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初中化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课堂达标训练...

更新时间:2023-12-16 浏览次数:37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铜在空气中锈蚀会生成铜绿[Cu2(OH)2CO3],铜绿加热分解后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
    A . CuO B . H2O C . CO2 D . NO2
  • 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参加反应的镁带和生成的白色粉末质量相等 B . 蜡烛燃烧,固体质量减少,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 . 电解水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总和 D . 12 g碳在40 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52 g二氧化碳
  • 3. 硝酸铵是一种烈性炸药,当温度达到400 ℃以上时,硝酸铵即可发生爆炸,化学方程式是4NH4NO33N2↑+2X↑+8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 . NO2 B . O2 C . N2O D . N2O4
  • 4. 除了元素种类、原子种类不变外,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还有 ( )
    A . 原子数目 B . 分子数目 C . 物质种类 D . 分子种类
  • 5. (2021九上·安居期末)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4

    21

    3

    8

    反应后质量/g

    7

    4

    3

    x

    A . c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 反应结束后d的质量为14g C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D . a、b变化的质量比为3:17
  • 6. 10 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8 g C和4 g 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   )
    A . 1∶1 B . 2∶1 C . 4∶1 D . 5∶1
  • 7. 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氮气和水蒸气,该物质一定含有(  )
    A . 氮元素和氧元素 B . 氢元素和氧元素 C . 氮元素和碳元素 D . 氮元素和氢元素
  • 8. 如图是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②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

    ③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④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种类都不变

    ⑤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A . ①②③⑤ B . ①②④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 9. 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原子质量 ④元素种类 ⑤物质总质量 ⑥分子种类 ⑦分子总数 ⑧物质种类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⑥⑦⑧ C . ①③⑤⑦ D . ②④⑥⑧
  • 10. 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图示中共有四种分子 B . 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可分 C .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 .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二、填空题
  • 11. 在化学反应里参加反应的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总和。
  • 12.

    锂是一种金属单质,化学式为Li,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易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则锂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化学反应A→B+C,D在反应中作催化剂,12gA与3gD混合后使反应完全生成了8gB,问同时生成gC.(3)工业酒精中常含有少量甲醇.甲醇有毒,易挥发.请你根据甲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推断甲醇肯定含有元素,还可能含有元素.

  • 13.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填“改变”、“不改变”,下同),原子数目,原子质量
  • 14. 为了能及时以现煤气泄漏,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燃烧 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xCO2+2Y+6H2O,已知Y由两种元素组成,则x=,Y的化学式为

  • 15.

    下图表示氢气和氯气反应的示意图:

    试回答:

    在反应中氢气分子变成  , 氯气分子变成   , 它们互相结合形成新的分子是 

    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氯气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因此在这个反应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三、简答题
  • 16. 某同学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知,4g氢气和16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20g水.”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四、综合题
  • 17.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所用仪器和药品如图所示:反应前,在天平上称量整套装置,总质量为mg.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 (1) 将胶头滴管中的盐酸逐渐滴入盛有大理石的试管中,立即有气泡在试管中产生,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片刻后在锥形瓶中看到的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待反应停止,再将整套装置放到天平上称量(包括残留物)质量仍为mg.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

    2. (2) 该实验若改在烧杯中进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什么?反应生成的气体逸出,生成物的质量就会减少.

  • 18. 下面两幅示意图分别表示生成氯化钠的不同化学反应.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 (1) 图甲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氛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甲可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主要是由原子的(填序号)决定的.

      A.最外层电子数  B.核外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质子数

      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转变成的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2. (2) 图乙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实质是结合生成水.

       

五、实验探究题
  • 19.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是否会发生变化?甲、乙、丙三位同学对此进行探究。

    1. (1) 【提出假设】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 

    2. (2) 【查阅资料】
      ①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②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HCl)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探究】
      图A、图B分别是甲、乙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的药品,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表达与交流】

      反应结束后,甲同学的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填“左边”“右边”或“中间”),(填“能”或“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 (3) 乙同学实验后,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右边,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 (4) 丙同学进行了图C所示的实验,用细铜丝吊着一根长玻璃棒,在其两端分别绕上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a端铜丝加热数分钟。停止加热后冷却,观察到a端的铜丝变黑、
    5. (5) 【优化装置】三位同学将图C装置进行改进后再次探究,最终验证了假设正确。
      如图,将铜丝绕在电烙铁上,电烙铁用支架固定在密闭的硬质玻璃管中,玻璃管置于灵敏电子台秤上。接通电路,电烙铁开始工作,观察到

  • 20.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 (1) 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填字母)。
      A . 蔗糖和水 B . 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C . 铁和氯化铜溶液
    2. (2) 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