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第三...

更新时间:2023-12-14 浏览次数:2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23年9月10日,董宇辉在新疆之行中写道“这星球上的一切能量大都来自太阳,新疆就是得到恩惠最多的地方。当阳光穿越云层洒向这片土壤,田间的瓜果挂满枝头,散发清香;熟透的番茄换成红妆,裹满沙瓤;洁白的棉花肆意绽放,棉絮纤长。”下图1示意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图2示意便携式烘鞋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煤炭、石油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无关 B . 太阳辐射进入地球大气,在高纬地区产生极光 C . 太阳辐射是大气和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D . 太阳辐射不仅能量大,而且分布集中
    2. (2) 新疆有许多晾晒干果的棚房,主要原因是( )
      A . 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 B . 海拔较高,太阳辐射强 C . 沙漠广布,冬季气温高 D . 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
    3. (3) 从区域太阳辐射强弱的角度考虑,便携式烘鞋器使用频率最高的区域是( )
      A . 重庆 B . 黑龙江 C . 山西 D . 上海
  • 2.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时等压面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此时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气温最高的是( )
      A . B . C . D .
    2. (2) 下图中正确表示此时海陆间热力环流的是( )
      A . B . C . D .
    3. (3) 图中( )
      A . ②地风力较③地大 B . ①②之间的风向最可能为西南风 C . ②地风力较①地大 D . ①②之间的风向最可能为东南风
  • 3. 某地理小组同学做了模拟风力作用的实验:用吹风机在单面开口的透明玻璃箱中吹大小不均的干燥沙粒,并在箱中设置了阻挡物。吹风机开启后,玻璃箱附近尘土飞扬,吹风机关闭后,箱内外均有沙石分布。下图为该实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 )
      A . 吹蚀、沉积 B . 磨蚀、沉积 C . 风化、沉积 D . 风化、侵蚀
    2. (2) 实验结束后箱内的沙石分布规律是( )
      A . 沙粒杂乱无章,没有规律 B . 垂直分层明显,下大上小 C . 离风口越近,颗粒物越大 D . 离风口越远,颗粒物越大
  • 4. 在阻挡物的影响下,形成了堆积物,其特征可能为( )
    A . 形状为三角形 B . 形状为金字塔形 C . 迎风坡坡度陡 D . 背风坡坡度陡
  • 5. “月掩金星”指月球在运行中走到金星和地球的中间,它发生的原理与日食相似。2023年3月24日(农历闰二月初三),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了这一难得的天文奇观。下图为部分天体及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宇宙空间范围内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为( )
      A . 地月系 B . 太阳系 C . 银河系 D . 可观测宇宙
    2. (2) 本次“月掩金星”发生时,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 )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6. 2023年6月20日,我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二十五号卫星送入距地面700km的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对“试验二十五号”卫星运行干扰最大的太阳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 B . 影响地球上农作物收成 C . 在哈尔滨上空引发极光 D . 能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2. (2) “试验二十五号”卫星运行在( )
      A . 对流层 B . 平流层 C . 高层大气 D . 大气外界
  • 7. 当地时间某年7月25日,日本樱岛火山再次爆发。受到火山灰影响,附近机场在7月25日被迫关闭。左图为“火山景观图”,右图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
      A . ①圈层 B . ②圈层 C . ③圈层 D . ④圈层
    2. (2) 火山爆发后造成当地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
      A .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 . 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 . 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增强 D . 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少
  • 8. 图为某地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 )
      A . ①地层形成时间为前寒武纪 B . ②地层形成时间为奥陶纪 C . ③地层形成时间晚于⑤地层 D . ④地层中含有被子植物化石
    2. (2) 古生代后期是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知当时( )
      A . 被子植物繁盛 B . 蕨类植物繁盛 C . 火山活动频繁 D . 干燥且冷热多变
  • 9. 辐射逆温经常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强烈,热量散失较快,因而出现高层气温反而高于低层气温的现象。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三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及逆温层顶高度示意。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三个时段中,甲时段大气逆温层厚度最大的原因是( )
      A . 大气辐射强 B . 地面温度低 C . 地面辐射强 D . 大气逆辐射强
    2. (2) 乙时段下部逆温层转为非逆温层的原因可能是( )
      A . 地面辐射消失 B . 太阳辐射减弱 C . 地面持续升温 D . 大气辐射减弱
  • 10. 贺兰山东麓为我国重要的葡萄生产区。保温棚的建设对防止葡萄冻害具有重要意义。图为贺兰山东麓某葡萄棚某年12月至次年3月中旬棚内外最低气温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地棚内外温度差异明显,主要是由于( )
      A . 棚内获得的太阳辐射多 B . 大棚吸收了太阳辐射 C . 棚外大气辐射强 D . 大棚阻挡了地面辐射
    2. (2) 冬季在大棚表面覆盖较厚的草苫子,晴朗时为提高保温棚的保温效果。草苫子卷起来的最佳时段为( )
      A . 0:00~6:00 B . 6:00~10:00 C . 10:00~16:00 D . 16:00~20:00
  • 11. 读某区域两个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10月8日14时M地风向为( )
      A . 偏东风 B . 偏西风 C . 偏南风 D . 偏北风
    2. (2) 下列四地中,20时风力明显加大的是( )
      A . B . C . D .
    3. (3) 与丙地相比,20时M地风力大小及主要原因是( )
      A . 大,M地地面摩擦力较小 B . 大,M地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 C . 小,M地地面摩擦力较大 D . 小,M地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
  • 12. 下图为北大西洋及其周边地区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图中①-④附近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①海域纬度高,海水密度最小 B . ②海域有寒流,等温线凸向高纬 C . ③海域较封闭,渔业资源贫乏 D . ④海域水温高,海气作用更强
    2. (2) 库朱瓦克和卑尔根纬度相近,但两地自然景观不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两地自然景观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洋流 B . 两地自然景观不同体现了自然环境整体性 C . 库朱瓦克处为森林带,卑尔根处为苔原带 D . 库朱瓦克纬度位置更低,热量条件更优越
  • 13. 下图为渤海海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渤海湾的海冰是北半球最靠南的海冰,其原因有( )

