C . D .
  • 4. 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B . 声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传播 C . 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D . 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无关
  • 5.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高 B . 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C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D .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 6. 固态的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被抛到空中,促使其周围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实现人工降雨。下列关于上述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说法( )
    A . 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热量 B . 水蒸气凝结成水,是凝固 C . 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吸收热量 D . 冰晶下落变成水,吸收热量
  • 7. 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斜AC的长度为80cm,B点是斜面AC的中点。实验时,松手后,小牛依次通过A、B、C三点的时间如图所示。在小车下滑过程中( )

    A . 以金属片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 B .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0cm/s C . 为了便于计时,应将木块向斜面底端移动 D . 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在 BC段的平均速度
  • 8. (2017八上·双城期末)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关于此图象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

    A . 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B . 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C . 物质的初温是40℃ D . 加热5分钟时物质的温度是48℃
  • 9. 关于声音的特性说法正确的是( )
    A . 频率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低则音调低 B . 人能听到超声波,但听不到次声波,而大象可以发出并能感知次声波 C . 振幅越大,产生的声音响度也就越大,从而可以区分男中音和男高音的歌唱 D .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而声波的波形图是一样的
  • 10. 甲车的行驶时间是乙车的两倍,行驶的路程之比为1:3,则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 )
    A . 2:3 B . 1:6 C . 6:1 D . 3:2
  • 11. (2018八上·鹤岗月考) 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误差是由于测量时不认真造成的 B . 只要测量时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就可以避免误差 C . 选用更加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有效的减小误差 D . 误差不可避免
  • 12. (2020九上·大洼开学考) 如图是海波和蜡烛的熔化实验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 甲是晶体,其熔点是48℃ B . 甲在ab段不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C . 甲在第2min时处于固体状态 D . 乙是蜡烛的熔化图像
二、填空题(13-16小题每空2分;作图题每题2分;共20分)
  • 13.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木块B的长度为 cm。

  • 14. 如图所示,古诗词“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人们是根据声音的 来辨别黄莺啼声的,人耳听不到蝴蝶翅膀扇动的声音是由于蝴蝶翅膀振动的 低。

  • 15. (2022八上·千山期中) 科学课的“活动”是我们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渠道。将一根钢尺压紧在桌面上,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钢尺由于产生了声音;若想听到的声音音调低沉一点,应该向(选填“左”或“右”)移动钢尺。

  • 16. 舞台上利用干冰制造白雾,原理是干冰 (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 17. 如图所示的仪器是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的一部分,此时它的示数为﹣32℃,请用铅笔在图中把温度计的液柱部分涂黑。

  • 18. 某物体运动时的v﹣t关系图象如图甲所示,请你根据图甲中的信息,在图乙中准确画出它对应的s﹣t关系图象。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 19. 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使小车从带刻度尺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如图所示。

    1. (1) 该实验的原理是 
    2. (2) 小车在AC段平均速度vACm/s;
    3. (3) 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20. 科学小组在“比较水和盐水沸腾特点”的实验中,分别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盐水。

    1. (1) 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先调整图甲中的高度 (填“A”或“B”);
    2. (2) 图乙中温度计示数为 ℃;
    3. (3)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水和盐水的温度一时间图像如图丙,从图像中可知:水和盐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都 
  • 21. 下列是小雨用一把钢尺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1. (1) 把钢尺伸出桌外,注意两次伸出桌外的长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第一次轻按第二次重按钢尺,注意听振动发出声音有何不同。
    2. (2) 实验表明第二次钢尺振幅比第一次的大,大。本实验利用的研究方法是 
    3. (3) 小红想用本实验用到的实验器材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把钢尺伸出桌外,注意两次伸出桌外的长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注意听振动发出声音有何不同。

  • 22. 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组装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时,按照 (选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进行;
    2. (2) 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萘 ,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 (3) 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中可看出,萘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化过程大约持续了 min。
四、计算题
  • 23. 甲、乙两地相距162km,汽车以10m/s的速度从甲地出发,行驶了72km后,求:
    1. (1) 汽车通过72km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 (2) 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 24. 熙熙乘坐一辆速度为15m/s的小轿车迅速驶向一座山崖,某一时刻鸣笛后,汽车继续行驶了90m听到回声,司机第二次鸣笛,经过2s听到回声。计算:
    1. (1) 第一次鸣笛经过多长时间能听到回声;
    2. (2) 第一次鸣笛时距离山崖的距离;
    3. (3) 两次回声的时间间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