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娄山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更新时间:2023-12-19 浏览次数:1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
  • 1. 一张报纸平摊后用剪刀将它剪成相等的四分,其中的一份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它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
    A . 0.25帕 B . 0.75帕 C . 1帕 D . 4帕
  • 2. 物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以下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制成的是(  )
    A . 压力锅 B . 液位计 C . 密度计 D . 吸尘器
  • 3. (2023九上·平遥期末)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获奖作品-5G 高铁轨道螺丝警报器,设计了检测螺丝松动的报警方案,如图所示,其主要的科学原理是:螺丝(其电阻不计)连接在电路中,当螺丝松动时,它会与下端的导线分离而断开,此时报警灯工亮起而发出警报,及时提醒工人修理。下列符合题意的电路图是(  )
    A . B . C . D .
  • 4. 如图所示,立方体木块下面用一段细线与容器底相连(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若细线中的拉力用F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那么,在图中可以正确描述拉力F随深度h的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 5. (2017·静安模拟) 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等于乙的质量.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和压力FA、FB的关系是( )

    A . pA<pB , FA=FB B . pA<pB , FA>FB   C . pA>pB , FA=FB D . pA>pB , FA>FB
  • 6.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它们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F的关系是( )

    A . △F一定大于△F B . △F可能大于△F C . △F一定小于△F D . △F可能小于△F
二、填空题(共21分)
  • 7. 上海地区家庭电路的电压为伏,电灯与控制它的开关是连接的(选填“串联”或“并联”)。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安。

  • 8. 通过某导体电流为0.2安,10秒内通过其横截面的电荷量为库,若它的电阻为50欧,它的两端的电压为伏;当它两端电压为5伏时,它的电流为安。
  • 9. (2017·长宁模拟) 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 , 其单位读作,体积为1米3的冰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为千克,水的体积为3
  • 10. 实验向世人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很大。通常把相当于毫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值叫做1标准大气压。如果某地某时的大气压为1.01×105帕,则面积为20m2的屋顶上受到的大气压力为牛。
  • 11. (2019·普陀模拟) 如图所示,将物块 A 用细线悬挂着浸没于水中时,容器内水深为 0.7 米,物块 A 下表面所处水的深度为米。若物块 A 重为 5 牛,受到绳对它的拉力为 1 牛,则物块 A 所受浮力的大小为牛,方向

  • 12. (2018九上·闵行期中)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高度和底面积均不相等的圆柱形容器S<S , 盛有相等质量的水后放于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这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p . 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FF . 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小木块后,木块漂浮于水面,水均没有溢出,这时水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增加量△p△p(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3. 小明在研究压强对生物生存的影响时,通过查询资料获得了以下信息:(1)地球深海中生活着大量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2)深海区指的是海面以下2000米及更深的地方;(3)地球、金星、火星上高度对应大气压强的数据如下表。
     地球金星火星
     高度
    (千米)
    大气压强
    (×105帕)
    高度
    (千米)
    大气压强
    (×105帕)
    高度
    (千米)
    大气压强
    (×105帕)
     01.01093.0200.0075
     50.54567.325查询不到
     100.261047.8610查询不到

    ①根据地球和金星上大气压强与高度之间的变化关系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个星球上,

    ②由上述结论可推测火星高处的大气压一般会帕(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③有人认为:金星表面的巨大的大气压强是导致生命无法存在的主要原因。请你对于上述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三、作图题(共6分)
四、综合题(共31分)
  • 16. 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装置(a)的名称为,通常利用该装置(选填“测量”或“探究”)液体的压强;装置(b)可用来做验证原理的实验;装置(c)所示正在做的是实验,实验时若玻璃管发生倾斜,则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7. 将体积为2×10-4m3的铁块浸没在水中,求:
    1. (1) 该铁块排开水的体积.
    2. (2) 该铁块所受到的浮力.
  • 18. 如图所示,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甲的底面积为4×10-2m2 , 质量为16 kg,乙的体积为1×10-3 m3 . (g取10 N/kg)求:

    1. (1) 甲对地面的压强p.
    2. (2) 若将乙叠放在甲的上方中央,乙对甲的压强为p1 , 若将甲叠放在乙的上方中央,甲对乙的压强为p2 , 已知p2=4p1 . 求乙的密度.
    3. (3) 当甲、乙分别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时,若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V,则求甲、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Δp与Δp的比值.
  • 19. 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圆柱形容器,甲容器底面积为 , 容器内放了正方体物块 A;乙容器底面积为 , 容器内装有深度为 0.2 米的水.求:

    1. (1) 乙容器中水的质量
    2. (2) 水对乙容器底的压强
    3. (3) 现将某种液体倒入甲容器中,并使物块A正好浸没,此时溶液对容器甲的压强为p . 再将物块取出浸没在乙容器的水中,水面上升至0.25米(水未溢出)。p恰好是水对容器乙压强变化量Δp的1.5倍,求:液体密度ρ
  • 20. 为探究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利用DIS数据采集系统及若干重力G和密度ρ已知的实心物体等器材进行实验。他们将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平底容器中(如图所示),测出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表一实验序号123456789
    物体的密度ρ(g/cm32.02.53.0
    物体的重力 G(N)48124812369
    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N)2.04.06.02.44.87.22.04.06.0

    1. (1) 分析表一中实验序号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当物体的重力相同时,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随物体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2. (2) 分析表一中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3. (3) 小组同学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中的数据有了新发现,他们将经计算得到的部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表二

      表二(ρ-ρ):ρ1:23:52:3
      F:G   

      (a)表二中空缺的数据依次为

      (b)按表二中数据反映的规律推理︰若浸没在水中某实心物体的密度ρ=4g/cm3 , 重力G=12N,则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N。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