      ①海水较浅②冬季风影响大③纬度高,气温低④入海径流量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2. (2) 研究者预测,未来渤海海冰的流冰比例会提高,主要原因是( )
      A . 全球气候变暖 B . 盐度升高难结冰 C . 海冰开采增多 D . 沿岸洋流增强
  • 14.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在图中的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B . 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 C . ①②均向北流动 D . 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
    2. (2) 如果②洋流在大西洋中,有可能是( )
      A . 本格拉寒流 B . 巴西暖流 C . 东澳大利亚暖流 D . 加那利寒流
二、综合题
  •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下图为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各点气压分布图,图中A、B、C、D、E位于同一高度上。

    1. (1) 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判断:近地面的甲、乙两地中,受热较多的是地,气压较高的是

      地,天气最可能以晴天为主的是地。

    2. (2) B、D两点之间的水平气流方向是 , 形成该水平气流的原因是
    3. (3) 若甲地位于陆上、乙地位于海上,甲地白天多雨、夜间多晴朗,请运用海陆风形成的原理,分析图示时间甲地的天气状况和形成原因。
  •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9日17时至9月10日10时,受台风“海葵”的残余环流影响,广东茂名遭遇特大暴雨,茂名市茂南区新坡镇公馆站等站点降雨超百年一遇,城区内多处积水严重。受强降雨影响,高州水库水位超过汛限水位,实施开闸泄洪。茂名地处粤西地区,全市森林面积63.6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5.70%,主城区绿化覆盖率44.2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16平方米,下图为茂名市水系示意图。

    1. (1) 从水循环角度,分析这次市区内涝的主要原因。
    2. (2) 说明茂名市的高植被覆盖率对该城市水循环的有利影响。
  •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鲸主要集中于环北冰洋地区,是北极地区人类社会的重要商品,为当地原住民提供了食物、燃油、皮革等物资。白鲸主要在河口附近海面或近海面活动,食物广泛,具有季节迁徙性,但其游行速度缓慢,大致每年夏季携幼鲸从北极迁徙到纬度较高的河口或海湾中,圣劳伦斯湾是白鲸主要迁徙目的地。圣劳伦斯湾表层平均盐度为22‰,冬季完全冰封,每年5月底海冰开始解冻,湾岸曲折,多暗礁、浅滩,海湾连通圣劳伦斯河,成为加拿大腹地通往大西洋的一条重要水道。左围示意圣劳伦斯湾地理位置及洋流分布状况,右图示意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的变化。

    1. (1) 指出白鲸夏季沿陆地边缘南下的有利条件。
    2. (2) 海湾连通圣劳伦斯河是加拿大通往大西洋的重要水道,但也是事故高发的危险海域,推测该海域事故高发的原因。
  • 18.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①表示 , ③表示 , 从辐射波段来看,与太阳辐射相比,③为辐射,其放出的绝大部分热量会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所以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2. (2) 图中⑤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中的作用,该作用强烈时,白天气温一般会(高/低)一些。
    3. (3) 图中②表示其方向与③相反,能够把热量还给地面,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③带来的热量损失,对地面起到了作用。
    4. (4) 试用大气受热过程的相关知识解释通常晴朗天气时昼夜温差较大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