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2024学年 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重难...

更新时间:2023-12-12 浏览次数:40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 1. 小明在一只空玻璃杯中放入一块冰,并把它放在25℃的房间内,过一段时间后杯中仍有少量的冰没有熔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冰的温度为0℃,剩余的冰继续熔化 B . 冰的温度为0℃,剩余的冰停止熔化 C . 冰的温度高于0℃,剩余的冰继续熔化 D . 冰的温度低于0℃,剩余的冰停止熔化
  • 2. 某物质在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可知,这种物质( )

    A . 是非晶体 B . 在t1时刻是固态 C . 在t2时刻是液态 D . 在t2时刻正放热
  • 3. (2023七上·婺城期末) 严寒的冬天,为防止汽车水箱内的水结冰,以保证汽车正常运行,可以往汽车水箱里加入防冻液,这是因为加入防冻液后,水的(      )
    A . 凝固点降低 B . 沸点升高 C . 凝固点升高 D . 比热变大
  • 4. 将熔化过程中的冰放到0 ℃的恒温箱后( )
    A . 冰继续熔化 B . 冰不能继续熔化,原来的冰熔化成的水会开始凝固 C . 冰不继续熔化,水也不凝固 D . 如果冰的质量太少,它将继续熔化
  • 5. 炎热夏天的中午,柏油马路会变软,这是因为( )
    A . 柏油是晶体,受热后达到熔点开始熔化 B . 柏油是晶体,受热后未达到熔点,所以先变软 C . 柏油是非晶体,受热后达到熔点就变软 D . 柏油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受热后逐渐变软
  • 6. 从互联网上查到的信息可知,法国准备生产一种冬暖夏凉的夹克,这种夹克在衣料纤维中添加了一种微胶囊物质,人们穿上这种夹克,当气温升高时,微胶囊物质开始熔化,人体感到凉爽;当气温降低时,微胶囊物质开始凝固,人体倍感温暖。这种夹克能自动调节温度的原理是 ( )
    A . 当气温升高时微胶囊物质熔化从人体吸热,当气温降低时微胶囊物质凝固从人体吸热 B . 当气温升高时微胶囊物质熔化向人体放热,当气温降低时微胶囊物质凝固向人体放热 C . 当气温升高时微胶囊物质熔化向人体放热,当气温降低时微胶囊物质凝固从人体吸热 D . 当气温升高时微胶囊物质熔化从人体吸热,当气温降低时微胶囊物质凝固向人体放热
  • 7. 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 )
    A . 蜂蜡、玻璃、沥青 B . 蜂蜡、铝、玻璃 C . 冰、铁、铝 D . 冰、铁、沥青
  • 8. 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
    A . 白糖放入水中,过一会儿糖不见了 B . 将纸点燃一会儿就化成了灰 C . 将食盐放入汤中,过一会儿食盐不见了 D . 将一块冰放在热水中,一会儿冰不见了
  • 9. (2022七上·婺城期末) 棉花糖是很多小朋友喜爱的食物,做棉花糖时将白糖放在中心的圆盘中,白糖立刻就变成糖水,不断旋转的圆盘又将糖水从四周甩出去,由于四周温度低,就可以看到一丝丝的糖,用小棍将它绕好,就做成了既好看又好吃的棉花糖了。整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A . 熔化、凝华 B . 熔化、液化 C . 熔化、凝固 D . 汽化、凝固
  • 10. (2022七上·缙云期末) 在冬季,某校的地下水管破裂,水喷射出来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冰花”。关于“冰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冰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 . “冰花”是由喷出来的水凝固而形成的 C . “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一定为0℃ D . “冰花”熔化的过程中要放热
二、填空题
  • 11. 小雪在探究某种固体熔化成液体再到沸腾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得到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乙中段表示物质处于熔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物质热量,熔化过程经历的时间为min。
    2. (2) 如果停止给液体加热,液体的沸腾会(填“停止”或“继续”)。
  • 12. 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如图甲所示)。根据温度计A和B的示数,绘制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 (1) 由图像可知,海波的熔点是℃。
    2. (2) 在5~8min内,海波要从热水中热量,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海波处于(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 (3) 第10min后,试管内仍有少量海波不能熔化,其原因是
  • 13. (2023七上·临海期末) 小海将某种固体物质持续加热,把记录的时间和对应的温度绘制成图像(如右图)。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固体物质的熔点是℃。
    2. (2) 该固体物质熔化持续的时间为分钟,第10分钟时物质处于态。
  • 14.          
    1. (1) 观察海波的熔化图像:开始加热时并没有熔化,温度,体现在图像上是一段倾斜上升的直线;达到一定温度(熔点)时才开始,在熔化时温度,表现在图像上是一段;继续加热当全部熔化成液体后,温度,表现在图像上是一条倾斜上升的直线。(如图甲所示)

