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咸阳市高新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11...

更新时间:2023-12-14 浏览次数:1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道小题,共计60分)
  • 1. 我国天宫空间站包括“天宫”(载人空间)、“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Ⅰ)、“梦天”(实验舱Ⅱ)、“天舟”(货运飞船)5部分,轨道高度为400~450千米。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和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顺利会师“天宫”,10月26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和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顺利会师“天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空间站在轨运行期间,与下列哪一天体系统同级( )
      A . 河外星系 B . 银河系 C . 太阳系 D . 地月系
    2. (2) 可能会影响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空间站组合体发出指令信息的是( )

      ①天气状况②耀斑强度③臭氧层厚度④日冕物质抛射强度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3. (3) 计划本次宇航员将要出舱“模拟太空维修试验”,舱外航天服设计呈白色,具有防辐射、耐温差、耐压力等特点。与其特点对应解释正确的是( )
      A . 呈白色——主要为了醒目,突发意外时便于搜救 B . 防辐射——没有臭氧层的保护,紫外线辐射强烈 C . 耐温差——没有高层大气的保护,昼夜温差大 D . 耐压力——舱外与舱内气压差较小
    4. (4) 我国天宫空间站工作时利用的主要能源是( )
      A . 风能 B . 核能 C . 太阳能 D . 生物能
  • 2.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如图为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 )
      A .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 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 .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 .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2. (2) c圈层( )
      A . 是一个连续圈层 B . 是一个规则的圈层 C . 位于莫霍面以上 D . 大陆部分较薄,大洋部分较厚
  • 3. 埃塞俄比亚东北部阿法尔地区,自2005年两座火山喷发后,就形成了不到1千米的裂缝,但迄今裂缝全长已达60千米,最宽处达8米。据此完成上面小题。

    1. (1) 阿法尔地区裂缝形成于火山喷发之后,其火山组成物质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 )
      A . 地壳 B . 地幔 C . 地核 D . 岩石圈
    2. (2) 火山喷发诱发地震,附近海域上人们的感受是( )
      A .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 .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 . 只有上下颠簸 D . 只有左右摇晃
    3. (3) 火山灰满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 . 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 . 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 D . 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 4. 在陕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了解地球历史的主要途径是( )
      A . 地层和化石 B . 生物和化石 C . 岩石和地貌 D . 古地理环境
    2. (2) 该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
      A . 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 B . 湿热的草原环境 C . 干旱的陆地环境 D . 湿热的森林环境
  • 5. 下图为不同外力作用形成的四种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面外力作用与其形成的地貌对应正确的是( )
      A . 流水沉积—① B . 流水侵蚀—② C . 流水沉积—③ D . 风力搬运—④
    2. (2) ③图地貌多位于( )
      A . 河流入海口 B . 平原边缘处 C . 狭长山谷底 D . 河流出山口
  • 6. 读图,据此完成下题。

    关于该地貌发育的石钟乳和峰林成因关联正确的选项是( )

    A . 石钟乳——侵蚀作用峰林——侵蚀作用 B . 石钟乳——侵蚀作用峰林——堆积作用 C . 石钟乳——堆积作用峰林——侵蚀作用 D . 石钟乳——堆积作用峰林——堆积作用
  • 7. 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 )
    A .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 . 能够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C . 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D . 是地球上生物体健康生长的基本元素
  • 8. 下列关于大气各主要成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碳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B . 水汽的相变,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 C . 氧气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D . 平流层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 9. 下图为某地四个不同时刻大气气温垂直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表示非逆温现象的是( )
      A . B . ①②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2. (2) 四个时刻中,最容易导致近地面大气污染物聚集的是( )
      A . B . C . D .
    3. (3) 图中所示大气温度除④外,总体趋势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其原因是( )
      A . 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地面 B . 大气稳定,不发生上下垂直对流 C . 没有臭氧,难以吸收太阳热量 D . 多水汽、尘埃,易成云致雨
  • 10. 下图所示地点位于北半球,图中的甲地气温低于乙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B . ②地气压低于③地 C . ①地气压低于④地 D . ②地气压高于④地
    2.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处风向为东南风 B . b为上升气流 C . c处风向为西北风 D . d为上升气流
    3. (3) 若图示为海陆交界地带的白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甲是陆地,乙是海洋 B . 甲、乙都是陆地 C . 甲是海洋,乙是陆地 D . 甲、乙都是海洋
  • 11.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
      A . 下渗、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 B . 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 C . 地表径流、蒸发、下渗、地下径流 D . 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泾流
    2. (2) 下图表示降水后各因素对②环节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2. 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
      A . 蒸发 B . 下渗 C . 蒸腾 D . 地下径流
    2. (2) 当降水量相同时,下列因素对径流过程的不同环节影响符合实际的是( )
      A . 地表起伏大,坡面水流慢 B . 植被覆盖密,截留雨水多 C . 岩体破碎多,地下径流小 D . 降水强度大,坡面下渗多
  • 13. 如图是“海洋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海水运动同能量来源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 波浪——密度差异 B . 海啸——月球和太阳的引力 C . 风浪——太阳辐射 D . 洋流——海底地震和火山活动
    2. (2) 图中表示暖流的是(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4. 右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 . 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 . 大洋西岸为寒流 D . 大洋东岸为暖流
    2. (2) 洋流对海洋渔场分布有重要影响,图中最有可能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的是( )
      A . B . C . D .
二、综合题(共3道小题,共计40分)
  • 15. 读下面“太阳大气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时间2013年10月29日14时13分,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太阳日冕层抛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产生了强磁暴。当时,不少地方出现了绚丽多彩的极光,美国北部一些电网出现了电流急冲现象。

    1. (1) 写出太阳大气层的名称:A;B;C
    2. (2) 写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A层出现,B层出现,其中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其活动周期是
    3. (3) 除美国外,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____。
      A . 英国、墨西哥 B . 加拿大、挪威 C . 意大利、西班牙 D . 印度、巴基斯坦
    4. (4) 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阳光,基本上来自层(请填写字母)。
  • 16.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图中A、B、C分别代表的大气层是:A、B、C、
    2. (2) A层大气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
    3. (3) B层有利于航空飞行,其原因是。该层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原因是
    4. (4) C层中的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
    5. (5) 天气最复杂的是层,原因是
  •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1月10日,中国研发的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并成功坐底(主动安全搁浅),坐底深度10909米。万米水压强度,相当于2000头非洲象同时踩在人的背上。下图中图为8月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图,图为我国科学考察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中序号①②③中代表海水温度的是,代表海水盐度的是,代表海水密度的是
    2. (2) 海水的热量主要来自。表层海水深度与温度的关系:
    3. (3) 全球海水温度水平分布规律大致是,全球海水盐度水平分布规律大致是
    4. (4) 通常海水的盐度越高,腐蚀性越强。科考航线上a、b、c、d四处8月表层海水对船舶腐蚀性最强的是处。并从海水性质影响因素的角度说明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