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道德...

更新时间:2024-01-15 浏览次数:2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并将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共产党秉持的初心和使命是(    )
    A .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C .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D . 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2.   2023年6月25日,国务委员谌贻琴在山东调研民政和残疾人工作,强调要加强对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加快养老服务发展,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关爱服务体系,不断织密织牢民生兜底安全网。这体现了(    )
    A . 社会保障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B .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消除 C . 我国引领全体人民向同等富裕前进 D . 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3.   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121万亿元,人均GDP突破8.5万元,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当前依然面临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仍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等问题。这启示我们(    )
    A . 改革还需要全面深化和不断推进 B . 改革已经完成既定目标无须进行 C . 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 D . 改革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4. 对下侧漫画《共建共享》寓意的正确理解是(    )

    A . 共享发展成果需要不劳而获 B . 共享发展成果需要人人尽力 C . 共享发展成果根本无法实现 D . 共享发展成果是指丰衣足食
  •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选项能够直接体现这一矛盾的是(    )
    A . 2023年8月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闭幕式在成都举行 B . 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C . 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缩小城乡差距 D . 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在北京举行
  • 6. (2023·龙岗模拟) 早上起床,小明喊一声“小爱同学”就能了解到当天的天气和温度;晚上回家,爸爸的新能源车可以自动泊车,不需操控方向盘就可完成;周末和家人在饭店用餐时,点完菜后智能机器人很快就会送菜上桌。从这些体验中我们能感受到(   )
    A . 创新带来巨大财富 B . 创新促进公平正义 C . 创新影响人类就业 D . 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 7. 点击手机屏幕轻松办理个税;刷脸即可完成在线支付……如今,大到政务工作、小到居家出行,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日益渗透其中,数字经济将曾经人们想象中的智能新生活变为现实。这表明(    )
    A . 科技发展与人们日常生活无关 B . 互联网的好处远大于其弊端 C .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D . 网络科技很神奇,无所不能
  • 8.   2023年6月28日,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毕井泉在中国新闻社举办的“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上表示“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高质量发展就是创新驱动的发展。”因为创新(    )
    A . 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B . 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C . 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标志 D .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原因
  • 9. (2023·邵阳)  2023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湖南调研并主持召开先进制造业发展座谈会时指出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根本靠创新。企业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打造更多有话语权的产品和技术。企业之所以要重视创新,是因为( )

    ①创新精神表现为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②企业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③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市场制胜之道

    ④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2023年6月20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二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这表明(    )
    A . 我国已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B . 我国已经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C . 百年大计,科技为本 D . 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动力
  • 11.   2023年春,两会在北京召开。两会广泛发扬民主,全面听取人民的声音,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这表明(    )
    A . 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C .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D . 政协通过提案直接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义务
  • 12. 中学生小鑫发现学校和商场附近有无证小商小贩占道经营现象,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小鑫想向有关部门反映此事,他可以采取的方式是(    )
    A . 在市政府门口张贴大字报 B . 向人大代表或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C . 联系同学、朋友到市政府门前聚众闹事 D . 通过互联网丑化无证小商小贩的经营活动
  • 13. 某社区十几位居民代表齐聚“小巷议事厅”,围绕便民充电桩建设问题提出建议,社区居委会综合居民意见后,完善了便民充电桩建设方案并实施。这说明(    )
    A . 公民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B . 社区居委会代表广大居民行使国家管理权力 C .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社区居委会的民主 D .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 14. 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下列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内容与途径和形式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 李某针对工厂偷排污水问题向环保局举报——民主管理 B . 徐某作为选民参与选举市人大代表的活动——民主选举 C . 肖某就校门口的交通堵塞问题向交通局反映——民主监督 D . 张某参加《兴化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的听证会——民主决策
  • 15. 近年来,“我向总理说句话”“长线”等向政府或有关部门“提问”的途径不断增多,例如:从主要依靠论坛、留言板到使用博客、手机客户端再到通过微博、微信和视频等方式的变化。这一变化(    )
    A . 拓宽了人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渠道 B . 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政治义务 C . 为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提供了新的平台 D . 不利于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
  • 16. 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作了修改,新增了“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广泛征求成层群众和有关方面对有关法律草案的意见”等条文。这体现了(    )

    ①立法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    
    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实现科学立法

    ③在我国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④奉行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7. (2023·聊城) 2022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等新法新规开始施行。要使这些法律法规得到落实,政府必须( )
    A . 科学立法 B . 依法行政 C . 公正司法 D . 依法执政
  • 18.   2023年3月28日,淮安市文广旅游局政务服务窗口探索开展部分证照免提交服务,进一步方便了市场主体,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这体现了(    )
    A . 司法机关推进公正司法 B . 行政机关建设服务型政府 C . 国家权力机关严格执法 D . 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职责
  • 19.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    )
    A . 厉行法治 B . 人民当家作主 C . 马克思列宁主义 D . 习近平法治思想
  • 20.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列为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下列关于法治政府建设说法正确的是(    )

    ①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各项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②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③建设法治政府,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④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依法行使权力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 21. 【明析道理  知行合一】

    当你遇到下列情境时,你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并简要说明理由。

    1. (1) 情境一:班级组织废旧物品重新利用活动。

      正确做法:

      理由:

    2. (2) 情境二:学校组织第一届模拟政协活动。

      正确做法:

      理由:

  • 22. 【改革开放  共享发展】

    材料一: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2022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在历史性地消灭了绝对贫困之后,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

    材料二:“十三五”规划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1. (1) 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 我国现阶段面临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3. (3) 中国特色减贫之路体现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4. (4) 为什么说“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23. 【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说:“今天的中国,是梦想接连实现的中国。”神舟十三号、十四号、十五号接力腾飞,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我们的“太空之家”遨游苍穹。第三艘航母“福建号”下水,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这一切,凝结着无数人的辛勤付出和汗水。点点星火,汇聚成炬,这就是中国力量!

    你所在班级准备召开一次主题班会,现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

    1. (1) 请你为本次班会设计一个活动主题。
    2. (2) 我国科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哪些战略的实施?
    3. (3)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怎样的科技创新现状?
    4. (4) 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创新行动?
    5. (5) 为建成科技创新强国,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 24. 【行使权利维护法治】

    材料一:2023年3月8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各代表团举行代表小组会议审议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草案。此次立法法修改的一大亮点是,把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其中。对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个重大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作出了深刻阐释。

    材料二: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济南举行。本次会议设立旁听席,允许公民旁听。参加旁听的公民认真倾听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的发言,他们结合自身的经历对商品销售、安全生产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材料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1. (1) 结合材料一,说说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2. (2) 根据材料二,公民在会议上旁听的做法行使了哪项民主权利?
    3. (3) 行使这项权利有什么意义?
    4. (4) 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还有哪些?
    5. (5) 根据材料三,全面依法治国在厉行法治方面的四点要求是什么?
    6. (6) 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