    2. (2) 观察松香的熔化图像:开始加热时,物质是先,再,最后。从开始加热直到全部熔化成为液体,其温度。(如图乙所示)
  • 15. (2020七上·余杭月考) 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每隔1分钟用温度计测一次物质的温度及观察其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 (1) 通过烧杯中的水对试管中的冰加热,目的是
    2. (2) 第4分钟时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试管中物质的状态为
    3. (3) 由图乙可知,AB段升温比CD段快,这是因为
    4. (4) 冰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三、实验探究题
  • 16. 在“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小芳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中的器材安装顺序是(填“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
    2. (2) 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示数为℃。
    3. (3) 图丙中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的是(填“A”或“B”),熔化过程经历了min。
    4. (4) 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可能是
  • 17. 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

    1. (1) 小琳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在第6min时该物质处于(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 (2) 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 18. 在探究海波和松香的熔化规律时,实验小组选择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 (1) 实验中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从而间接为海波加热,这样做能确保海波
    2. (2) 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是
    3. (3) 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表格数据在图中画出海波和松香的熔化曲线。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56

      松香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59

    4. (4) 分析你所描绘的图线可知,海波的熔化过程持续了min,在此过程中,温度是否继续上升?,是否需要继续加热?,说明海波熔化的特点是持续,温度。 试管中海波在第5 min时处于态。
  • 19. (2021七上·普陀期末) 如图所示,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活动中,小明选择的固体是冰块,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小华选择的固体是萘,采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冰的温度/℃

    -5

    -4

    -3

    -2

    -1

    0

    0

    1

    2

    3

    4

    萘的温度/℃

    72

    74

    76

    78

    80

    80

    80

    80

    82

    84

    86

    1. (1) 如图丙是某时刻冰的温度,该温度为
    2. (2) 由实验过程和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冰和萘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填变化情况)。
    3. (3) 在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填“寻求普遍规律”或“减小实验误差”)。
  • 20. (2021七上·台州期末) 某实践活动小组利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 (1) 装置甲中采用“水浴”加热的好处是
    2. (2) 根据实验数据作出该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由图可知,当 加热到 15 min 时,该物质所处的物态是态。
    3. (3) 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丙。则试管中(选填“水的质量增加”“冰的质量增加”或“冰与水的质量均不变”)。
四、解答题
  • 21. (2022七上·缙云期末) 熔模精密铸造是一种常用的铸造工艺,其做法是(如图):先用蜡做铸件的模型(蜡模),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模。加热烘烤后,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铸件材料的熔液,冷却后便铸成器物。现对某准备用于铸造的固态材料持续加热使其变成液态,温度达400℃后开始记入下表格: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金属温度/℃

    400

    482

    563

    645

    660

    660

    660

    660

    660

    660

    702

    778

    1. (1) 分析表格,该材料属于晶体还是非晶体?
    2. (2) 该材料熔化过程大约持续了分钟。  
    3. (3) 为制造某工件,用密度为0.9g/cm3的蜡制成蜡模,蜡模的质量为3.6kg。请计算: 

      ①该蜡模体积为多少立方厘米?

      ②若用密度为 2.7×103kg/m3的金属浇铸工件,该工件的质量为多少?

  • 22. (2020七上·温州期末)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并画出了冰的熔化图像。

    1. (1) 实验中宜选用(选填“较大的冰块”或“碎冰”)
    2. (2) 根据乙图可知,该试管中冰熔化所需的时间为分钟。
    3. (3) 小明进一步探究不同浓度的盐水的凝固点是否相同,并测出了不同浓度下盐水的 凝固点如表所示。请简要说明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的原因:

      盐水浓度(%)

      9

      15

      21

      凝固点(℃)

      -6

      -11

      -18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