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期末专区 /七年级上册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2024学年 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重难...

更新时间:2023-12-12 浏览次数:50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3七上·南浔期中)   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正式开讲。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进行授课。课堂中演示了球形火焰实验、奇妙“乒乓球”实验、动量守恒实验以及又见陀螺实验,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关于太空,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 . 带入太空的水稻能否正常生长? B . 失重条件下物体在液体中会不会有浮力? C . 夜空中哪颗星星最美? D . 为什么微重力环境下,使用超长吸管喝水更轻松?
  • 2. (2023七上·鄞州期中) 小叶在食品包装中发现了一包脱氧剂,打开包装后发现里面是一些黑色的粉末,小叶怀疑这些粉末是铁粉,于是他拿起磁铁靠近粉末,结果粉末被磁铁吸引了。“拿起磁铁靠近粉末”这属于探究环节里的(      )
    A . 提出问题 B . 作出假设 C .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D .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 3. (2023七上·浙江期中) 某研究人员对不同类型口罩的过滤效率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实验研究的自变量是过滤效率 B . 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口罩的过滤效率与口罩种类是否有关 C . 为了减少误差,图中的过滤效率是多次检测后所得数据的平均值 D .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防护能力最强的是N95口罩
  • 4. (2023七上·北仑期中) 小科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小松鼠在竹林里出现。松鼠是吃松果的,应该在松树上,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就“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建立猜测和假设 C . 制定计划 D . 获得事实与证据
  • 5. (2023七上·余姚期中) 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光纤之父”高锟曾提出“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是否可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后在此基础上取得了突破性成就,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充分说明:科学探究过程中,首要的工作是( )
    A . 提出问题 B . 实验验证 C . 建立假说 D . 得出结论
  • 6. (2023七上·镇海区期中) 在检查火车轨道是否有裂缝时,我们习惯用工具来"敲打铁轨,再用耳朵来听”,然后根据发出的声音来判断轨道悬否有裂缝。就“敲打铁轨,再用耳朵来听”这个环节,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建立假设 C . 得出结论 D . 收集事实证据
  • 7. (2023七上·兰溪月考) 实验室中有一瓶无色液体,小明说它可能是酒精,于是打开瓶塞闻气味。对于“打开瓶塞闻气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建立假设 C . 设计方案 D . 获取事实与证据
  • 8. (2022七上·玉环期中) 《科学》课程带我们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关于科学学习的做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 . 用心观察,认真思考 C . 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 D . 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永远是正确的
  • 9. (2023七上·浙江期末) 小科在游览杭州西溪湿地公园时提出了下列问题,其中不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科学问题的是( )
    A . 为什么有些植物秋冬季节会落叶 B . 湿地对于城市生态环境有什么作用 C . 门票定价多少比较科学合理 D . 湿地内有哪些种类及数量的动物和植物
二、填空题
  • 10. (2023七上·兰溪月考) 科学研究是以为基础的。在实验室要遵守安全手则,不能用接触实验室电源,不能将小刀、螺丝刀等物品插入电源插孔,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 11. 测量:是一个把进行比较的过程。这类公认的标准就是单位。对于同一被测量,所选的单位不同,测量的数值就不同,因此在测量的数值后面必须写明单位,没有单位的测量结果是意义的。
  • 12. 科学探究是的重要方式。科学探究源自,经历的过程是:→设计→实施方案(收集证据)→检验→报告与交流。如果收集的证据不支持假设,则需要并重新验证。
  • 13. (2021七上·宁波月考) 在做“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的实验中,小明发现只有蒸馏水的培养皿中没有微生物生长:没加水的干面包片和加水后放在冰箱中的面包片上也没有微生物生长;只有加了水后放在室温下的面包片上长了许多微生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上述实验现象中,你可得出微生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2. (2) 根据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条件,你认为我们可采取哪些方法来保存食物?(至少写出2种保存食物的方法。)
  • 14. (2020七上·富阳月考) 读图,回答问题:

    1. (1) 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观察蜗牛时我们用到了工具,在使用此工具时为了获得大而清晰的图像,当不能移动蜗牛时,我们可以同时移动.
    2. (2) 请分别填写各部分的名称:A.;B.
    3. (3) 列举一条蜗牛的生物基本特征
    4. (4) 通过“观察蜗牛”的活动,知道蜗牛对下列刺激不产生反应的是( )
      A . 触摸 B . 强光 C . 醋酸 D . 拍手声   
三、实验探究题
  • 15. (2023七上·龙泉期中) 过年了,小龙同学帮父母载着米去年糕厂做年糕。年糕运回家里后先摊开放置一两天再浸到水里,这样能放很长时间,但到第二年春季,小龙同学发现年糕发霉并有酸臭味。小泉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帮小龙找出年糕发霉的原因:


    将质量、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块年糕分别放入三个大小相同的玻璃瓶中,高温处理后待用。

