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济源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12...

更新时间:2023-12-29 浏览次数:1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太阳辐射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称为太阳直接辐射。下图为贵州贵阳和新疆塔中(塔里木盆地中部)太阳直接辐射的年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塔中秋季比春季太阳直接辐射高的主要原因是秋季( )
      A . 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B . 白昼时间较长 C . 阴雨天气少 D . 风沙天气少
    2. (2) 塔中和贵阳太阳直接辐射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地形 B . 河流 C . 地势 D . 气候
  • 2. 下图示意地震波波速在地球内部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a表示地壳 B . b表示地幔 C . c表示内核 D . 乙表示横波
    2. (2) 图中X表示( )

      ①莫霍界面②古登堡界面③地壳与上地幔交界面④下地幔与地核交界面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3. (2021高一上·张家口期中) 风沙流通过灌丛植物时,大量沙砾会堆积在植物根部附近,形成灌丛沙丘,灌丛沙堆发育的增长期称为风影沙丘。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灌木形成的风影沙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风影沙丘常见于(   )
      A . 沿海沙滩 B . 河流两岸 C . 绿洲边缘 D . 森林内部
    2. (2) 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
      A . 东南风 B . 西北风 C . 西南风 D . 东北风
  • 4. 下图是厦门市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

    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 . 海浪侵蚀 B . 风化和侵蚀 C . 冰川侵蚀 D . 流水侵蚀
  • 5.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
      A . 向陆地方向推进 B . 向海洋方向推进 C . 位置稳定 D . 反复进退
    2. (2) 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
      A . 形成新的贝壳堤 B . 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 . 形成河口三角洲 D . 迫使河流改道
    3. (3) 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
      A . 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 . 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 . 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 . 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 6. (2021高一上·邢台期末) 2021年11月6日,一则点赞风雨无阻的气象人的短视频火了。视频中,气象员无论风霜雨雪,都要保证探空气球每天早上和晚上的7:15准时携带探空仪升起,上升到约30km高空后自行爆裂。探空仪可以探测大气各层的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正常情况下,探空气球顺利升空后记录的温度变化情况是(   )
      A . 持续降低 B . 一直升高 C . 先降低后升高 D . 先升高后降低
    2. (2) 下列有关探空气球爆裂时所在大气层的状况,可信的是(   )
      A . 水汽含量大 B . 以干洁空气为主 C . 杂质较多 D . 雨雪等天气多发
  • 7. (2021高一上·潮阳期末) 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温和防晒,金华部分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黑色尼龙网和塑料薄膜直接影响的辐射类型分别是(   )
      A . 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B .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C . 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D .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
    2. (2) 若在8月份,江苏的农民对于大棚的黑色尼龙网管理应当是(   )
      A . 午后盖上 B . 早晨盖上 C . 傍晚盖上 D . 全天不盖
  • 8. (2022高二上·温州期中) 水量平衡,是指在特定区域的水循环过程中水体收入量和水体支出量大致相等的现象。我国西南某地将原始生态林改造为橡胶林后,水循环各环节的水量均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如下图),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从水量平衡的角度来看,当地将原始生态林改造为橡胶林后,地表径流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①降水量增加②灌溉量增加③下渗量减少④植被生长耗水量减少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2. (2) 由原始生态林变为橡胶林,对当地地表径流产生的影响是(   )
      A . 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弱 B . 泥沙挟带量减少 C . 水质下降 D . 流速变慢
  • 9. (2022高二上·哈尔滨开学考) 读长江口等盐度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 . 降水 B . 气温 C . 融冰 D . 径流
    2. (2) 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P点(2.8等值线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远的时段是( )
      A . 8月 B . 5月 C . 3月 D . 1月
  • 10. 下图为北大西洋部分洋流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洋流④的名称是( )
      A . 加利福尼亚寒流 B . 千岛寒流 C . 北大西洋暖流 D . 加那利寒流
    2. (2) 关于洋流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对欧洲西海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B . 与北海道渔场的形成有关 C . 减缓海轮由北美到欧洲的航行速度 D . 大西洋西部海域污染物不会扩散至东部海域
二、非选择题
  • 11. (2020高三上·湖南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及其支流蜿蜒贯穿湖北大地,在种种自然条件的作用下,为湖北打造出众多的江中洲地。武汉附近的长江河道中沙洲众多。唐朝后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出现洲渚日增的现象。武汉及周边地区略图如图所示。

    1. (1) 洲地,一种典型的流水地貌形态。《说文解字》称:“水中可居日州(洲)。”在江河中的沙洲,便是水流冲积河道、河口所形成的出露水面的成型泥沙淤积体。指出历史早期.长江中的洲地稀少而唐朝后期洲渚日增的原因。
    2. (2) 据图推测甲处沙洲的形成过程。
    3. (3) 江心洲地的消长和交替发展,正是长江中下游历史变迁的特别记录。说明近年来甲处沙洲增长缓慢的原因。
  •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绿地对气温产生的影响,专家称为“绿岛效应”。“绿岛效应”是指在一定面积绿地里气温比周边建筑聚集处下降0.5℃以上。云山叠翠,珠水流光,广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发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建成了最美城市中央湿地。目前,广州基本形成“森林围城、绿道穿城、绿意满城、四季花城”的城市景观。下图示意城市市区与郊区的气温差异。

    1. (1) 利用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城市市区比郊区气温高的原因。
    2. (2) 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说明城郊之间大气运动特点,它和海陆风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3. (3) 广州夏季漫长,指出并阐释广州市绿地建设对缓解大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
  • 1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章。下图示意城市水循环。

    材料二:某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水循环数据比较表(单位:mm)。

     

    年平均降水量

    转化为径流的总降水量

    转化为地表径流的降水量

    转化为地下径流的降水量

    年平均蒸发量

    城市中心区

    675

    405

    337

    68

    270

    郊外平原区

    644.5

    267

    96

    171

    377.5

    1. (1) 指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
    2. (2) 根据表中数据变化,判断易发生内涝的地区,并说明原因。
    3. (3) 每到汛期。我国许多城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内涝。为缓解城市内涝,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设计了下凹式绿化带方案。从水循环角度说明方案的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