    第一步材料处理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二步实验操作

    将玻璃瓶敞口放置

    将玻璃瓶瓶口塞紧

    将玻璃瓶敞口放置

    第三步恒温培养(1周)

    25℃

    25℃

    5℃

    第四步实验结果

    年糕出现大量菌落

    年糕无菌落

    年糕出现少量菌落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分析并回答

    下列问题:

    1. (1) 实验第一步中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2. (2) 其中两组实验基于的假设是使年糕发霉的微生物可能来自于空气。
    3. (3) 分析第1组与第3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16. (2023七上·海曙期中) 辣条因味道重、气味香、颜色鲜艳、价格低廉而深受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而2019年“3.15晚会”中曝光的“虾扯蛋”“黄金口味棒”等辣条问题,却令大家触目惊心。谁曾想到在校园内十分火爆的辣条,存在着食品安全隐患,生产地址虚标、无生产日期、无SC食品安全认证等问题层出不穷。某兴趣小组想要以小白鼠为研究对象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辣条是否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实验材料

    每次投放等量的鼠粮

    1个月以后结果

    甲组

    各1只大小、生长情况、健康状况、活动能力基本相同的小白鼠

    普通鼠粮加水研磨,再用微波炉烘干

    活动能力正常

    乙组

    普通鼠粮加水与辣条(无SC食品安全认证)一起磨碎,再用微波炉烘干,制成掺入辣条的鼠粮(大小形状与原鼠粮一致)

    活动能力弱

    1. (1) 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辣条,起对照作用的组别是
    2. (2) 该实验方案有一处不合理的地方,你认为该探究方案可以改进的地方是
    3. (3)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17. (2023七上·兰溪月考) 善于观察的小金发现:苍蝇停下来就匆忙搓“脚”(如甲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是它的脚很脏吗?苍蝇搓“脚”可能是清除“脚”上的脏东西

    1. (1) 划线部分这属于科学探究的步骤。于是她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

      设计实验:①在A(瓶内无脏物)、B(瓶内有脏物)两个玻璃瓶中(如乙图)放入多只同品种,大小数量相同的活苍蝇;②在相同的时间内观察并记录A、B两个玻璃瓶中

    2. (2)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①若A瓶中苍蝇搓脚次数接近或明显多于B瓶中苍蝇搓脚次数,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污物”无关。

      ②若A瓶中苍蝇搓脚次数明显小于B瓶中苍蝇搓脚次数,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污物”有关。

      实验评价与交流:小亮认为丽丽设计的实验中存在明显缺陷,你觉得应该如何改进?

四、解答题
  • 18. (2022七上·余姚期末) 为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将一节用过的五号电池破碎,浸泡在1000mL清水中3天,过滤后得滤液。

    ②在四只鱼缸分别加入5000mL清洁无污染河水,并贴上A、B、C、D标签。

    ③在A、B、C、D四只鱼缸中,依次加50mL、100mL、200mL、 400mL电池浸出液。

    ④再向各鱼缸中分别加入三条大小和生活状态差不多的小金鱼,定时喂等量同种饲料,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

    A

    B

    C

    D

    所加浸出液的体积(mL)

    50

    100

    200

    400

    小鱼存活的时间(天)

    15

    12

    7

    1

    根据以上设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2. (2)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水中电池浸出液的浓度越大,金鱼存活的时间就越
    3. (3) 由此,该小组同学得出结论:废电池对生物有影响。你认为他们这样得出结论严谨吗?为什么?
    4. (4) 余姚市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全域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把生活垃圾按图示分四类进行科学处置,实行“定时、定点”投放。废电池属于( )
      A . 可回收物 B . 其他垃圾 C . 有害垃圾 D . 厨余垃圾
  • 19. (2022七上·鄞州期末)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请你根据下列两张图片各提出一个有价值的科学问题。

    图甲:。图乙:

  • 20. (2022七上·奉化期末) 镇海棘螈是浙江省宁波市独有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它的数量只有350多尾,比大熊猫还稀少,已濒临灭绝。
    1. (1) 镇海棘螈在陆上产卵,卵孵化后,幼体再进入水中继续进行个体发育,成体则在陆上生活.它和大鲵同属于类动物.
    2. (2) 镇海棘螈数量稀少、濒临灭绝,是否与其产卵习性有关?科学家设计了如下试验:他们将收集到60颗镇海棘螈受精卵平均分成6组,在适宜温度下,分别将它们放在陆地上、池水下深1厘米、5厘米、10厘米、15厘米和20厘米处,一段时间后,比较它们的孵化率.科学家设计的实验可以研究两个问题:

      ①受精卵在陆上与水中的孵化率是否有差异?

      ②受精卵子啊水中的孵化率是否与有关?

    3. (3) 镇海棘螈数量稀少、濒临灭绝的原因,除了可能于陆上产卵习性有关外,还可能与其生存环境的变化有关,如气候异常、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